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渊鹏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近年来,新能源在中国迅速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抛弃风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从中国新能源利用现状分析了新能源消费问题的原理,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新能源的关键问题。主要解决发电机组改造和电力建设灵活调整中新出现的能耗问题,还进行了仿真现场实验。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原因;机理分析;解决措施研究;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源需求也在增加,工业生产的能源需求也在迅速增加。中国的能源工业发展迅速。新能源不仅为社会生产和国民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而且还带来了一系列能源过剩问题。特别是,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加剧了新能源消费问题。因此,这一问题开始受到高度重视。本文将分析和探讨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关键因素和解决方案。
一、新能源消纳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迅速,累计装机容量居世界前列。同期,新能源的普及率大大高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效率显着,消费总量增加。但是风能和光能有一定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总的能源利用率正在提高。光的释放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因此,为了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方面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率,必须努力减少该区域的能源消耗。当电力生产、电力供应和电力系统使用同时完成时,电力负荷过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最重要条件是,系统的调节能力必须大于负荷变化。由于风力资源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它将具有反向峰值调节的特点,最多可达风力和电能日负荷能力的80%。天气变化和云层变化可能会影响光伏发电,造成不连续性和波动。系统调节由连接到电气系统的较高比例的新干能源支持,系统调节时应控制系统的动态平衡,否则将放弃风。功耗问题与系统的调节能力密切相关。
二、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
1.技术因素
科学和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力,可在缓解新能源消费困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耗技术还不够成熟,目前电网的结构特点限制了输电的灵活性。对大规模能源储存的技术支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能够逐步改进和优化电网建设,发展高度可持续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新能源消费不足的问题。因此,加强有关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在能源消耗功能方面取得突破。
2.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也是能源消耗研究的良好方向。众所周知,电力市场的实际供求可能直接影响到新能源的使用。如果发电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就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如果新能源的最终价格低于传统能源,市场对新能源的需求将超过其产量。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的电价将与传统能源动态平衡。因此,为了有效缓解与新能源有关的消费问题,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在市场需求和生产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必须更加重视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平衡市场需求,有效解决能源过剩问题,减少消费冲突。
3.影响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的症结所在
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国的光排放问题和影响新能源消费的关键因素。在中国,新能源设施的容量和负荷之间的关系不匹配,新能源设施的容量分配不均,呈现出负荷反向分配的特点。三北地区的负荷占新能源消费者装机容量总量的36%,远远低于甘肃和宁夏。电源调节性能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泵、蓄电池和燃气轮机的灵活性较低。供热期间热发动机调节能力不高,根本不能满足各地区的电力需求。电力网的总体互联水平不高,很难支持三北地区新能源的运输。尽管西北地区新建电网设施的能力正在提高,但电力运输能力较低。新能源消费问题与负荷规模、电力监管和电网互联等关键因素密切相关。由于三北地区的能源使用效率低下,能源使用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风投等常见问题。
三、新能源消纳的解决措施
1.研发新能源消纳的相关技术
以技术为基础是新能源消费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解决新能源消费问题,我们应从技术层面入手,开发更有效的技术,促进新能源消费。一是要加大新能源生产系统的研发力度,更加灵活目前,我们的新能源生产系统有点僵化和失控它只是根据风力和光的强度发电,而不是在不同时间合并电力需求,因此无法在新能源生产和用户需求之间取得平衡。例如,高技术电力可以科学合理地确定不同时间的能源需求,而新的发电系统则利用这些数据选择适当的输出上限,并实时参与网络的最大频率调整;第二,加大输电网建设力度。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新能源的消费也取决于信息技术理论、加强联网、建立交互式信息网络以生产和消费新能源, 协调新能源生产、传输和使用链的各个环节,并利用工程技术和外国发达国家的能源管理方法,确保新能源能够从一个区域运输和使用到另一个区域 并对这些技术进行了改革,以适应中国能源消费的具体国情和基本国情,更好地适应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推动解决能源消费问题。
2.提高电网互通水平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生产建设过程各个领域的电力需求都有了显着增长,包括电力在内的发电能力继续提高,这远远低于电力市场的实际发展水平,而且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也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该国的电力使用水平继续提高,新能源负荷能力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电力使用的增长率。能源负荷不平衡和能源密集地区负荷低等问题依然存在。重点应放在建设省与省之间的输电线路,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促进资源的最佳分配,加强区域电网建设的互联性,并为提高区域之间直流输电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改善技术层面的电网互联,必须确保发电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程度的能源需求,并防止新能源生产过剩。与此同时,重点放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快电网建设、为交流电力信息创造市场环境以及有效提高新能源的消费能力。
3.创新市场交易组织方式
通过不断创新的能源营销组织建立和改进市场机制。在建立电力市场平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促进新能源市场的贸易来解决新能源消费问题。具体而言,各省之间新能源的直接贸易使新能源、电力消费者和电力销售公司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为新的能源和能源用户建立了直接贸易模式,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效率扩大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从根本上改善电力替代率,在所有生产、经营和建筑领域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具有高技术适用性和成本效益的电力示范项目,以扩大电力替代方案的范围。利用市政机制监测有关企业自发使用电力的情况,提高新能源的消费能力。开拓现货市场,引导电力资源的自动调整,实现新能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各地区新能源消费和有源电力不足的问题。
结束语
鉴于上述情况,尽管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但企业不仅必须努力增加已安装的能源容量,而且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新能源的消费。因此,有必要了解影响能源消费的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解决能源消费问题,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炳祥.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影响及对策研究综述[J].信息系统工程,2018,(1):14—16.
[2]汪宁渤,马明,强同波,等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机遇、挑战及财策[J]中国电力,2018,51(1):29—35,50.
[3]周海明.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6).
[4]郝木凯,查浩,刘嘉,等.促进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的综合技术措施研究[J].中国能源,2017(8):39-42,20.
[5]杜恒,何欢,李威,等.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4):39.
[6]李国栋,李庚银,严宇,等.新能源跨省区消纳交易方式研究与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2017(4):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