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中医情志护理满意度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8期   作者:贺宇晴
[导读] 目的:分析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进行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及对其护理满意度的积极影响
        贺宇晴
        江阴市中医院 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进行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及对其护理满意度的积极影响。方法:8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中40例给予常规护理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分析心理情绪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心理情绪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老年肺心病;护理满意度
        老年肺心病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长期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故临床护理中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十分重要[1]。常规护理模式虽有效果,但心理疏导策略较为单一,无法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强效干预,故探究新型心理护理模式迫在眉睫[2]。目前,随着中医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情志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一类临床护理模式,值得分析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所有患者的挑选方式如下:均在2018-2019年期间进行挑选,筛选满足如下条件的患者:首先必须是经过科学诊断,符合老年肺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其次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家属也同意患者参加。经过筛选留下的80例患者通过摸球分组,奇数号划分到对照组,共40例,男女比例1:1;平均(69.12±6.25)岁。偶数号划分到观察组,共40例,男女比例1:1,平均(69.23±6.19)岁。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操作方法
        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指标监测,耐心开导患者并给予其饮食、运动和用药指导。        对观察组实施中医情志护理:(1)疏泄法:经常与患者聊天解闷,帮助其倾吐心中苦闷,同时在睡前播放舒缓音乐,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快速入眠。(2)移情法:从患者家属处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在病房内设置相关娱乐项目,引导患者玩乐以转移注意力,同时要丰富患者的室外活动,通过散步、打太极方式愉悦身心,同时改善心肺功能。(3)节制法:节制患者欲望,即使其保持充足的治疗耐心,可通过介绍以往成功案例,为其树立治疗目标和方向,从而增强其治疗信心。
1.3观察指标
        以心理情绪评分记录表、护理满意度调查记录表具体展示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有关心理情绪评分使用SAS和SDS表,百分制,分值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呈现正相关;有关护理满意度评价使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除不满意患者外其余患者均计入满意度计算。
1.4统计学处理

3讨论
        随着现代中医学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临床护理人员对中医情志护理模式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患者亦表现出满意态度,故目前中医情志护理已在临床中广泛使用,该护理模式与常规心理护理模式有所不同,主要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进行情志干预。中医认为,人的情绪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老年肺心病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会出现焦虑、抑郁、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结合中医学研究理论,护理人员应采用疏泄法、移情法、节制法等引导患者协调五脏之气,使其感到身心舒适、愉悦,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3]。
        表1和表2数据表明,观察组在心理情绪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说明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且在此基础上提高其护理满意度。综上所述,中医情志护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人为护理核心,立足中医学理论研究,对患者情志进行积极干预,相较常规心理护理模式更加科学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文艳. 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加强护理效果分析[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009(003):310.
[2] 吴琴英. 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脑血管病人的影响效果分析[J]. 中国校医, 2019, 33(4):282-283.
[3] 陈明霞. 心理护理在老年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关键要点[J]. 医学美学美容, 2019, 028(016):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