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综合管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6月下   作者:张宗伟
[导读] 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综合管网作为配套设施,建设范围也随之扩宽。但是,城市环境错综复杂,现状建(构)筑物类型丰富且数量多,新建管网与现状管网的衔接难度大,且施工期间还易受到既有道路等多重因素的制约。

广西建工集团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张宗伟 545002

摘要: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综合管网作为配套设施,建设范围也随之扩宽。但是,城市环境错综复杂,现状建(构)筑物类型丰富且数量多,新建管网与现状管网的衔接难度大,且施工期间还易受到既有道路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因此,正确梳理施工工艺流程、精准把控施工技术至关重要。
关键词:市政综合管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城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简洁、舒适 、安全 、美观, 对城市各个方面的系统配置也有了较高要求 。综合管网作为城市建设中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大专业:雨水、消防给水管道, 燃气、供水管道、弱电( 智能化、消防联动、电信、移动、联通等) 、供热管道、强电等。一般施工场地有限, 同步施工难度大, 同时也受到天气的影响, 施工单位多, 交叉作业多, 管道暗埋于地下, 成品保护难度大, 经常出现一个专业队伍开挖沟槽时, 破坏了已经完成的其他管道造成难以修复, 而且管道交叉打架现象也很严重。各个专业的手工井、阀门井等需定位准确, 否则影响整体美观效果 。
        1市政管网工程的特点
        以市政管网工程为研究对象,其工程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开放性。市政管网工程与一般的场站工程有所区别,其涉及的管网复杂,管道一般敷设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敷设面积大,施工时可能会受到现有城市规划设计的约束,管网的开放性使得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难以进行有效地整体隔离与保护,一旦在出现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以后,将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2)零散性。市政管网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工程量相对较大,各个工程地点的分布相对分散,每个地点的施工过程中都涉及了诸多的环节,一旦存在同步施工的情况,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系数将大大提升。(3)隐蔽性。市政管网多敷设于地下,施工建设具有隐蔽性与复杂性,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监督与管理,在后续完工以后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工程中潜在的问题。
        2市政综合管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合理设计管网的施工方案
        在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管网对维护城市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展相关工程的施工时,要保障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从而为具体施工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其次,在进行施工规划时,还要保障施工方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未来的发展对管网的实际需求,要使管网的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保持一致性,并综合考虑城市未来建筑布局、现有的管网系统以及相关工程的施工技术等因素,进而使管网改造工程的施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对城市其他系统功能的影响。此外,在开展管网改造工程时,要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联系,并促使各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助的工作关系,以此来保障改造工程具有更好的合理性。再次,在以城市规划方案为基础设计管网改造工程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城市整体建设的布局以及城区水资源污染的实际状况,进而不断调整施工方案,以此来保障城市管网改造工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
        2.2沟槽开挖
        沟槽开挖是市政管网工程建设时的关键工序,在沟槽的开挖过程中,由于可能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专业施工人员需对管道中的管线、各种障碍物等加以明确标识,且在开挖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高程的实时检查,通过跟踪检查的方式来将高程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沟槽开挖深度一般是由高程与管道的埋设深度来决定的,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一定的施工误差,因此,为了降低施工误差,往往会采用一次性开挖的方式,在开挖过程中,还需要将严格对开挖过程加以监督,沟槽底部需在设计底面宽度以上,否则,沟槽底部过小将会影响后续的管网敷设作业。沟槽开挖作业环节,同样不可忽视基础处理,否则,一旦基础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开挖对基础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引起严重的工程事故。基础处理的过程中,一般需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好基础的加固处理,保持基础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城区内建筑物密集,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及避免对周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沟槽支护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以减轻周边土体的变形,目前采用的撑板支护(沟槽深度小于1.5m)、槽钢支护(沟槽深度小于3m)、拉森钢板桩支护(沟槽深度3m以上)等支护型式能较好地满足施工需要。
        2.3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
        想要更好地辨识、评价和控制危险源,首先需要正确的划分作业活动,确定最佳的安全生产过程,划分作业活动的总体要求为:在划分不通过种类的作业活动的时候,必须注意避免重复划分问题的发生。综合考虑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作业环境,针对每一种作业活动,编制危险源清单,确保可以更好的辨识危险源。各项目分部每月组织进行一次危险源动态辨识工作,建立《月度安全生产风险预控表》,由各分部执行经理进行审批发布,并将《月度安全生产风险预控表》报送项目经理部备案,由项目经理部汇总后全线统一发布。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程度,正确地判断是否可以接受风险程度。一般来说,危险源风险评估的过程就是对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危害、损失、环境破坏情况进行评估和评价。编制危险源清单,对路面破除、基坑开挖、钢板桩施工、降水与排水作业过程、顶(拉)管作业、地下管线、高压线及危险附近施工、密闭空间作业、道路交通、恶劣天气等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和评价,对危险源进行描述,划分风险等级,可能引起的事故,预防预控措施,应急处置及救援措施,并确定重大危险源,确定责任领导及责任人,应急联系方式等。
        2.4材料准备
        在开工前要以现实需要为依据规划施工材料计划,确定材料供应商并对材料的各方面严格检查,防止施工质量受到问题材料的影响。对市政管网工程来说,管材用重型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为保证顶进施工的连续以及管道线路的完整,采用F型顶管管材,在各管道接口处加入橡胶圈,避免渗漏现象发生,同时有效起到缓冲效果,避免顶管时出现管道损坏现象。充分考虑施工长度,来确定顶进管的长度,虽然长管可以减少安装次数,然而却很难把控,且易在施工时出现管线偏离现象,因此要采取短管施工,将顶进管控制在5米的长度较为方便。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以不断提升,而市政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管网改造工程作为市政工程的一部分,其改造工程开展的质量自然备受人们关注。其次,管网改造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为此,不断加强对管网改造工程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保障城市能够正常排放,并有效改善城市居民用水污染的状况,从基础上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质量。但是,从当前改造工程施工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使管网改造的效果有所提升,就必须具有前瞻性,在开展相关工程时,不断提升成本、安全等控制工作开展的力度,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将一些高新技术、数字化技术融入工程建设过程中,以此来提升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进而为城市居民创建出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良华 . 市政管网工程的特点与施工管理措施分析 [J]. 江西建材,2019(4):134-135.
[2]唐黎明,赵耀宇,赵豆豆 . 市政管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J]. 河南科技,2019(7):123-125.
[3]城镇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 年)[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6):337-339.
[4]四川省印发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 [J]. 给水排水,2019,55(11):62.
作者简介:张宗伟(1985-),男,汉族,广西凤山人,大专,工程师,主要从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