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
明光市石坝水库管理所 2394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大兴水利,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提高农业生产、发电和防洪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水利工程工期普遍漫长,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存在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对空气、土壤、水资源以及当地居民的影响。基于此,以下对水利工程施工及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引言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能源,同时淡水资源也是世界上珍惜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作为良性环境保护体系的基本组成,属于富有战略意义价值的资源,也是保障社会大环境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资源质量水平关乎着国家文明程度,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健康发展水平。相关部门对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但是面对的现实却是水资源污染严重,大部分针对水资源展开的保护举措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1水利工程建设期环境管理概述
第一,现阶段我国在大力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落实每一项环境保护规章制度。第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一旦破坏生态环境,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环境。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将保护环境作为施工建设的前提条件,做好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第三,水利工程的施工内容比较复杂,施工建设的周期一般比较长。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避免长时间积累对环境造成伤害。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
2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
2.1对空气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离不开土方的开挖,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场又需要修建合适的道路,而这些操作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同时造成现场植被的破坏,大量的粉尘没有了植被的保护会长期漂浮于空气中,这对现场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健康来说都是不小的威胁,长时间处于尘埃的环境中工作,肺部吸入大量的灰尘,灰尘长时间堆积极易导致肺尘病,对肺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水利施工过程中做好防尘工作,减少粉尘颗粒物的随意排放,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减少施工对空气的影响。
2.2水利水电工程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般而言,水中藻类植物繁殖频繁,停留时间较长,极易造成河流浮游生物的大量聚集,既不利于河流内鱼类等生物的生长,还容易造成过度的光合作用,吸收水体内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的钙离子,进而使水体硬度下降,大大增加水体的毒性。同时水利水电工程蓄水后,由于水流的不同,对污染物质净涤的速度也不同。效果各不相同,会影响水质。另一方面,水库内的水源再次进行置换的速度较慢,透明性好,进而创造了易于藻类生长的自然环境,同时水库水体内大量堆积的营养成分,促进了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一旦水库内水质受到危害,水体内大量的微生物爆发,造成生物死亡,会严重影响水体的质量,同时对河流生态也会造成严重威胁,不利于地区生物的生长。
2.3对土壤的影响
作为农业大国,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虽然水利工程的建成保护了农田免受洪水侵害,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却破坏了土壤的原有结构。因为水利工程兴修后,如果土壤处于饱和状态,势必将引起低洼湖区及山前平原地区土壤沼泽化或次生潜育化;而蓄水工程和输水工程会使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含盐地区表层聚盐和返盐,产生次生盐渍化;同时农民在农田生产灌溉过程中难以避免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而这些农药和化肥残留部分会被带入地下,长此以往,影响土壤性状。
3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3.1合理处理固体废弃物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产生的大量固体废料,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妥善的处理。第一,可回收的固体废料。对于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固体废料,施工单位应该进行及时回收,一方面可以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节约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单位的整体经济效益。第二,不可回收的固体废料。不可回收的固体废料随着排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及时对固体废料进行处理,将固体废料运送到政府制定的位置,并妥善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例如,电池等重金属含量很高的污染性强的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3.2配置符合环保标准的设备
配置符合环保标准的设备进行施工,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先决条件。施工过程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可以降低水利工程施工队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和当地政府统筹规划,加大相应资金的投入,这对于施工单位人力物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施工过程中实时监督,确保各方面工作的环保性,不应只为追求利益而以牺牲环境保护为代价,环保设备的实施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已然占据重要部分,因此,全面落实施工过程中环保设备的科学配置相当重要。
3.3使用生态石笼新技术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大量的钢筋以及混凝土,这就导致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比较高,并且很多资源会被大量浪费。生态石笼技术弥补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其会用的灵活性比较高,并且相比于传统的技术该技术的使用成本比较低。生态石笼技术的针对性比较强,可以根据需要保护的区域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同时,生态石笼的性状并不是单一的,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性状。常用的形状有拧花型、六角型等。技术人员必须充分考虑石头的性状,保证生态石笼的透气性以及强度等都能达到预期的水平。利用生态石笼这一新技术于水利工程建设之中,有助于更好地展开对水水利工程周围水生态环境展开保护。
3.4完善评价体系,维持生态平衡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需要保证健全的生态环境评估体系,对当地环境和生态发展状况进行详尽的勘察,对生态保护状况进行系统的评估,使生态保护符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在生态环境评估系统中,需要全面评价当地自然环境,水利水电工程沿途的情况,内容涵盖范围广,涉及地方水文、动物植被、气候环境等各方面的内容。建立全面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需要确保系统与各种水利水电项目建设活动的融合,并将其融入各个环节。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和评估施工建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结合预测结果,完善施工方案。水利水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水文地质造成影响。为了减少施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保证地区生态结构稳定,可以将生态补偿项目融入其中。例如,可以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适当的还原,为植物和生物生态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健全生态环境补偿系统是经济和生态平衡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健全的生态环境影响评测机制,并且在准确把握对应影响因子之后,确保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规划行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行为,水利工程建设运行行为能够与环境效益提升之间产生关联,这样就可以构建良好的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和格局。
参考文献
[1]江家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01):144-146.
[2]杨帅.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1):286-287.
[3]孙兴旺.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9(34):294-295.
[4]吴兰英.剖析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J].河南建材,2019(05):203-204.
[5]雷付春.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影响与对策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2):62-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