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7期   作者:张税
[导读] 在市场经济的任何时候,管理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张税
        51302919920707****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任何时候,管理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建筑业也不例外。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非常重要。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科学、精细的成本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为了帮助相关企业进行有效的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本文首先从项目成本控制的角度介绍了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探讨了其重要价值,然后分析了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对策探析
        1影响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因素
        1.1建筑工程设计
        在项目立项之初,就需要进行设计工作。设计工作是建设项目前期最重要的环节。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使整个建筑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本身的质量是安全可靠的,可以达到最佳的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安装成本可以得到最好的控制。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缺乏现场工程施工经验和专业技能,建筑工程安装设计图纸不能满足相关工程安全规程规范,不符合户主要求的基本条件,在工程的后续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设计变更,对工程的整体造价控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无法实现良好的安装造价控制。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对参与建筑工程设计的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的专业能力水平必须达到工程质量标准,才能使建筑工程安装工程顺利进行,不会出现成本控制的现象。
        1.2建筑设备质量问题
        在建设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的质量是整个设备安装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忽视了施工设备质量的重要性,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也导致了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在施工设备的选型上,为了提高其经济效益,职工可以从中多取好处,选择不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标准的产品,从而导致施工设备的重复维修,导致未能及时完成工作计划。施工设备的质量是决定能否按工期完成施工的主要因素。
        1.3建筑工程安装的人为因素
        建设项目正式施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建设项目经理和一线员工的管理经验和实际操作水平。建筑工程安装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人员。一旦开始安装工作,涉及的范围也很广。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安装错误,将影响整个建设工程的安装成本。因此,所有出现在建筑工程安装现场的员工必须严格控制自己,以最专业的态度对待安装工作,并遵守相关管理规定,合理安排员工分工,并对安装设备的使用程序进行规划,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或短缺,从而达到控制建设工程安装成本的目的。如果安装工作、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各有原因,工作失误将对整个安装成本的控制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严格筛选能进入建筑工程安装的人员、现场管理人员或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以减少工作失误,使建筑工程中的工作高质量完成。
        2提高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2.1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
        一方面,合理确定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招标文件。在工程报价中,施工方案的作用是关键。方案的制定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进度和工程质量。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计算来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招标文件以建设单位内部施工定额为依据,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实物计量方法,合理编制招标文件。将招标文件中的价格信息与建设项目的固定消耗量进行比较,并以此为基础计算项目运营各阶段的成本。


        另一方面,投标技术与报价决策。在工程报价过程中,要考虑自身的优劣程度,加强对投标项目的分析,选择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报价策略。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招标技术,可以满足业主的要求,保证建设单位获得足够的经济效益,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投标报价文件编制完成后,能否做出正确的报价决策,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在编制招标文件过程中,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选择相应的报价方案。
        2.2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是签订施工合同。现阶段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依靠施工合同。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施工合同签订的控制,不断加大合同管理力度,保证施工合同成本的科学合理,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合同纠纷,进而实现对施工成本的合理控制。施工单位应积极参与合同的补充和变更,并在施工过程中妥善保管施工文件和资料。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合同条款,以便利用合同解决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的分歧。
        第二,构建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在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成本管理部门起着主导作用。其他相关部门需要从侧面协助。施工中的生产安排、材料采购清单、施工方案等交成本管理部。同时,成本管理部门应定期加强物资核算,对预算消耗和实际消耗进行比较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2.3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一是设备材料采购成本。建筑材料和设备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基础。在工程造价中,建筑材料和设备占相当大的比重。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采购施工材料和设备。可以说,材料设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合理确定材料设备价格构成,科学预算材料设备价格,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物资供应渠道多样化,物资价格也相差悬殊。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更加关注材料市场,以便准确掌握建筑材料和设备信息。同时,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采购费用在预算范围内。如发生超出成本范围的情况,应加强审核,将采购清单与实际费用进行有效整合。
        二是确定施工方法和进度。合理制定和选择施工方案是工程承包单位进行成本核算的一项重要决策,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选择有着关键和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控制。因此,在选择施工方法时,应考虑施工单位的技术经济实力,确保施工中能贯彻执行,并考虑施工的地质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根据建设项目目标,制定项目指导方案,保证项目顺利进行。进入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工程进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也影响到工程造价。因此,在施工中,要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尽量避免施工高峰期的问题,提高机械的利用率。
        2.3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进入竣工阶段后,必须进行成本核算和结算工作。在实际结算中,往往涉及到很多人员和单位,施工单位也要加强结算,并严格对工程进行审核和检查。一是要检查工程竣工数量是否合格,审核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审核工作。在结算过程中,如发现合同中有未履行的条款,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在结算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提供详细的结算报表和材料成本清单,方便审核人员正常工作。三是在审计工作过程中,要求审计人员按照审计程序进行审计,确保清单正确无误,使成本控制结算工作顺利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巩固地位,增强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只要树立信心,恪守职责,强化管理意识,努力向上,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就能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从而增强企业实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恩华.有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9):37+39.
[2]熊攀攀.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 446(01):179-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