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力的有效培养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王跃新
[导读]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这样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学校体育就要人为地设置困难,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学校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耐挫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王跃新   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何市镇中心学校
【摘要】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这样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学校体育就要人为地设置困难,使参与者在克服和战胜各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学校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耐挫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小学生;抗挫能力;有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6-059-01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飞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几年来,小学生对于承受、克服挫折能力的欠缺和低弱,普遍较差。其心理承受能力有待提升,尤其现在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优越,娇生冠养,其抗挫力更差。在这一方面有些问题若不能够及时疏导,加强锻炼,将会产生不良影响。在小学体育活动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会面对一系列将会呈现的磨难,而在发现自身优点和解决挫折的过程中,是有利于对学生培养优秀的意志道德、强健身躯的。而怎样利用体育教育来解决这些挫折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着重难点,需通过教育革新来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抗挫力。
        一、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抗挫力弱的表现
        小学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抗挫力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因为害怕,而不敢迎接各种挑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稍有挑战性的活动,许多学生就因为内心的恐惧而放弃此项活动;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情绪得不到控制,易发火。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一旦遇到挫折,学生便会感到伤心难过,而且容易跟其他同学发生矛盾甚至会出现动手打人现象。在未来道路上,任何人都会面临各种挫折,如果不从小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以后更不能很好地创造自己的未来。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力的有效培养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的抗挫意识
        小学生因为心智尚未成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会更容易产生意志消沉和无所适从。目前我国小学生自杀的案例近年来不断增高,这就凸显了当前孩子抵抗外界压力的能力明显偏低,甚至几乎没有,从而当面临压力时,往往采用极端手段。因此,对于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抗挫意识,提高小学生的意志力。每个小学生所能承受的困难抵抗力不一样,心理素质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面临困难时做出的行为表现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应当针对每一位孩子的特点积极帮助学生寻找各自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应对挫折。这样可以不断强化学生的抗挫能力。如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在传接球的简单动作中没有做好,看着别人的准确传接球,更容易产生挫折感,导致不自信,从而越来越不敢做动作,甚至认为自己不适合这项运动从而放弃。


对此,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如传接球的动作再规范一些、准确性再提高一些等等。
        (二)合理设计课堂内容,培养儿童抗挫力
        众所周知,小学时期乃是儿童成长的黄金时期,体育教师需在此阶段对儿童抗挫能力加以有效培养,这样才可促使儿童实现全面发展。第一,体育教师需增加相应的体育项目,以此来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完善。第二,体育教师需把备课工作做好,在教学之前选择适合儿童探索内容,以此来对儿童心理素质进行锻炼。第三,活动期间,体育教师需增强对于儿童的认识,让儿童在艰苦训练当中对迎难而上、坚持不懈这种意志品质进行深刻领悟,进而有效提升其抗挫能力。比如,进行侧向助跑跳高教学期间,体育教师可先对儿童身体情况加以了解,之后以此为根据对教学难度进行降低,体育教师可用橡皮筋儿来替代横杆,以免儿童认为难度太大选择放弃。而且,此种方法能够让儿童对跳高动作进行掌握,对助跑以及起跳进行练习,当儿童自身具备一定基础以后,体育教师可把橡皮筋儿换成横杆,以此来增加儿童练习难度,通过逐层递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儿童面对挑战的自信心以及战胜自我的决心,让儿童敢于挑战,进而提升其抗挫能力。
        (三)积极开展体育实践活动教学,促进小学生抗挫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是激发学生们抗挫折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合理的设计实践活动,通过调动学生们的参与感,使学生们对体育实践活动产生兴趣,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抗挫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竞技类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好胜心理,从而全力以赴的完成体育实践活动,为了荣誉克服困难,提升抗挫能力。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篮球活动,开展“抢运球”活动,首先将学生们分成两组,每组依次派出一名成员,由一位同学在场上运球,另一位同学进行抢断,活动中要充分运用教师在课堂上教过的运球和抢断技巧,如果成功运球则为全队加一分,反之则另一队加一分,但活动中要注重体育精神的灌输,严格杜绝犯规现象的出现,对于犯规的同学给予扣两分的处罚。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在运球中学生们会产生恐惧心理,害怕球被抢断,但是为了集体荣誉,经过不断的实践训练,运球技巧得到了提升,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抗压能力,从而对学生们抗挫力的提升具有很大帮助。
        结语:
        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方法和手段要灵活运用,不能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和机械的照搬,而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将体育教学任务与培养学生良好的抗挫折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好课堂这一良好的契机和场所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小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泽峰.快乐学习——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5):120-122.
[2]王晓玲.情境视角下小学体育课堂“共生”教学效果的分析与思考[J].田径,2021(02):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