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清
黑龙江省鼎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下,我国道路桥梁事业得到快速地发展。道路桥梁施工不仅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还是桥梁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涉及到的专业技术性问题非常多,必须要根据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如在某个环节中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道路桥梁建设的质量及安全。因此,加强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认识,对工程建设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道路与桥梁的基础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基础施工;施工技术
1.道路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
1.1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是公路工程的基础,贯穿于公路建设的全过程,并可与沿线的桥梁和隧道相连接。路基按道路设计路线和断面要求在路面上开挖或填筑。路面结构是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路面施工的基础。路基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土石方多、分布混乱、受天气影响大等特点。它不仅与路基工程中的排水、防护、加固等基础设施相互制约,而且与工程中的路面、桥涵、隧道及相关设施相互交织。因此,路基工程施工中的管理、技术操作和质量标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道路工程施工,路基施工是施工组织管理的重点。要注意以下两点:(1)准确掌握基层松散铺砌的厚度、碾压次数和含水量。路基回填前,路基试验段按要求完成。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散摊铺厚度、碾压次数和最佳含水量,严格控制施工工艺,保证路基压实度。初轧后,可采用人工修整,特别是边模搭设部位压实度应适当加强。碾压不到位,必须采用工锤或振动夯进行进一步处理,基层施工质量可通过分层压实(2)来保证,以控制基层平整度。面层摊铺前,基层平整度应采用3M直尺检测,平整度较大的路段先找平。同时,基层表面摊铺前应仔细清理干净,保证面层平整。
1.2路面工程
路面是在路基上铺有各种材料的分层结构。它的功能是为车辆提供全天候、快速、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平台。在路面工程施工中,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墩帽梁浇筑、桥涵施工。
1.2.1沥青混凝土施工
沥青路面是以沥青为主要材料,与其他材料结合,构成路面的一种结构形式,用于路面、基层和垫层的施工。它具有光滑、耐磨、无缝等优点,可分阶段施工,驾驶舒适,施工周期短,后期维护简单,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沥青混凝土是我国最常见的路面,其次是沥青碎石。在沥青路面施工中,主要材料与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和沥青混合料的混合质量是决定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对于沥青混合料,要控制其拌和质量,就必须控制矿物骨料级配和沥青比,控制各搅拌环节的温度,及时处理拌和过程中的问题。
对于底基层、半刚性基层混合物而言,要想控制好其质量,必须要将水泥、石灰等材料的用量控制好,才能有效保证其强度,且在配制的过程中,坚决不能减料,对材料的使用必须要足量。另外,就是保证生石灰的充分溶解,且筛选要严格,避免出现溶解不全的石灰块,以免造成路面的拱起。同时,必须要有适当的含水量,才能更好将其压实。若是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缺乏科学性,其油石比较大时,就会导致路面出现泛油与壅包等情况;当油石比较小时,路面就容易产生松散现象;若矿料质量较差、集料压碎值较差、石料抗压强度较差及石料细长扁平颗粒较多时,都会降低混合料的稳定度,从而导致路面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1.2.2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采用水泥为主的混合材料修筑而形成的路面结构,其是一种高级路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几点:(1)必须要严格按照试验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配料,尤其是水泥用量,必须要进行精确称量,以保证良好的配合比,其误差值应小于1%;(2)要快速了解集料的含水量,以便对用水量进行控制,并保持水灰比的准确性;同时要减少用水量,在改善与易性中应采用一定的外掺剂,但用水量的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且外掺剂的误差应小于2%。
(3)在配料的过程中,应采用配料机械设备进行准确配料,绝不允许出现随意配料的现象,对集料称量的误差应小于3%。
2.桥梁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
2.1刚性扩大基础
作为桥梁实体式墩台的基本形式,刚性扩大基础的主要特点为基础外伸的长度和高度的比值应在材料刚性正切角的范围内。在桥梁基础施工中,如果能满足该条件,桥梁基础则具有较强的刚性。在公路桥梁中,基础材料往往只承受压力,不会出现弯曲、变形等。刚性扩大基础的施工非常简单,具有取材方便、稳定性高及能承受的荷载较大等优点。
2.2明挖基础
在桥梁基础施工中,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浅基础与深基础。其中,浅基础的施工主要为敞坑开挖,也就是明挖基础。同时,为了使地基的承载力提高,通常分层设置基础,且逐层扩大。作为明挖扩大基础的基本施工,基坑的开挖可通过人工、机械等进行开挖。
2.2.1坑壁不加固的基坑
对这类基坑可采用垂直、放坡的方式进行开挖。其中,垂直开挖的前提是:土质湿度较好,且结构均匀,基坑的深度应小于2m,在达到设计的高度后,要及时砌筑基础,在砌筑好基础后,要立即填好基坑,并进行分层夯实。
2.2.2坑壁加固的基坑
在基坑较深或放坡开挖受场地受限制,如土质含水率过高,土质松软,坡度难以保持时,应采用护壁加固的方式进行施工。加固方法可采用混凝土围圈、档板支撑护壁。在明挖基础施工中,通常都是采取排降水措施,以采用汇水井排水与井点法降水法居多。
2.3桩基础
作为桥梁基础中最为常用的基础,桩基础施工在桥梁施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桩基础主要是由承台与多根桩共同组成。每根桩都要沉入到地基中,并在平面上排列。全部的桩其顶部都由承台将其连接成整体,并在承台上进行墩台的施工。桩基础就是为了将墩台传来的外力通过上部,并传到地层中。而承台把外力向各桩进行传递,从而起到箍住桩顶,实现各桩共同作业的目的。各桩所承受的荷载都是通过桩身与土之间的摩阻力进行支承的。所以,桩基础具有稳定性好、承载力高及沉降小而均匀等特点。
2.4沉井基础
为了尽可能减少中途的停顿时间,沉井下沉应具有连续性。在下沉的过程中,应从中间向两边均匀地除土,而支承处的土,应在最后施工中才进行挖除。同时,要严格控制好不同井室间的土面高差,避免内隔墙底部受到土体的顶托。但沉井下沉的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期位移与角度。同时处理好弃土,以免其造成沉井偏压。而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必须要仔细观察好河床的土面高差,而在稳定性比较差的土层进行下沉过程中,必须要保持好井内外的水位高差,以免出现翻沙现象。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愈多的交通量与超载车量对道路桥梁造成严重的危害,不仅使道路病害的产生越来越快,还使道路桥梁的损害越来越严重,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不断降低。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掌握其施工技术要点,以保证路桥的施工质量,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赵明亮,王争瑞.桥梁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传播,2011,23(15):140+138.
[2]陈晓光.浅谈公路桥梁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1,28(1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