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 身份证号码:37132619790117XXXX
摘要: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缺陷在安全期内不会暴露出任何问题,在地震来临时将是非常致命的。频繁的地震灾害促使我国建筑业不断完善结构设计,提高建筑性能,提高安全性。在设计阶段,应该从二维和三维的角度来体现规则。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问题
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的重要性
地震危害巨大,破坏性大,难以预测。因此,一旦发生地震,就会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在我国,如果建筑物不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就会存在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风险,因此建筑物本身的特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规范的抗震要求,我国提出了“小震不破、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然而,人们对建筑抗震性能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建筑装修豪华程度的日益提高,如何尽量避免人员伤亡,保护建筑成为抗震技术应用的另一个新方面。
2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主要原则
2.1建筑结构的合理
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功能能够满足使用需要,在设计阶段就要对一些基本内容进行定型设计,这也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承载力和强度与结构刚度相结合的合理性。从建筑整体布局的角度进行结构设计,将建筑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建筑整体抗震新能源的有效提升。
2.2抗震理念与结构设计结合
对于整个建设项目来说,建筑设计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主要的指导。一般来说,在工程建设之前,建筑设计应尽可能完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设计方案会受到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必须进行适应性调整。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建设能够如期进行,既要保证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又要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并留有应对和调整的余地。也就是说,要在建筑设计中表达抗震概念,就必须把抗震设计与建筑本身的设计结合起来。
3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能力具体策略研究
3.1严谨选择建筑场地和地基类型
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和地基质量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有直接和关键的影响。建筑场地和地基类型的选择是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基本因素。在确定选择前,首先要全面了解该地区的振动情况和强度,借助科技手段掌握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在保证信息真实性、有效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在目标场地实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此外,还要对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有一个明确的评估和认识,在设计阶段对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置,以利于建筑物抗震概念的表达。如果建筑场地不能改变,就要通过技术手段或设计方法来提高建筑物的反应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高层建筑必须建在相对密度较高的土地上,以保证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充分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和权益。
3.2保证建筑的刚度
保证建筑的安全可靠,不仅在于建筑结构的合理设计,更在于建筑本身的良好质量。建筑本身的硬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建筑材料在建筑结构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占整个建筑的大部分,对建筑结构的刚度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建材市场管理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大量建材达不到质量要求。这些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将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产生负面影响,阻碍整个建筑业的健康发展。选用的建筑材料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材料,可以大大保证建筑的坚固性。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可采用相应的外加固方法,对不同类型建筑物的加固措施有明确规定。
3.3结构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
材料始终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材料的选择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要整合不同建筑构件的延性,通过协调不同构件的延性实现建筑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水平的有效提升。建筑材料的质量需要严格把控的,包括材料选择、采购、管理等全部环节都要有专业且严格的监管。出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建筑单位必然要控制工程的造价。如何在保证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基础上,找到性价比最合适的建筑材料,是建筑单位采购部门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3.4提高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的设计
(1)建筑基础的选择必须科学合理。地基的选择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保证选定地基的科学性,在设计中必须进行充分、充分的现场勘察和研究,同时也应考虑地基变形的可能性。
(2)建筑物的连续抗震设计。在抗震设计中,必须保证建筑物整体结构的连续性,以提高其抗震性能。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房屋各部分之间稳定可靠的连接,保证房屋的完整性,使房屋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依靠自身结构来消散地震产生的能量。
(3)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的常规设置对建筑的抗震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应尽量采用常规设计,依靠房屋本身的完整性来提高抗震性能。当一些建筑由于美观、地形等原因不能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案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抗震缝,将复杂的结构划分成更规则的结构单元,以减少房屋的扭转,提高抗震性能。
结束语
我国境内有许多地区是地震多发区,地震的频繁发生将给建筑物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结构的刚度、基础结构、规律性、水平和竖向布置的设计,不断加强对地质条件、地理环境、地震频率和强度的分析和考虑。工程选址,以减少地震灾害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建筑结构抗震稳定。
参考文献:
[1]舒林,谭继可,贾善坡.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实例[J].建筑技术,2019,47(4):371–374.
[2]苏涣珉,马倩.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