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高边坡加固技术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李原雄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
        李原雄
        身份证号:4509811991111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提升,而水利水电工程有效地满足了国家以及社会对于能源的需要,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具体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高边坡加固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转。基于此,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高边坡加固技术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加固技术
引言
        受地理地质及环境影响影响,高边坡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具较大加固难度,而且高边坡的形成具有普遍性,若不重视加固技术应用,会加大高边坡的事故风险。水利水电施工中,明渠、溢洪道等均需做好边坡处理工作,而高边坡存在失稳可能,如有边坡问题发生,水利水电施工人员应及时处置,还要制定科学边坡加固防护措施,以获得安全、稳定的高边坡结构。
        1高边坡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自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通过不断完善的水利水电体系建设,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转而言,其安全性及稳定性至关重要。高边坡结构是水利水电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牢固程度,对于水利水电设施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利用高边坡加固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高边坡的承受能力,促使高边坡能够获得更坚固的整体质量,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取得提升[1]。在具体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设施周边的岩体稳定性参差不齐,为工程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并且还容易引发边坡滑坡的问题,致使出现工程施工事故。而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能够切实解决相应的施工问题,在确保边坡稳定性的基础上,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效率提升。因此,高边坡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高边坡失稳的潜在因素
        尽管对高边坡加固有所重视,但受施工设计及外部因素影响,高边坡的稳定性往往难以保障。在水利水电施工设计中,如果并不重视高边坡的设计与规划,以至于存在设计缺陷,将加大高边坡失稳可能。而且在高边坡施工环节,如果刻意的加快进度,缩短水利水电施工工期,而错误的使用爆破、随意开挖等方式,同样会带来高边坡失稳风险。水利水电施工人员在现场有临时居住区,若对生活用水排放缺乏规划,也可能因渗透而加大高边坡失稳可能。不仅如此,高边坡施工通常要严格制度要求,而因管理缺失,在实际高边坡作业时可能出现违章施工、劣质材料等问题,也会妨碍高边坡加固技术应用效果,带来水利施工安全隐患。一般而言,高边坡失稳潜在因素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但总体上使可防、可控的,通过做好加固技术培训,科学管理高边坡施工机械,落实加固施工监管,可实现高边坡施工问题的有效预防[2]。除设计、施工、制度等人为因素外,高边坡失稳的风险更多的在于环境因素。
        3高边坡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3.1高边坡开挖施工流程
        高边坡加固施工首先需要进行相应的挖掘,在挖掘过程的准备阶段,应由施工人员科学确定挖掘范围,并对挖掘范围内的地表植物进行清理。在开始挖掘的过程中,遵循由上及下的挖掘顺序,严格按照挖掘施工技术标准展开挖掘。对于挖掘工作中的管道、线路,应进行合理的保护,避免因挖掘施工造成管道、线路的损伤。
        3.2土方开挖
        因不同的地域的土壤情况各不相同,在开展土方挖掘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土方的具体特点,从而有序开挖。在土方挖掘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准确考虑可能形成的降水,并且科学建立挖掘现场的排水系统,从而避免降水对于土方产生相应的影响。在由上及下的挖掘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效制定挖掘深度,并在机器挖掘接近相应的挖掘深度时,改由人工挖掘进行施工,从而确保挖掘深度准确达到施工标准[3]。


        3.3石方开挖
        由于实际的挖掘工作工程量往往偏大,为了有效管理挖掘施工,应采取“两步走”的施工流程,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第一步是坝肩的石方挖掘工作,此阶段是高边坡加固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由于挖掘位置的差异,坝肩的石方挖掘工作主要分为“左坝肩挖掘”和“右坝肩挖掘”,无论是何种挖掘,都需要有效按照施工规划开展施工。为了减少施工的不确定性,在石方开挖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爆牌技术的运用,虽然这样会增加一定的施工量和施工难度,但是,能够有效避免爆破过程对高边坡的整体影响,降低了施工事故的发生率。对于石方挖掘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废弃物影响周边的自然环境,从而更好地体现出文明施工的精神。第二步是河床石方的挖掘工作。与土方挖掘一样,河床挖掘的流程也需要遵循由上及下的施工规律,在坝体结构中心线位置挖掘出标准槽,并沿着标准槽的两端进行对称挖掘。在石方挖掘工作竣工后,高边坡加固技术改造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之后需要利用后续的精细化施工,实施具体的高边坡加固。
        3.4坡支护的施工
        对于坡支护的施工而言,属于高边坡加固施工的收尾阶段,主要的坡支护施工需要利用相应的钻孔施工流程,在高边坡的规定部位进行钻孔,之后,再进行相应的高边坡支护结构的架设。在进行高边坡支护结构的架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特点、自然环境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充分考虑当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与环境灾害会对高边坡体产生的影响,从而实现未雨绸缪的施工效果。通过在高边坡上架设起完整的坡支护结构,能够在整体上预防高边坡的滑坡、断裂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提升高边坡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4]。
        4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加固方法分析
        4.1混凝土抗滑桩
        在完成对高边坡的初步施工后,利用混凝土抗滑桩的设立,能够有效提升高边坡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混凝土抗滑桩一般在高边坡的外围进行设置,通过混凝土抗滑桩的设置,能够对高边坡的整体产生有效的加固作用。在具体的混凝土抗滑桩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优质的混凝土材料进行施工,以提升混凝土抗滑桩的整体定型。在混凝土抗滑桩施工完成后,能够在很长的时间内产生相应的工程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杜绝高边坡的滑坡、断裂等事故的发生,从而起到长久的稳定性增强作用。
        4.2混凝土沉井
        混凝土沉井技术在高边坡的加固施工中,通过沉井的结构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从而对高边坡起到相应的加固作用。混凝土沉井技术与混凝土抗滑桩技术具有相近的施工作用,一般的高边坡加固施工,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选择使用混凝土沉井技术与混凝土抗滑桩技术。与混凝土抗滑桩技术不同的是,混凝土沉井技术还能够有效起到挡土墙的作用,由此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在汛期的持续降水背景下,混凝土沉井能够有效地巩固高边坡的整体,确保高边坡不会由于降水或洪水的影响出现相应的事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边坡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较多存在,但受多重因素影响,高边坡有着较大失稳风险,进而出现滑坡等事故。为此,要重视高边坡加固工作,应当结合其结构特点,合理选择抗滑、锚固、减排减水等措施,并严格履行高边坡加固施工环节要求,确保高边坡整体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高嘉胤.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16):285-286.
        [2]焦应实.水利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处理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8(09):67-69.
        [3]冶雪梅.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技术[J].居舍,2018(21):86.
        [4]崔永梅.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8(06):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