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招标风险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2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8月   作者:王琨雅
[导读]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国有企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物资采购管理的好坏不仅关乎企业本身的经营发展,也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息息相关,所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天津石化公司物资装备部设备采购室   天津滨海   王琨雅   300270

摘要: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我国的国有企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物资采购管理的好坏不仅关乎企业本身的经营发展,也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息息相关,所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国有企业相继确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对规范物资采购流程、提高物资采购效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整体上来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滞后、物资采购约束机制缺失、供应商管理体系不健全等,严重影响了物资采购工作的开展,对国有企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国企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积极研究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招标风险分析;对策
        引言:《招标投标法》是我国一部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专门法律,在优化营商环境、规范采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招标采购已成为国有企业最主要的采购方式,企业依法实施招标采购,较好地解决了公开公平公正问题。但作为市场主体,招标采购又不是最好的采购方式。招标采购注重程序合规性,在进入招标程序后,招标人的话语权有限,即使结果不理想,也要接受招标结果,给合法权益带来损害。招标采购更是纪检、监察、审计等内查外审的重点,时刻接受合规性监督。如何防范招标采购风险,在确保依法合规的情况下,保护招标人合法权益,提高招标采购质量,是国有企业需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1“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基本内涵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国有企业需不断对自身现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增强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需不断向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并在管理的过程中增加物资需求计算和运营成本方面的精力投入,为企业的平稳运行提供技术和制度方面的保障。物资采购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果,使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除此之外,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能够帮助企业精准把握发展机遇,为国有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建立的交流平台能够增强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联系,降低市场价格浮动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影响,提高企业获取信息资源的效率,使其物资采购工作科学化、高效化发展。
        2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现状
        2.1物资采购管理模式滞后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采用“多个领导、分级管理”的采购模式,这种采购模式的优点是能够根据各单位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及时采购相应物资,确保物资供应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采购成本,但是极大地增加了对采购人员的监管难度,很容易导致越权采购或交叉采购等问题。在分级采购的管理模式下,部分采购人员仅仅从本单位的利益出发,采用多层仓库、分级设账等方式来保证物资的稳定供应,导致了很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并且,因盲目储备物资,大量库存资金被占用,使得企业可用于经营管理的流动资金大大减少,不利于企业应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环境,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
        2.2物资采购约束机制缺失
        物资采购约束机制缺失是国有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物资采购乱象的重要原因。部分国有企业在物资采购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严谨的管理规定和制度约束,导致采购活动不规范、不合理,采购人员盲目按照主观意图办事,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违背采购管理的规章制度,以达到损公利己、中饱私囊的目的。


此类不规范采购行为的出现,使得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很容易造成物资过量储备、物资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导致企业资源被严重浪费。同时,物资采购混乱还导致企业成本控制能力低下,在行业竞争中失去价格优势,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3招标采购风险防控
        3.1???加强采购方式管理,防范招标范围风险
        首先,坚守应招必招底线不动摇。对国家《招标投标法》规定必须招标范围的项目,严格实施招标采购。对特殊情况不适合招标的项目,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组织专家论证。其次,创新灵活多变的采购实现方式。对依法必须招标范围以外的物资,灵活采取战略采购、联合采购、竞价采购等多种采购方式,特别是长期消耗性生产物资,适宜实施战略采购,建立稳定的合作共赢供应渠道,激活供应链活力,提高采购效率和效能。第三,加强规避招标、虚假招标的监控。做好采购方式审查,通过大数据、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控制措施。
        3.2???加强招标过程管理,防范过程合规风险
        首先,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国家招标事项审批要求落实项目招标事项审批、核准、备案手续,落实项目资金来源。其次,加强招标文件管理,严格采用国家标准招标文件。推进招标文件、供应商资格条件、评标办法标准化,严控自由裁量权,杜绝设置倾向性、歧视性条款。第三,推行电子招标投标,实现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做到程序规范、全程在案、永久追溯。第四,加强招标结果管理。严格按照招标确定的中标人、价格、条件签署合同并严格执行,杜绝二次谈判或变通执行。要建立经常性招标检查监督机制,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作用,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
        3.3???加强招标基础管理,防范招标失败风险
        首先,要加强需求研究和供给研究,做好供需匹配。要研究自身的需求特性,推进需求标准化建设,提高需求管理水平。要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市场研究分析机制,厘清可满足自身要求的潜在供应商分布特点。对关键技术要求物资,应在招标前与潜在供应商进行广泛技术交流。根据自身需求特点、市场供给情况,科学做好技术、资源、成本与供给的平衡,合理设置招标技术条件、投标资格条件以及评标办法,确保顺利完成招标。其次,加强招标文件管理。采用国家标准招标文件模板,减少和限制个人自由裁量权。依法合规设置资格条件与技术条件,杜绝倾向性、歧视性条件设置,有效激活竞争,吸引广大投标人参与投标。特别是要严格实质性条款设置,确保实质性条款依法合规、清晰准确、可量可评,慎用业绩、注册资金作为否决条款。第三,加强招标操作管理。及时处理招标异常事项,快速处理异议投诉,防止事态扩大。第四,加强招标人、招标机构、评标专家的培训,提高招投标各相关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要想提高物资采购管理工作质量可积极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现和解决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从优化采购形式和强化采购过程的监管力度等多方面协同着手,改变管理局面。国有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帮助企业把握发展机遇、拓宽发展空间,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舞台上持续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张寒.浅析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工作完善方向[J].河北企业,2018(5):12-14.
[2]刘谦明.国有企业物资采购价格控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有色金属,2018(17):66-67.
[3]邓万琦.如何防范国有企业的物资采购风险[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19(3):111-112.
[4]陆璐.基于内控角度的国有企业物资采购审计工作要点探究[J].会计师,2019(7):61-62.
[5]李娜.信息化技术在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9(32):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