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结算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1月下   作者:张高增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变革,各个城市的迅猛发展,给众多行业与领域带去了更多的可能性,生产与建设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城市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之下,民众的生活品质与居住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整体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江苏建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张高增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革,各个城市的迅猛发展,给众多行业与领域带去了更多的可能性,生产与建设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城市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之下,民众的生活品质与居住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整体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作为与民众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建筑行业,不仅是带动城市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助推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工程的工程施工质量,企业若想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推进,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并且能够保证资金链的稳定性与平衡的收支。在建筑行业市场情况不断发生动态变化时,无论是建材成本还是人员成本都有了明显的提升,给企业带来了经济压力,为了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以及获得更多的资金效益,必须要重视工程造价管控与审计。工程造价结算审计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能够通过科学的管控,提升资金与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实现企业资金收益最大化。基于此,本文围绕着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重要意义以及工程造价审计主要模式,对当前结算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与剖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结算审计;模式;对策分析;有效策略
        引言
        在建筑工程整体的项目开展中,存在很多影响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的因素,由于建筑工程相比于其他工程,施工工序与施工环节较为繁琐,不同的工程项目有不同的部门参与其中,整体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就会有很多不可控的变化,增加了工程变更的机率,也给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从现阶段,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开展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管控水平不达标、设计变更随意签证、管理模式较为混乱、材料价格问题和高套定额问题现象等。如果这些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防控与处理,就难以获得期望的资金效益,还会因此造成资源浪费与资金损失,限制建筑工程的有序推进与长久开展。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特别是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环节,要对问题的本质原由进行深入的探究,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避免实际资金支出与资金预算存在较大的差异,将此环节的有效管控优势能够在工程建设中充分的被突显出来,促进建筑行业向着规模化、规范化以及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1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重要意义
        在城市不断发展进程中,对建筑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了建筑的稳固性与安全性,还有对建筑功能性与舒适性的要求,并且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建筑形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有装配式建筑、智能建筑以及高层建筑等,所有的建筑工程项目都需要经济效益的支撑,才能实现总体的战略目标。而在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中,应用造价审计是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并且也是推动工程健康开展的重要途径。加强工程造价的科学管控,将管控计划贯彻到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保障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严谨性是至关重要的,能够让企业在同行业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不仅如此,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充分应用与有效落实,对建筑行业的稳定开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以在工程造价中融入信息化管控技术,创建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管控体系与管控平台,增强结算审计的工作效力,有助于建筑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达成。
        2工程造价审计模式
        1.1筛选审计模式
        不同的建筑工程都有着不同的建设目标与要求,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来确定工程量与材料、设备的使用量,以及所需要的劳动力,但是最终的数据必须与实际的数据保持一致。因此,通过对原有的信息进行研究与剖析,对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在接下来的工程审计阶段就能够利用筛选有效信息的形式,作为可靠依据,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有没有办法筛选的内容和范围时,就证明一些工程内容与原来的指标并不一致,这时要充分根据有关制度开展造价审计工作。筛选审计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增强审计工作效力,而且也能够及时发现工作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模式并不能用于住宅建筑的审计工作中。
        1.2分组审计模式
        分组审计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将项目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分组,并且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审计工作,同时要确定每个小组的审计计划与目标,可以将内容一致或者是相似的划分为统一小组,进行统一审计,大大提升了工作效力,降低审计难度,缩减工作量,也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失误率。利用分组审计模式,可以让工作人员及时明晰项目中不同组别之间的不同之处,此种方式通常会运用在资金投入量较大、工程规模较大的项目中。
        1.3全面审计模式
        在所有的审计方式中,全面审计模式是最为常见的,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模式,相比于分组审计,全面审计更加的精细化,而且审计更加的精准、有效。在审计工作开展时,全面审计会规定工作人员要根据项目的施工管理模式落实工程量定额,对整个工程中的人工经费、材料经费、设备经费等进行全方面审核,突显全面性的优势。与此同时,要对不同项目的工程量、定额指标进行审核。但是,全面审计由于会涉及多项内容,所以整体的工作时长较长,工作量与工作难度较大,需要更加专业的审计人员,提升此环节的监管力度。
        2工程造价结算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管控水平不达标
        由于招投标环节监管不到位或者是一些违规操作,很多施工单位与招标单位人员进行私下联系,而获得施工资格,这样的施工单位工程管理水平较为薄弱,而且整体的管控达不到标准要求。管控效力较差,就会在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工作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与此同时,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缺乏严格的监管,就会造成严谨性的降低,出现审计误差,甚至会有一些审计人员借助岗位职责与权利,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进行违规操作,使结算审计变成形式主义,并不会指出审计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合理的监管,就会降低工作效力,阻碍建筑工程的健康开展,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2设计变更随意签证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期间,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出现设计变更的问题,这类问题难以避免,当有变更情况出现时,就需要进行签证,对结算审计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施工企业不负责任,进行违规操作,随意更改,合同漏洞,将合同中所含有的经费,利用手段再次进行签证办理。
        2.3管理模式较为混乱
        很多企业的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管理模式较为混乱,依旧运用的是以往的管控形式,并没有跟随市场变化而变化,欠缺更为系统性的管理,会限制工程造价审计结算工作的健全性与规范化。管控认知的偏差,会让各个单位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有效性降低,实际审计结算效果达不到要求,也难以保障与目标的统一性。在工程造价审计结算环节中,普遍运用的都是定额法,其中判定定额单价形式与数据较为陈旧,会影响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结果的精准性与可靠性。
        2.4材料价格问题
        在进行工程造价结算审计时,必须要明晰所需要的材料价格。工程规模越大,所需要的材料数量和品类就会越多,并且材料所需的资金占据着一半以上的成本,也是工程造价审计中要重点审核的环节,通过对建筑施工情况的观察,材料选购环节很容易出现问题,致使造价的提升。在初期的结算期间,需要全面对施工材料价格进而进行测算。而在施工进程中,由于材料品类繁多,而且不同工程内容所需要的材料类型、型号、质量以及数量都有较大的差异,价格就会有所不同,大部分材料的结算价格都是直接算在工程费用中,材料费用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有时材料价格预算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区别和调整。除此之外,如果出现虚报价格,以次充好等问题,就会给结算带来严重的影响,降低其精准性。
        2.5高套定额
        高套定额问题在建筑工程中一直难以解决,部分施工单位为谋取利润会将部分低标准的项目,在开展项目评测时用更高的标准进行判定,提高工程造价。高套定额问题如果不运用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不仅会影响结算结果的可靠性,而且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最为常见的就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应用的机械施工,而在结算环节中,却上报的是人工施工费用,用一些与实际不符的内容来谋取不正当的收入。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熟悉相关定额组成,并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所实施项目的影响资料,也可以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核实相关情况,做到审计有理有据,避免定额高套现场的发生。
        3提升工程造价结算审计有效性的策略
        3.1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工作责任感
        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整体的审计结算最终的工作效果。如果审计人员工作责任感较差,专业性达不到工作要求,就会降低结算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必须要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工作责任感。可以安排专项培训,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要求审计人员能够在实践操作时,将理论知识与施工现场进行高效的融合,明晰审计环节操作流程与要求,提升审计阶段的客观性与正规性。而且,审计人员素质的提升,也有助于降低审计工作失误率,避免因为审核不严谨、专业性不强而无法发现工程造价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落实绩效考核机制,将审计人员的个人利益与审计工作结果紧密的连接起来,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自主性,确保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顺利开展。
        3.2提升审计编制的科学性
        不同建筑工程,在结算审计环节中,审计编制有所差异。不同的项目会出现不同的审计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编制内容,使编制具有独有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而且不同时期的项目,对审计编制的指标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编制工作开展时,需要结合不同阶段的施工状况,对编制进行有效调控与运用,并且编制模式要不断进行优化与创新,而且也要根据情况进行修改。特别是对有所争议的内容上,找到合理的依据或者提前向主管部门咨询处理方法,做到心中有数,进行合理处理。避免在审计过程中产生矛盾。以此来提升审计编制的科学性,提升结算审计的可靠性,实现审计目标,落实审计效果。
        3.3 设计变更与签证的严谨性
        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影响因素较多,在实际施工现场中,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难以预测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设计变更与签证的问题。在工程结算审计工作执行期间,需要重点对设计变更内容和施工签证变更内容进行严谨的审查,按照标准的签证与设计变更流程去判定签证与设计变更的合理性与真实性,对每一个签证签字都要秉承着负责任的态度,防止盲目签证和施工单位自行更改设计方案的状况发生。过程中出现变更签证应及时按规范程序办理相关手续,能够保障签证及设计变更的真实、有效,避免结算时签证无效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还需要在审计工作中,要了解签证与设计变更产生原因,将审计工作能够贯彻到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中,才能搞清楚前因后果进而避免重复签证、盲目设计变更。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精细化审计与严谨性化审计,对我们审计过程中判断的精准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将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畴之内,为最终的竣工结算提供有效的资料依据。
        3.4执行全面造价审核体系
        整个建筑工程会有多个单位与部门参与,每个部门都需要明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在工程造价管控阶段,要对工程所有的与工程造价相关内容进行全面和统一的考察,创建全面造价审核体系,避免因为工作失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经费损失,确保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在开展工程结算审计工作时,首先,需要对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结算资料进行审查,以保证竣工资料的完整性。其次就要对审计项目进行全面的审核,包括工程量的审核、综合单价的审核、措施费的审核以及规费、税金的审核。同时还需对设计变更、签证部分进行重点审核,着重审查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及签证的真实性,审核是否与合同内重复计取。
        从目前来看,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结算没有统一的标准,或多或少的缺少相关资料,现提供按照规范的结算送审资料准备相应的材料(如图一所示),保障审计质量的高效增强。

图一:结算送审材料
        结束语
        总体而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对于城市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且建筑行业的现代化趋势愈发明显,在工程造价管控中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提升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的前瞻性,明晰引发问题的本质原因与管控要素,根据建筑工程战略目标以及实际工程建设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通过执行全面造价审核体系、提升设计变更与签证的严谨性、重视审计编制的科学性、强化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与工作责任感等方式,提升工程造价管控水平,引入先进的结算审计理念,保障此环节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以此来推动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同时,增强项目建设整体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带动建筑行业的健康长久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伟. 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15):10-12.
[2]朱彩霞. 工程造价结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 江西建材, 2020, No.255(04):178-180+182.
[3]师晓峰. 建筑工程结算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四川水泥, 2020, No.281(01):234-234.
[4]李洋, 李慧.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工作中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 新商务周刊, 2020, 000(003):255.
[5]刘中银. 浅谈工程造价结算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3):8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