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其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7期   作者:李易衡
[导读] 暖通空调在运用时会产生较大能源消耗
        李易衡
        深圳市裕康达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暖通空调在运用时会产生较大能源消耗,因此对于机电安装来讲,工程在实施时,应注重暖通空调方面新技术的运用,加强管路施工,保证其在施工时的效果,并对设备安装进行严格把控,实现对暖通空调消耗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机电安装;暖通空调;新技术
        1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的新技术
        1.1?新风预处理
        在实施新风预处理技术的过程中,其主要包括两种系统。热回收式系统适用于对于温度要求较低的温湿环境下,预处理中的内部能量能够有效降低环境中的除湿量和制冷量,从而达到人们想要的温度要求;除湿式系统适合湿度要求较为严格的环境中,通过应用此系统,可以防止空调出现漏电或者冷热转换不当问题,从而科学合理地控制制冷量。另外,新风预处理技术可以分别控制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提高控制的精准度,保证系统内部容量符合标准。
        1.2?制冷技术
        这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方便于大型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利用三维仿真技术改进当前暖通空调的功能,保证中央空调系统能够实现节能功能。在具体应用环节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不同种类的制冷量,还可以按照室内或者室外需求进行不同的操作。这种集成式制冷机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空调系统高效运行,从而降低能源消耗量,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另外,制冷机房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和施工现状进行相应的分割操作,从而确保运输通畅,能够为工程施工提供所需要的能源。
        1.3?采暖技术
        在建筑物中设置暖用空调系统时,应当在建筑地面内部开通热水管道,通过加热措施来保证建筑的温度。在具体应用环节,一般采用热水作为传播媒介,这个系统所携带的地表辐射温度能够保持在40~50℃,通过对流方式传递地板热量,保证建筑内部地表温度高于地上温度,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热量,从而保持居住环境的舒适。在这个基础上,用户还能够将安装和维修所消耗的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中,便于实现智能建筑。
        1.4?BIM技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能够演示虚拟建构。利用3D信息模型的有效搭建,虚拟还原建造过程,从而为之后的施工奠定基础,提高施工效果。BIM技术能够实现可视化,方便同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改进施工。第二,管线综合平衡。在实施机电安装工程建设中,为了能够保证暖通空调技术可以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作用,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管线设计控制工作以及加强现场施工作业的管理,在检查管线效果时采用BIM技术进行核查,从而确保科学设置管线空间的具体布局,防止发生管线碰撞问题,减少资源浪费。第三,智能计算。在安装暖通空调的过程中,科学应用BIM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通过BIM技术进行计算能够提高计算的效率,快速得出具体施工量。
        1.5?太阳能技术
        众所周知,太阳能资源不但丰富而且十分环保。人们为了提高经济利益,改善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规模开采资源,不但会降低破坏生态平衡,而且会导致环境污染。太阳能因其环保和清洁性备受欢迎,尤其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广泛应用。在机电安装工程建设过程中,可将其应用到暖通空调系统中,不但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的生态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损耗,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
        2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技术发展趋势
        2.1天然气能源在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能源需求中,主要以电能为主,一方面其利用效率较高,另一方面其传输速度也较快。

除此之外,天然气也是未来机电领域关注的目标,众所周知,天然气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源,在未来的能源市场中,将会出现更多利用天然气能源来实现空调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方面由于天然气易储存,降低能源储存成本,另一方面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因此对于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趋势而言,利用天然气能源在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应用无疑可以取得更加明显的经济效益。既提高了暖通空调的制冷效率,也降低了第一能源的供给压力,实现更好的经济收益。
        2.2水力平衡装置的应用
        水力失衡对于暖通空调而言,便是提高空调运转功率,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传统的空调在运转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因水力失衡而导致能源无辜消耗的现象。因此,对空调系统的运行而言,首先应该做到水力平衡,让支路干管的实际运行流量与设计流量尽量相符,让每一个末端都不会有着明显的欠流过流现象,系统的节能舒适稳定运行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应用水力平衡装置则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其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技术,综合解决水力失衡的问题,从而达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3集成式制冷机房
        3.1集成式制冷机房的简述
        对于中央空调来说,集成式制冷机房是实现机房节能的重要方式之一,运用三维仿真以及优化设计,将节能控制方面的系统建设作为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在此过程中,可以将换热器组、电气控制相关系统、水力模块、压缩机组等进行集成安装,使其形成一个整体,然后运用对应设备与之进行匹配。在此过程中,对全天维护结构进行制冷机房建造,可以将其分为室外安装型与室内安装型。运用控制节能控制方面系统的方式促进关联控制实现,促进冷却水泵、冷却塔、冷水机组和冷冻水泵之间的协同运行,在工厂调试以及整体预装的状态下保证制冷机房质量以及整体性能。为了使制冷机房的高效性、节能性得到保证,就需对集成制冷机房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使中央空调保持良好运行状态。集成制冷机与传统制冷机之间对比的方式,能够将建设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极大程度地减少,一般情况下,集成制冷机在面积上为传统制冷机的三分之二,能够实现对占地面积的节约,并且实际运行效率比较高,年运行效率可以提升40%左右。与传统模式下的制冷机房相比,关联控制技术与集成技术属于机房核心技术,技术优势在于促进节能的实现,三维仿真能够使空调系统在运行时实现高效节能,这一技术在使用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充分掌握和了解与三维仿真相关的技能以及知识,在此过程中需对低压进行转换,使其成为高压制冷蒸汽的换热组以及压缩机组,机房电气、水力模块、电气控制系统实现进一步组装与集成。这种技术在暖通空调中的使用,可以根据温度呈现不同开展制冷工作,运用全天控制系统针对的室内温度自行调整,在此情况下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节约,也能使空调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核心技术能够一定程度上使暖通空调获得技术上的保障,也能使控制系统彼此之间的合作得以强化,保证空调在实际运行时的流畅程度,为操作人员管理提供便利。制冷机房能够有效运用集成技术,并且仿真校核技术的运用可以使站房系统设备得以分隔。集成式制冷机房建设实施能够促进资源的节约以及运行效率的提高,运用的现实意义明显。
        3.2关联预测控制技术
        对于集成制冷系统而言,要想在整体耗能上得以优化,就需注重对关联预测控制系统的运用,此系统的运用能够运用中央空调水系统,针对末端负荷数据进行仿真与建模,对出冷量进行预测,了解下个时间段的具体要求,实现对制冷系统的主观控制,进而为冷冻站系统高效、稳定运转创造良好条件。对于集成制冷机房的构建有迫切需求,因此需根据实际发展需要,优化暖通空调技术的运用。
        结束语
        总之,暖通空调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深入研究并发现其中隐藏的障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善。未来,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会朝着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方向发展,将环保理念融入新技术研究中,能够保证人们生活在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中。
        参考文献
        [1]刘志轩.探究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绿色环保建材,2020(2):236.
        [2]潘振新.机电安装工程中暖通空调安装施工工艺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2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