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测绘中影像定位技术的应用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6/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孙洪亮
[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地质测绘获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逐渐发展成为地质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地质工程发展意义重大,继而为地质工程建筑地点进行相关的测绘工作。
        孙洪亮
        自然资源部第三地形测量队(黑龙江第二测绘工程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5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地质测绘获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逐渐发展成为地质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地质工程发展意义重大,继而为地质工程建筑地点进行相关的测绘工作。
关键词:地质测绘;影像定位技术;应用;
引言
        影像定位是遥感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提出,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是二维影像定位阶段、模拟影像定位阶段、三维影像定位阶段。目前影像定位技术已经全面进入三维影像定位时代,影像定位技术融合了摄影、测量、传感器、互联网等多个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依托卫星遥感平台,利用无线传感器接收到定位对象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以及定位对象发射回来的反射线,对信号进行接收、解译、处理,以此获取到定位对象的地质条件状况。
1地质测绘工程中常见的测绘新技术
        1.1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是覆盖整个地球上方的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是通过对卫星发射无线信号进行感知的方式实现对物体定位。全球定位系统除了具有覆盖面比较广的特点之外还可以实现对定位目标随时的监测和快速的追踪,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具有较强的抗环境干扰能力。目前,全球定位系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导航和定位领域,应用于地质测绘工程也起到较好的效果。在地质测绘工程当中,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对定位目标的直接观测,在不需要任何转换的情况下实现对测绘目标信息的直接输出,将这些信息导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后,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之后完成测绘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实现全球定位系统与地质测绘工程的相互协调,工作人员需要对选点建立起标志,同时还要在数据处理和外业测绘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使全球定位系统在操作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精准化。
        1.2RS遥感技术
        RS遥感技术是刚兴起不久的探测技术,该技术是利用电磁波理论,在测绘时通过电磁波辐射与反射收集数据,生成有效影像[2]。当前在地质工程测绘工作中,该技术属于应用次数最多的技术,对于地质测绘有极大的帮助。是遥感领域一场新的变革,但是还需要在未来发展中加强技术方面的提升。遥感技术涉及的高光谱遥感可以实现光谱成像,对远距离的地质进行测绘,利用其探测能获得大量的信息,且工作效率高,不会受到地面条件的影响。在水文、工程等测绘工作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1.3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包含了多个方面的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图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具体的地质测绘工作中实现对测量目标地图的有效处理。在传统的地质测量操作中,人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完成这项工作,施工成本比较高。地图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缩短测量周期,提高测量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数字化摄影测量技术。该技术主要是以测量技术和摄影技术为基础,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图像的有效分析,实现测量图像的数字化和精准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构建三维立体化模型,使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地质环境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工程实施方案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影像定位技术特点
        定位技术具有相对高精度以及实时检测的相关特征,在任何时间段之内都可以实现对实物的相关检测,检测时间也是不确定的。在开展相关的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有关接受测量的地区进行一定的数据监控。其次,定位技术的实际操作比较简单,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之后都可以进行操作。(1)工作效率高。影像定位技术的首要特点是工作效率较高,以往传统的技术自动化程度较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定位技术接受体的面积在不断减少,为测量人员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其次,定位技术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接受一定的培训,操作就会更加得心应手,继而促使相关测量工作变得更加简单。(2)实时定位。定位技术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可以精准定位,运用遥感影像资料核对相关资料,系统逐渐形成自动生成相对应的数据以及图像。在定位中,定位技术可以高精度的测量有关的检测范围,在完成相关的测量工作之后,可以及时的改革数据的相关转换,依照使用人员的实际需求,实现坐标的灵活性。
3影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
        3.1地震灾害预警方面
        多数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区都是地震的多发地带。要合理的测量出地震多发的地点,就要不断增强有关地震带的控制。使用影响定位技术开展测绘选择的工程建设区域,客观与合理地构建相对良好的地质构造以及地震灾害之间的相互联系,创建地震活动的结构,将地震灾害的影响范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有关地震灾害的预防与实际承受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就遥感影像技术,可以对地震前后的实际影响状况进行分别记录,从工作人员的角度,客观的对比两个影像,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寻找地震在发生之前所出现的种种征兆。使用多个地震影像逐步验证所得出的各种结论。使用这一方式可以提前感知发生地震的征兆,在地震发生前提出一定的预警,尽可能将地震的实际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2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的选址大多在深山沟壑,在对地质测绘的时候面临十分复杂的地质和地形。测绘地区的地表通常覆盖着比较多的植被,通视的条件不佳,无法完成大量控制点的布设。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光学仪器进行控制和测量的难度比较大。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直接取代传统的三角测量技术,通过建设坐标框架体系的方式、应用影像扫描技术完成整体的测量工作,无论是体系的建设还是扫描工作都不会受到地形条件、气候以及时间的限制,可以实现对测量与定位的准确控制,不需要布设大量的控制点可以完成地质测绘工作。比如在水利工程水库容量的测绘工作中,工作人员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取代经纬仪,在确定好项目区间的地理位置、标架和标型之后,在三脚架上架设天线,然后将全球定位系统安装在基准站上就可以得到卫星的数据。在这个技术上,设立两个观测站解算的位置,确定移动站的位置,然后通过设置三维坐标可以完成三角锁图形的设立,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3.3野外地质测绘应用
        在野外进行测绘工作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恶劣的环境问题,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会严重阻碍工作进度。恶劣环境中使用影像定位技术,可以有效依照环境的实际状况开展灵活合理的选址活动,在对比较复杂的山区地形开展测绘工作时,发挥这一技术的作用有着很大优势。另一方面,此技术在静态的环境中也有着部分效用,可以及时地了解与掌握地面上其他物体实际变化的幅度。发挥遥感技术的作用与卫星开展有关地区检测的实时监督活动,逐渐收获测绘技术中需要用到的相关数据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继而深入的分析数据,将所获得的实际结果作为野外地质测绘工作的重要基础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升,要保证社会地质测量工作效率的逐渐提升,就要重视有关测绘技术操作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地质测绘技术中的影像定位技术。
参考文献
[1]林文杰.现代地质测绘中影像定位技术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11):157-158.
[2]周惠远.地质测绘中应用影像定位技术的实践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11):216-217.
[3]王轶鑫.影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86.
[4]常四海.试析现代地质测绘中影像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构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9):81.
[5]刘宗波.浅析影像定位技术在地质测绘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03):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