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第5期   作者:贝捷
[导读] 高模施工技术的使用可以让施工上的步骤复杂程度变得简易,
        贝捷
        身份证号:37010219791120****
        摘要:高模施工技术的使用可以让施工上的步骤复杂程度变得简易,在许多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范的推广,安全管理上的质量标准可以让支撑工作步骤得到规范,笔者多年的施工经验,对拆模上的技术使用进行了分析,对施工中的重点进行了详细的分解。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1工程案例
        本工程为某三线城市的单栋办公楼,地上建筑数量为6层,地下层数是2层。建筑总面积为26450平方米,建筑高度是21.5米,地下高度是6.3米。因为该建筑对应用功能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在5-8轴*C-E轴位置设定了中庭,从中庭从地下负二层开始,直达五层以及六层的楼板封口,总体高度是24.1米,在中庭南北方向各设置了自动扶梯。中庭建筑面积是456.23平方米。六层主梁横截面积是(7×10)米,跨度为17.2米,次梁横截面积是(5×7)米以及(4×5)米,板厚是12厘米,混凝土强度等级是C30。
2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施工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应用在有一定高度的建筑项目中,对建筑模板构建起到搭接以及支撑的效果。除自身框架的要求以外,针对高支模施工而言,其主要是给项目施工起着辅助作用,确保建筑项目能够高效落实。将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大建筑项目中,能够在保障整个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提升施工环节的规范性和便利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危险性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施工模板自身具有独立性,而模板高度比较大,所以使得危险性较高。为了确保可以将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到建筑项目中,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要结合施工标准来落实。高支模技术施工方案见图1。
图1高支模技术施工方案

3高层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施工的流程
3.1高支架的搭设顺序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利用需要遵循相应的流畅,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支茱的搭设是高支模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目前的高支架搭设而言,主要遵循的搭设步骤是:①在地面上进行轴线和梁位放线。②进行水平标高的控制,然后进行梁板竖向的支顶安装。③在钢板顶托托板上进行板底木柘龙骨的安装。④进行梁底模板和梁侧模板的安装,之后再重复第三步的步骤。⑤进行钢筋的捆扎以及混凝土的浇筑。简单而言,高支架的搭设顺序遵循了布线、控高、安装、钢筋捆扎、混凝土浇筑等具体的环节,按照这个顺序进行高支架的搭设,高支架的搭设效率会有进一步的提升,质量也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当然,为了保证高支架的搭设质量,在搭设过程中需要对材料、施工等进行重点的关注。
3.2混凝土浇筑施工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当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混凝土浇筑的墙体、柱体以及梁板的竖向结构达到了相应的规定标准之后,其便可以作为模板支架的约耒端了。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积极的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检查,然后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当监测结果达标后再进行浇筑。在浇筑进行的时候,施工责任人要如实的进行混凝土委托单的填写。为了对施工责任进行划分,在委托单中,需要将施工的名称、施工的部位、外加剂以及强度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赘述。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对于输送管线的布置以及其规范要求要进行详细的探查,这样,整个施工的完整性可以得到保障。简言之,混凝土浇筑施工是高支模施工的重要一环,所以在浇筑施工的时候做好异常的监测和分析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这样,混凝土浇筑的问题便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3.3支架拆除
        支架拆除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当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个环节。就目前的分析来看,此环节是高支模施工当中风险率最高的部分,一方面是因为高支模的支架拆除复杂性高,全面控制度比较弱,另一方面是人员在拆除工作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必要的警惕性。为了实现此环节的风险降低,在拆除支茱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两个原则。①从一段到另一端的顺序原则,坚持此原则能够保证支架拆除一层层的进行。②从上到下的原则。此原则的坚持实现了拆除工作的稳定,避免了上下同拆导致的模板跌落现象。简言之,积极的计算好混凝土强度,进而对支架的拆除作出判断对于拆除安全十分的有益。
3.4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高支模施工流程的最后一个步骤。在高支模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验收,只有高支模施工的标准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后续的施工才能在良好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质量攀升,所以验收工作意义重大。在具体的验收工作中,需要准备两项内容:①准备验收清单和项目。做好此方面的准备工作能够有兹的避免验收缺陷的产生。②进行验收人员的专业化培养,使其对验收的标准以及仪器使用具备较强的操作性,这样,验收工作才能更好的完成。
4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的优化措施
4.1做好培训工作
        针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培训来说,首先施工企业应该给予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培训高度注重,并且聘请专业的高支模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加以介绍和讲解,同时采用考试和笔试融合的方式,对施工技术人员专业能力进行考核,掌握其熟练度。其次,施工企业还要实施施工技术人员施工流程以及操作的检测和监管工作,在施工技术人员落实工作以前,对其是否实施了安全准备工作加以核查,同时对其是否在施工环节中按照有关施工要求来落实进行监管,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安全。
4.2严格执行高支模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展高支模施工工作以前,应该对相关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施质量加以核查,核查重点在于高支模施工材料是否满足安置要求,其他有关设施是否迎合施工需求。在进行高支模安置之前,不仅要对施工材料以及设施加以核查,同时还要专业人员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考核,对施工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预测,并且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高支模设计人员,需要和专业人员进行交流,有针对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修整。并且采用整合探究的方式,让高支模设计处于最佳状态。
4.3认真按照高支模的施工要求进行工作
        高支模施工技术安装流程应该从建筑底部入手,也就是装订好安置架底,之后实施梁板以及侧模板的安置工作,在梁底模板位置安置架顶,设定脚手架,并且开展楼板模板安置工作,用钢筋进行捆绑,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在此流程中,我们应该给予支顶基础回填分层压实工作高度重视,之后合理选择钢筋材料来建立支撑体系。支撑体系的建立不可出现任何松动现象,反之将会给支架平稳性带来影响。待高支模安置完成之后,施工企业应该安排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在检查满足施工要求之后,才能进行应用[4]。在开展高支模拆除工作时,应该从主体部位入手,这样可以确保支架能够多次应用,拆除时间应该以混凝土浇筑时间为准,假设不能判断,可以要求专业人士加以探究,进而保障拆除时间的合理性。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作业的完成质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通过标准的操作技术的实施吗,完成高支模的建设。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支模相关技术是完善,也将保障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为建筑企业带来更为客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高支模的高水平完成。
参考文献:
[1]解炜.探究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厂房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37(20):231-232.
[2]蒋振西.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有效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7):161.
[3]陈民.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16):99+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