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盼江
13292419791211****
摘要:现代技术的应用对于人们来讲已经是日常,其孕育而生的数据发展可能让PLC技术出现在世界上。机电工程作为科技力量较强的团队存在领域,也在逐渐应用PLC技术在生产和研发中,其技术在自动化和自动化控制中都能以其优势来发挥时效。通过对其特点和原理上的了解,能明确其在运用中表现有怎样的基础。文章论述了PLC技术的特点,并就该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作业中的运用流程以及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PLC技术;机电工程:自动化
0引言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两者在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共同发展。PLC技术便是这一发展过程的产物。PLC其实是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两者有机结合的科技成果,也这是因为这种原因,PLC具备了两种技术的优点,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当前的机电工程自动化中,有效确保整个工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促进每一项工作效率的显著提高,进而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发展进一步促进了PLC技术的诞生以及发展。事实上,作为计算机与控制技术有机融合的技术成果,PLC技术已经广泛地被运用在机电工程自动化的控制作业过程中,并由此保障工业生产的整体性,促进各项作业效率以及水平的提升。本文基于此,主要分析PLC技术的内涵以及特点,并就该技术的运用以及完善进行了论述。
1机电自动化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机电自动化技术是推动我国工业生产的重要动力,也是未来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机电自动化技术主要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个技术相融合,从而使得系统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机电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机电自动化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传统的自动化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叠加不同,这一技术能够综合地利用各种相关技术,从而使得系统作为一个综合的整体对外提供服务;第二,使得机电自动化技术更加具有智能的特点,在传统的自动化技术中,仅仅能够使得设备进行自动化的运转,但是机电自动化技术能够使得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运行状态,周围环境的状态等等,作出最优的判断,更好地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2 PLC的概念和原理
PLC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一系列的现代新技术而开发的一种工业控制装置。PLC的工作原理是按照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的,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扫描输入接口,然后编写程序对输入值进行处理,将处理的结果值输出到相应的显示驱动设备上。只有确保电源变化情况保持稳定,才能确保整个系统能够得到安全运行:1/0模块是专门的,井且根据实际需要,1/0容量也可以对系统的1/0容量进行的定向扩展。PLC技术有三大特点:(1)反应灵敏:PLC的内部是辅助继电器,而且还没有内部的连接导线,因为继电器的节点变位时间近乎为0,也不需要考虑返回值,所以反应很灵敏。(2)可靠性:PLC抗干扰能力很强。PLC在刚研发时就从充分的考虑到抗干扰性,所以利用PLC技术的电气设备有这很好的抗干扰能力。(3)操作简便:它是利用简单的指令形式,所以适合现场工作人员的来直接进行操作。
3 PLC技术在机电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3.1顺序控制应用
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期间,设备运转时间与能耗消耗星正比,对企业生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PLC技术的融合能对机电设备自动化进行顺序控制,可有效改善现有状态。
例如,火力发电厂应用PLC技术进行炉渣和飞灰的清理,主要是将PLC作为顺序控制器来应用。如果自动化控制器作用发挥的不充分,就会降低生产效率,阻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只有充分发挥PLC技术作为顺序控制器的应用效能,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与优化,才能使PLC技术的顺序控制效能充分发挥。自动化控制系统包含现场传感、远程控制以及主站层三个主要部分,这三部分缺一不可,它们是PLC技术发挥顺序控制效能的有力保障。
3.2开关量控制的应用
在传统的电气开关量自动化控制中,企业通常选择应用点磁性继电器来进行各项操作任务。这种系统接线的操作控制方法弊端较多,不但操作出点多,而且系统接线操作也较繁琐,稳定性较差,时常会受到外界各项条件影响。一般继电器电路是在继电器开关控制过程中完成开关控制的,反应时间长且无法对电路短路起到保护作用。用PLC代替一般机械继电器,自动切换系统能够以编程存储器的方式影响虚拟继电器运行,弥补了一般继电器控制反馈时间相对较长的缺点,同时也实现对短路情况的控制,使自动化控制设备得到优化,达到了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
3.3闭环控制的应用
在控制系统中,泵类电机可以采用自动启动、机旁手启动和现场控制箱启动等多种启动方式。PLC技术在泵类电机启动系统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人力控制格局,实现了泵类电机的自动化控制。PLC技术的自动化控制能够满足机电设备泵类电机系统的不同要求,对运行状态进行合理化控制,提升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效率。PLC技术应用于闭环系统控制,提高了电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也使机电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得到不断完善。
4 PLC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PLC技术应用的深入,机电自动化控制水平不断提升,相应的机电自动化产品种类会更加丰富,规格更加齐全。PLC技术通过与多种新兴技术的融合,能够设计出更加完美的人机互动界面,更好地适应于各种机电自动化控制场合的需求。例如,目前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中,PLC技术以其强可靠性、广网络化、高智能化、高响应速度和高集成度等特点应用其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未来的生活中,PLC控制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应侧重于抗干扰以及数字化。抗干扰能力是控制系统必备的能力,PLC控制系统可以在电源处加装LC滤波电路或通过系统拓展出隔离变压器用于屏蔽。而数字化方面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基于PLC技术的数字编程控制。
5结束语
科学技术是生产发展的根本所在,社会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工业生产过程也不断发生质的转变。从一开始的大量使用人力,生产效率低,生产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到如今,技术成为工业发展的主流支柱。科学的计算方法,有效的数据基础,都是技术应用到生产中的重要实例。我国电气工程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重视,PLC技术是机电工程发展的中坚力量,只有将PLC技术有效、可靠的应用在机电工程自动化发展中,才能真正实现机电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数字化、智能化。本文基于此,主要论述了PLC技术的内涵以及特点,并对PLC技术在电气以及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应用中的改进措施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PLC技术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并在机电工程自动化作业过程中获得广泛的运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关宏强.PLC技术在机电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6):2-3.
[2]王建伟.PLC技术在机电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19):132-133.
[3]余倩.PLC技术在机电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