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加清
江苏鹏创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当前供电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不仅给人们提供了较大的便捷,还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性配置。但是在10千伏配电线路日常运行时,经常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耗问题,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节约不必要能源的消耗,需要加强对线损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以保证10千伏配电线路平稳运行来开展日常的工作,从而促进我国电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管理;优化路径
在电力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管理一直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同时也具有复杂性的特征,线损指标是电力系统异常运行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引起线损的原因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迎难而上,加强对电力损耗的有效了解和认识,以实现资源节约为主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从而为线路平稳性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提升电力输送的效率,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一、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的原因
在进行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优化工作中需要了解出现线损的原因,从不同角度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另外还需要从根源处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减少对线路造成损耗,从而保证线路的平稳性运行。从整体上看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线路设计的不科学
线路设计的不科学是导致10千伏配电线路出现线损的主要原因。比如在实际设计时并没有加强对现场情况的有效了解及认识,缺乏对整体现有的合理性规划,使得不同线路都会存在重复和迂回的问题。这不仅会增加输电的距离,还会由于电源点较少增加了供电半径,出现不同程度的线路损耗问题[1]。另外在线路导线截面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不科学的问题,如果在实际设计工作中截面是过大的话,那么会使得线路长期处于空载的状态,如果截面过小,那么会使线路超负荷运行会增加线路的损耗。另外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来说,由于管理的不到位,一些老化的线路经常存在落后的问题,这是非常严重的,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不仅会造成这一些地区线路的高负荷运转,还会对线路运行造成非常严重的损耗,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恶劣的。
(二)线路网架的不合理
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10千伏配电线路出现线损的原因还和线路网架结构不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网络架构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实际设计存在着较大的出入,比如当配电变压器的实际压力和实际负荷存在不相符的话,无论增加或者减少,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线损问题。另外在实际工作中还会存在不合理的高负荷运行现象,增加线损发生几率,比如对于公用变压器中的负荷量在不断的降低,并且对于人们的生活用电来说也存在不稳定性的特征,在某个时间内出现高峰期也会导致线路出现超负荷运载的问题。最后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变压器的低压线路会出现三相负荷不均匀的情况,在线的行驶会出现中性线电流造成不必要的线路损耗,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三)用电计量的偏差
在10千伏配电线路日常运行时,经常会由于用电计量的偏差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线损问题。大多数电力企业在居民实际用电时,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计量或者是计量设备的检修,这就导致最终的用电计量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的特征。
准确性的用电计量是合理性配置电线和配电器的重要信息基础,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有效重视的话,那么会使得电量在运行时出现无端流失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增加了线损的发生程度,这对于电力企业常用性来说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另外在我国偏远地区由于配电线路过长,那么在分散补偿和配电侧集中补偿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不仅会增加末端电压,还会使电路损耗在不断地加大。
二、10千伏配电线路降损优化的措施
(一)科学的规划安装电路
在进行10千伏配电线路降损优化工作中,需要科学的规划安装电路,考虑电路的长度和输送距离等相关的内容,从而完善安装的方案。为了实现良好的降损管理,避免由于线路故障越级跳闸而对线路所造成的影响,要对线路的断路进行合理的设置。另外在线路安装时要尽可能地降低停电影响的范围。对于新安装的柱上开关来说要和导线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在安装时要进行牢固操作,防止由于松动而出现线损的问题,影响线路的正常使用[3]。在实际线路规划时可以融入先进的三维立体模型全方位的了解这一地区的概况,并且协调好不同线路之间的交叉问题和碰撞问题,避免对其他线路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出现严重的损耗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加强对现场情况的全面了解及认识,从而设置出科学合理的线路安装方案,提升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二)完善网架结构
在完善网架结构时要根据配电线路损耗的原因,加强对线路改造的力度,合理的优化线路中的电源点,通过电网布局的合理性规划,为线路运行提供平稳性较强的环境,降低启动运行成本,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线路供电半径比较长的话,那么可以适当地增加电源点的位置,满足人们的用电标准,保证线路的可靠性,防止出现较严重的超负荷运载问题。另外还需要加强对老化线路的更换,实现完整性的技术改造,将一些老化线路全部更换为绝缘架空集束导线,并且适当地缩短供电半径,优化实际的改造模式,减少迂回的供电线路。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线路的平稳性运行,还有助于防止出现严重的线路损耗问题,达到双赢的工作效果。
(三)加强计量管理
在进行计量管理时,需要减少由于内部失误而出现线路损耗的问题,完善线路损耗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可以组建专业性较强的线损管理小组,根据实际线损管理的现状,制定完善的工作策略以及管理模式,并且贯彻落实责任制度,从而使每个成员能够明确本职任务。在后续工作中还需要建立考核指标,尽可能地减少配电线路本身的线损,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协调能力,相关企业可以定期开展组织培训计划,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工作能力,全身心的投入到配电线路的维护工作中,保证用电的安全。对于抄表工作岗位来说也要注意线损的问题,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线损隐患的话,那么要及时地上报给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计量管理时需要及时地发现一些老旧的设备,随时更换相关的部件,同时要做好数据的整合以及搜集工作,为后续线损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撑。
结语:
在当前时代下,为了使电网运行能够具备平稳性和安全性的特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管理优化力度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采取科学而完善的降损对策,避免用电的风险,提升配电效率。另外还需要完善实际的管理模式,从引起线损的不同原因降低线路的损耗,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从而提高线损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东华.浅析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原因和降损对策[J].科技风,2018(14):191.
[2]宋仕杰.浅析10千伏配电线路线损原因和降损措施[J].科技创新与利用,2018(15):181-182.
[3]孙智勇.信息化背景下,10千伏线路降损方法和措施[J].科学与信息化,2018(19):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