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省 忻州市 034000
摘要:当前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用电需求逐渐增加,配电网的供电服务量大幅度提升。然而,当前我国部分配电网的建设较为落后,存在无功分布问题、补偿设备问题与投运率问题等等,不能确保配电网的供电电压质量,网络损耗问题非常严重。为有效解决配电网的问题,下文就提出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技术建议,旨在为配电网的高效运行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无功补偿;技术要点
1 引言
目前,配电网在我国的电力配送中占据主导地位,为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但是,在配电的过程中存在疏漏,出现电压不稳或无法持续供电的现象。在运行中存在无功的情况,激化电力系统中各运行结构之间的矛盾。我们应该优化现有的配电网结构,对其进行补偿处理。
2 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功能和意义
原有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常常出现电气装置能源消耗较高且输电效率不足的问题。自无功补偿技术出现以来,就受到了电气领域的广泛关注,实际应用无功补偿技术后,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系统进一步完善,可以显著提升电能输送的效率,节约能源花费。整体来看,该项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可以保证系统供电的稳定性。从原有的电气自动化体系来看,通常会发生三相电路负载失衡的问题,引入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调节三相电路的功率指标,优化系统的运行工况并强化装置的抗干扰能力。不仅如此,原有的电气自动化体系中,不管是高压网络还是低压线路中的瞬时电流指标,均会出现较大波动,引入无功补偿技术能够优化系统的稳定程度,由此保证电气自动化体系可以处在可靠的环境中运行,也为电气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3 无功补偿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无功补偿体系从实际发展来看,还有诸多不足需要弥补。当前,国内的输电体系大多是以发电站为出发点,经由电路输送体系送达变电站。整个配送过程,无功补偿体系发挥出重要效用。但就目前的输电体系来看,无功补偿系统的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标准,系统结构冗余问题较为明显,由此会导致输电装置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下。导致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出现不匹配的问题。同时,因为负荷指标过高,会造成功率因数下降,而如果负荷过低又会造成过补偿问题,以至于无功倒流,严重影响电能输送的功率指标,导致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难以保持稳定,企业经济效益难以提升。
4 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对策
4.1 正确选取智能无功补偿技术
通过对智能无功补偿方式来进行分析,由于不同的无功补偿方式在应用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不尽相同,所以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无功补偿作用,便需要正确选取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其中,通常在选取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过程中,应该紧密结合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情况。这样电力系统在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合理解决电网及其电力设备之间的三相交流电不平衡问题,且这些设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特点,从而在进行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选择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凸显出差异性的特点。在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选择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下列几个原则:(1)在将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结合的过程中,一般侧重于以分散补偿为主。(2)在调节补偿与固定补偿结合起来的时候,则主要是以固定补偿为主。(3)在将高压补偿和低压补偿结合起来的时候,便需要以低压补偿为主。这样因为电力系统内部的电力设备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在应用智能无功补偿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电力设备的功率和所能承担的荷载。同时,在抵消无功功率的时候,可合理的采取动态补偿结合与固定补偿技术,让无功补偿的灵活性切实得到增加,有效减少智能无功补偿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前期成本投入。
此外,通过合理应用动态补偿技术,能够有效保障设备检测的效率,让设备无功功率的跟踪补偿目标能够得以实现,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无功补偿的效率,促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加稳定健康的运行。
4.2 低压集中补偿
低压集中补偿是以电压开关作为纽带把低压电容器连接到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上。无功补偿投切装置起到调节的作用,根据不同的用电需求,进行适当的控制。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弊端,对电容器的调节具有整体性,无法分批地进行调整。低压集中补偿可以有效地弥补电量的损耗,保证电网的电压值处于稳定的状态。它可以优化原有电路中的配变的功率因数,使损耗处于平衡的状态。低压集中补偿具有操作简单、施工工程量小、后期维护方便、保障无功就地平衡,加强配变利用率,减轻对电线的损害的优点,在建设的过程中支出的金额较少,是目前最常见的补偿方法。但是,只实际的工作中,应该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情况进行控制,保障电压水平处于稳定的状态。
4.3 结合地区用电情况确定变电站无功补偿的方案和安装方法
由于我国地区分布较广,且外部环境差异明显,因此,电能需求程度也不尽相同。在经济水平较高且人口集聚的区域内,无功补偿要求较高;而在偏远地区且人口稀疏的区域内,无功补偿要求较低,这也给电气自动化系统实际开展无功补偿体系时提供数据参考。应当考量各个区域的用电情况,选取最适宜的无功补偿方案,保证电能需求较高的区域中可以有效建立起配网无功补偿体系,为配电设备的低压系统中装配电容装置,确保无功补偿技术可以有稳定的运行条件。此外,还能够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周期性。减少电能消耗,优化成本投入。基于无功补偿体系的具体装设方式来说,补偿体系中均需要配备相应的电容设备,由此保证配电变的稳定运行。因此,期望无功补偿能够发挥出应有作用,就要尽可能保证无功补偿体系中电容设备的质量。
4.4 合理采用LCL滤波器设备
具体的工作中,应该设置纯谐波补偿的模式,按照有关的工作标准,两次到无锡的谐波出书电流能力,属于设备的具体额定电流,六次到五十次的谐波输出,属于设备的1/N倍的额定电流,对于N而言,属于具体的谐波次数,所以在六次到五十次的谐波方面,电压幅度数据值与电流跟踪率数据值,和纯基波的数据值相同,无需计算处理。而在五次谐波峰值方面,是141A,电流的变化率最高数据值会在五次谐波过零点中出现,是220000A/s。设计相关的谐振频率点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基础性的工作要求,在谐波幅值较低的频率点中设置相关的谐波频率点,以免因为有误差出现谐波放大的现象。在此期间,还需注重电感的设计和优化处理,改善电感的设计现状,有效预防出现谐波治理的问题。
5 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优化电力系统软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电力自动化的发展速度,让电力自动化能够真正实现电力系统的运程控制,充分凸显出实时监测的功能,切实保证电力系统运输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不断引入新的技术来优化电力系统,从源头上减少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电力损耗,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便能够让我国电网建设水平真正得到提升,有效推动我国的电力行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修滨.在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8):15-16.
[2] 段树华.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9(18):69-70.
[3] 黄亚健.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应用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16):49-50.
[4] 朱江.浅谈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J].中国设备工程,2019(16):139-140.
[5] 黄希桐.电气自动化中的无功补偿技术探析[J].科技风,2019(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