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工程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卷7期   作者:涂家贵
[导读]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
        涂家贵
        天峨县扶贫开发和库区易地安置办公室  广西河池   5473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近年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全国各地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本文从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工程管理;策略
        1 新农村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
        在新农村建设中,工程管理出现以下新的特点:
1.1工程项目多,规模小
        由于农村居民居住相对比城市 分散 ,大部分建设项 目规模较小,如小学校舍的改造,一个村庄的读书适龄儿童不多,校舍的建设和改造不应扩大化。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民意识到居住相对集中能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改善农业结构和居住环境质量,但新居住条件的改善应考虑耕地和占用土地的面积。同时不同的省市有不同的土地使用条件和居住环境,这加大了规划、施工的难度。
1.2地理环境差异大,质量高低不平
        我国疆域宽阔,各个农村的地理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农民的生活习惯也千差万别,各地生产力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各个地方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方法。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特点,给规划、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带来较大的困难,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决定各个工程项目质量的高低。
        2 新农村建设中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建设项目质量标准低
        由于农村建设资金和技术有限,导致绝大部分建设项目的设计和建设都以农村土地政策为主,标准低、施工质量不高,建设工程隐患较多。
        2.2 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落后
        在农村建设中,许多地方执行的是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质量监控体系并未真正得到正常运行,特别是对建设单位工程师的过度信任、以建设工程师监控质量为准,同时,多数工程由于资金等原因,重要的监测、检测设备仪器未能采用,只能使用目测等原始的手段。从而过度地扩大了工程师的职责,混淆了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之间的责权利关系,致使工程质量责任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2.3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
        新农村建设的工程管理应该系统地贯穿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全程,从投资决策阶段开始,经过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直到验收阶段。但目前许多工程大多是临时的,管理人员一旦接受了工作后就马上开工,对该工程的管理制度、技术复杂程度、建设周期、规模大小都比较生疏,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工程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
        现有工程管理人员中,学历层次多数偏低,尤其是基层单位缺少业务精干的技术力量。专业技能培训较少,业务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农村的工程承包商知识和认识基本还停止于农村建房标准。
        2.5 拖欠工程款比较严重
        不论是农村建设还是城市建设施工企业,拖欠工程款的问题始终是工程管理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不少应收、未收工程款少则几日万、多则上千万。特别是农村建设规模不大,建设项目众多,资金到账速度比较缓慢,常常出现旧欠不清新欠继续增加的局面,不仅影响了进度、打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还影响了材料采购的等级质量。
        2.6合同管理尚需完善
        工程合同是建设项 目管理的核心部分,也是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有效实施都是从签一系列承发包合同开始实现的。在工程管理中,工程合同应对承包内容、范围、价款、工期和质量标准等制定合理的条款,以便投资方和承包商可以在合同允许的环境 调控在建工程项 目的运行状态。当前,部分工程合同条款制定不够详细,各部门的职责确定不够明细,容易出现工期拖延、质量难以到达标准的缺陷。


        3 加强新农村建设工程管理的主要对策
        3.1规范工程建设质量标准
        新农村建设虽然具有项目多、规模小的特点,但不影响质量标准的实施。为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程建设应严格执行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在建设项目实施和验收中,重点检测内容应涵盖混凝土强度、钢结构工程、建筑防腐蚀工程、建筑安装程、预制混凝土构件、网架结构工程、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等,消除建筑工程隐患 。
        3.2引进设备、检测技术,提高质量监控
        工程质量的检测不仅需要业务技术过硬的质量监督检测队伍,还需要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监测仪器设备。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引进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和先进的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在资金紧缩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国产 的机器设备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首先严把设计、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关;其次执行施工过程中的完善全程跟踪体系,特别 是对重点工序和关键部位进行现场监督和严格验收;再次,规范工程资料和档案管理工作,妥善归档保存各类验收、签证资料,为实施质量事故终身负责制奠定基础。
        3.3 制定和完善工程运行管理制度
        引进管理学中责、权、利明晰的内容,建立、完善管理目标考核体系,工程管理以高质量目标考核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工程管理责任制度,包括投资决策制度、建筑设计制度、招投标制度、施工制度。在实施任何项目前,都要对项目的规模、周期、技术等变量进行详细核实和预测,如在申报工程项目时,要编制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详细的地质勘查资料,为设计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设计依据,杜绝在项目施工时随意修改设计,浪费人力和物力;项目实施中,做好工程招投标工作,择优录用施工单位,不以报价低廉为主要目的,应以工程质量为第一要素,着眼于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按工程管理计划办好开工手续。
        3.4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
        农村建设中,工程监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实践、解决问题能力比较低。为了较好地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应鼓励专业人员提高学历层次,鼓励专业人员参加国家技术考试 、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有条件的单位可以将骨干力量外送进修,采用多种方式提高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5 加大催款力度,保证工程资金正常周转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也是建筑工程的血液。若资金呆滞,入不敷出,则工程无法正常开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多数公路、桥梁、公用建筑资金属于财政性投入,资金来源稳定可靠,但农村建设中的不少改建工程是属于非财政性投入的,而工程的实施和进度都需要工程款的及时跟进,必须加大催款力度,保证工程资金的正常周转。
        3.6完善合同管理
        对农村建设工程不仅要加强监督,还要将签订规范合理的合同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的原则。因为严格履行承包合同,按计划进行投入和验收,是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根本。在工程合同中应明确规定现场代表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施工方和承包方的责、权关系,对工程款的复核和支付、索赔事项的审核和认定应事先做出明确的规定。平时,对工作人员应加强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法律 法规的学习,深入研究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特别是对工程计量和工程变更、工程预付款的扣除应严格审查。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都应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宗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充分调动工程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完善激励措施,明确经营任务和指标,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工程管理工 作走上 良性循环轨道。
        结束语
        如何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收入,是委、市政府关注的问题。我们长期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找出典型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对策,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詹祝军.新农村建设中的市政工程管理[J].城乡建设,2018,(11).
        [2]王卫.提高村镇规划管理水平服务新农村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2).
        [3]陈贵东.探究新农村建设中的村镇规划-村镇设计规划方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658-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