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方法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1胡璎航 2孙佳聪
[导读] 目的:探讨护生针刺伤具体原因,并研究具体防范方法进行干预
        1胡璎航        2孙佳聪
        北华大学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生针刺伤具体原因,并研究具体防范方法进行干预,来提高实习护生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实习的1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合理完成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并对实习护生发放,就针刺伤例数进行统计,并分析具体针刺伤原因、针刺伤环节以及采取的防范措施。结果:对于本次研究的100名护生,52名呈现出针刺伤现象;就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15名因为工作忙乱、13名因为粗心、10名因为技术不熟练、7名因为操所不规范、5名因为未及时处理、2名因为光线昏暗;就针刺伤环节进行分析,15名发生在配液时、11名发生在为患者拔针时、8名发生在静脉封管时、6名发生在分离针头时、5名发生在患者躁动时、4名发生在传递锐器时、3名发生在双手回套针冒时;就针刺伤后采取防范措施进行分析,20名查阅患者化验单,15名寻求老师帮助,10名预防接种,5名进行血液检查,2名上报医院感染部门。结论:对于实习护生而言,因为经验不足等系列因素影响,存在较高概率表现出针刺伤现象,对此就针刺伤具体原因加以明确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干预,对于实习护生安全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针刺伤;护生;原因分析;防范方法
   
        针刺伤作为意外创伤一种,主要因为穿刺针、注射针以及缝针等系列锐利物对皮肤造成扎伤导致出血[1]。对于护士而言,未做好系列预防保护措施后,往往因为针刺伤出现而呈现出系列疾病感染现象。对于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因为在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方面较为欠缺,实习护生对于相关防护技能以及意识有所缺乏,从而存在较高概率表现出针刺伤现象[2]。对此针对实习护生积极展开问卷调查,就其针刺伤发生情况以及职业防护教育加以了解,以确定有效措施进行针刺伤预防干预,意义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生针刺伤具体原因,并研究具体防范方法进行干预,为达到实习护生安全性提高目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实习的1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纳入标准:对于实验调查均配合;资料收集完整;排除标准:中途退出实验研究;对于实验要求不遵守;男、女各95、5名;年龄18~22(20.29±1.13)岁。
1.2 方法
        针对所有护生合理完成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并对实习护生发放,就针刺伤例数进行统计,并分析具体针刺伤原因、针刺伤环节以及采取的防范措施。
2、结果
2.1 针刺伤原因分析
        对于本次研究的100名护生,52名呈现出针刺伤现象;就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15名因为工作忙乱、13名因为粗心、10名因为技术不熟练、7名因为操所不规范、5名因为未及时处理、2名因为光线昏暗。(见表1)

2.2 针刺伤环节分析
        就针刺伤环节进行分析,15名发生在配液时、11名发生在为患者拔针时、8名发生在静脉封管时、6名发生在分离针头时、5名发生在患者躁动时、4名发生在传递锐器时、3名发生在双手回套针冒时。(见表2)

2.3 采取防范措施分析
         就针刺伤后采取防范措施进行分析,20名查阅患者化验单,15名寻求老师帮助,10名预防接种,5名进行血液检查,2名上报医院感染部门。(见表3)

3、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对于本次研究的100名护生,52名呈现出针刺伤现象;就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15名因为工作忙乱、13名因为粗心、10名因为技术不熟练、7名因为操所不规范、5名因为未及时处理、2名因为光线昏暗;就针刺伤环节进行分析,15名发生在配液时、11名发生在为患者拔针时、8名发生在静脉封管时、6名发生在分离针头时、5名发生在患者躁动时、4名发生在传递锐器时、3名发生在双手回套针冒时;就针刺伤后采取防范措施进行分析,20名查阅患者化验单,15名寻求老师帮助,10名预防接种,5名进行血液检查,2名上报医院感染部门。对此就针刺伤原因等系列情况加以明确后,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主要于医院、学校以及实习生几方面展开。
        于学校方面,对于护理职业防护教育需积极开展。实习前就针刺伤防护情况积极展开对应培训,就职业防护技能以及系列知识可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从而将其防护意识提升[3];于医院方面,需要将职业防护知识宣教以及培训力度加强,上岗前对于标准预防知识再次讲授,将人文环境以及医疗操作环境改善,例如需做到空间宽敞整洁、光线充足、准备充足防护用品配置、合理配置快速手消毒装置以及流动用水等,对于安全先进医疗器材充分提供。此外在带教期间,需严格展开,对护理操作规范化做出保证,就临床带教情况展开严格管理,并且就废弃物以及锐器处理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以将锐器伤出现充分减少[4];于实习生方面,需就标准预防观念充分梳理,对于标准预防技术严格执行,将误伤发生充分减少,并且在实习前对于乙肝疫苗接种需合理完成。最终通过综合措施合理采用,确保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可以充分树立防范意识,对于自我保护工作可以认真完成,对于针刺伤现象出现可以确保获得充分减少,对实习生安全性做出保证[5]。
        综上所述,对于实习护生而言,因为经验不足等系列因素影响,存在较高概率表现出针刺伤现象,对此就针刺伤具体原因加以明确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干预,对于实习护生安全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常海霞,杨荣,刘玉玲."梯式问题管理库"管理模式对预防实习护生针刺伤的效果[J].广西医学,2020,42(4):509-512.
[2]丰全霞,谢海香,陈庆玲, 等.集束化管理对护生针刺伤发生状况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2):35-38.
[3]卢爽,黄彤萍,胡梦蝶, 等.本科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质性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6):109-111.
[4]郑丹.某地区针刺伤护士护理职业生活质量和工作投入情况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0,27(9):47-49.
[5]吴庆锟,危娟,何艳芬.基于FMEA管理对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的干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14):1831-1833.
个人简介:胡璎航,女,出生日期:2000年12月15日,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护生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