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学成
百色市城建规划综合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百色市 533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促使建筑工程数量也不断增加。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混凝土属于非常关键的建筑材料之一,施工期间,务必重视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流程和要点做出充分了解掌握,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使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可以得到充分保证。文中以工业与民用建筑为中心,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建设阶段,混凝土施工属于最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施工质量也成为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有了更高的关注和重视,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则对混凝土施工技术有了更为严格的标准。混凝土施工应重视同其他施工保持紧密协调,同样,需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做出充分了解掌握,促使混凝土施工质量可以得到充分保证,以此促使建筑工程质量、效率得可以得到不断提高。
一、混凝土优势分析
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具有的重要优势在于,强度较大,这也同所选用的基础原材料性质存在紧密联系,尤其是砂石、水泥等基础原材料,是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同其他建筑材料进行对比,因混凝土所具有的强度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建筑工程中使用非常广泛的重要基础材料,针对部分承重墙结构,钢筋混凝土所具有的作用非常关键。建筑工程领域,混凝土所具有的重要有点在于,防水作用良好。建筑工程中,渗水、漏水现象的频繁出现,势必会对质量和正常使用产生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混凝土拥有一定的防水作用,能够使此类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除此之外,针对混凝土施工期间,施工工序相对简便,施工效率可以得到保证,使工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缩短,节约建设成本的同时,使建筑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可以得到充分保证。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得益于所具有的优势特点,也成为建筑工程不可获取且十分重要的构成[1]。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一)混凝土配合比
针对工民建工程,砼配合比方面,务必加以高度关注,配合比得科学合理,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配合比的制定,应由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技术人员自身应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且质量安全意识应保证较高,严格遵循科学计算所获得的配合比完成调配。除此之外,对配合比采取严格监控管理,保证调配过程可以严格基于施工工作标准规范开展,投料、搅拌等时间方面,应符合具体的严格标准,避免因人为因素引起不必要的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
(二)混凝土运输及拌合
针对混凝土运输、拌合,标准同样十分严格,运输、拌合方面,主要以搅拌运输机设备为主。不过,搅拌运输机设备具体操作阶段,时间相对较长,外界因素较易对此产生一定的干扰影响,为避免产生较大的干扰影响,有关人员需对运输、搅拌时间做出科学准确计算,对搅拌运输机做出严格规定管理,以既定路线完成运输。
此种方式的运用,能够避免外界因素产生较大的干扰影响,不过,不确定因素同样相对较多,如运输期间发生意外,堵车或交通事故等,会造成运输时间出现延误的情况,使混凝土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证[2]。
(三)梁、柱、板浇筑
柱子浇筑需保持位于梁模板安装结束,且钢筋并未绑扎前完成,同排柱子浇筑,保持两端同时建筑,切勿按顺序推进,如此,可避免混凝土浇筑结束模板因吸水膨胀产生横向作用力,导致柱子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柱子浇筑期间,应基于标高一次性完成,柱子并未设置交叉箍筋,截面相对较大情况下,若柱子高度不小于3.5m,可位于柱顶开始浇筑;柱子高度大于3.5m,以分段浇筑方式为主,各段高度控制小于3.5m。界面相对较小,或是设置交叉箍筋的情况下,柱模板测量设置门子洞完成浇筑,柱支模前,位于边模板下部位置涂抹找平层,确保下口位置保持足够严密。浇筑期间,位于底部位置,灌注相应的水泥砂浆。浇筑结束,待混凝土初步沉实,排出渗水方可对梁板进行浇筑。肋形楼板的梁、板需要同步浇筑。首先,可对梁位置混凝土采取分层建筑,并沿梯形推进;之后,阶梯逐步延长,板浇筑可顺势推进。施工缝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非常关键的基础内容,施工缝需预留设置位于剪力相对较小,且施工方便的位置。柱子需设置水平缝,梁、板、墙则需社会垂直施工缝。柱子施工缝需设置位于基础顶面位置,梁上面位置,或是无梁楼板柱帽下面位置。针对单向板,可设置在与板锻炼保持平行的合理位置,针对存在次梁楼板,在基于测量方向为主,以此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缝则设置位于梁跨中1/3之内。梁、板、柱等结构浇筑期间,若存在明显较长的间隔时间情况下,务必设置相应的施工缝。继续浇筑的情况下,混凝土所具有的抗压强度需保证超过1.2MPa。针对混凝土硬化表面位置,继续浇筑的情况下,应确保保持相对湿润状态。施工缝位置进行浇筑,需涂抹和混凝土强度保持一致的砂浆。混凝土施工范围相对较大的情况下,施工缝时间明显超出规定时间,应当采取二次浇筑的方式,使施工缝强度以及密实度可以得到充分保证。
(四)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养护属于十分关键的基础环节,混凝土浇筑完成,需采取科学养护管理,促使混凝土浇筑质量可以充分保证。养护期间,具体涉及涵盖温差控制、早期养护与常规维护等方面。针对温差控制,温度保持相对较高情况下,较易造成开裂等情况发生,为避免此类问题出现,可以洒水等方式做出有效避免。早期养护期间,可基于具体情况,对保护方式做出合理选择,如表面贴膜,并适时拆除,或是表面洒水等,均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常规维护期间,即对混凝土温湿度等指标做出科学检测,以此开展维护工作。基于科学合理的养护流程,可使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充分保证,所以,务必对混凝土养护工作加以重点关注,以此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供可靠保障[3]。
结论:综上所述,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建设阶段,混凝土施工属于最为关键的基础环节,施工质量是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务必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做到充分了解掌握,并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加以科学合理应用,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同时,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马亮.探析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No.250(04):111-111.
[2]童呈祥.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5,000(011):251-251.
[3]张树文.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00(022):8015-8016.
[4]郝隆杰.工业及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8,000(00):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