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6期   作者:钟珍丽
[导读] 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增多
        钟珍丽
        身份证:45212319840810****
        摘要: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增多,电力行业的自动化技术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核心,将其用于电力系统中,可优化电厂、输配电系统、用电终端的电力运行,发挥电厂机组的效能,提高输配电效率,保障用电终端稳定用电,推动电力行业进一步发展。基于此,以下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运行;运用研究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于电力行业中,大大改善了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环境,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从供电企业角度来说,电力系统运行的自动化发展,主要体现于配电网运行、电网调度、供电系统监控及供电管理方面。工作人员需要结合供电企业实际情况,优化供电企业电力系统结构,提升运行有效性,以先进技术增强供电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为地区人民营造良好的用电环境。
1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发挥非常多的优势,通过将PLC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能够更好地收集以及分析数据,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同时借助PLC技术。也能够将电力系统当中的不同工作进行控制以及协调,让电力系统的功能得到发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满足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现如今,PLC系统当中广泛使用辅助线器电器,与传统的电力系统所使用的导线连接的方式进行相比,可以发现PLC系统的逻辑关系更加的严格,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了精准度以及科学性。主要原因便是继电器的使用能够改变时间,缩短时间,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2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优势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电子技术及信息技术进行电气工程各项操作的优化,包括电路分析、PLC技术、传感器技术及电气控制技术等。在电力系统实践应用中,电力系统覆盖发电、输电、配电等全过程,表现出显著的复杂性、系统性、整体性、技术性特征,应配置先进技术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支撑。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优化电力生产、供应的各个环节,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细化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体现在以下三点:(1)加强控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发电、输配电等环节协调配合,方可确保用户终端活动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电力系统的全面、深入监控,加强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设备、参数的控制,结合电力系统出现的异常,进行预警与处理,提高电力系统的实效性及安全性;(2)提高效率,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事先模拟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评估电力系统方案的可行性,优化电力系统的设备配置与参数设计,保障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高效率;(3)便于运维,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强,电力系统架构、设备越来越复杂,加大了电力系统的运维难度,电力自动化技术可通过先进设备,检测设备运行参数,帮助运维人员迅速定位故障位置,分析故障原因,进而为运维工作提供便利。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具体应用
        3.1仿真建模技术
        在电力系统当中,仿真建模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电气控制技术能够在电力系统当中发挥机械重要的作用,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仿真建模技术的研究力度加大,仿真建模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与国际相互接轨,在电力系统运行当中使用仿真建模技术,能够提升数据传输的效率以及数据传输的准确率,保证了数据的精准度,同时利用仿真建模技术也能够提高相关数据处理的效率,提高工作的效率,通过对所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能够模拟出最佳的操作条件,因此,在电力系统当中,应用仿真建模技术可以帮助电力系统的维护人员排除存在的故障问题,当发现故障问题时及时进行解决,提高电力系统故障维修的效率。


        3.2应用智能化技术
        在当前我国各个行业的实际发展中,通过全面、系统地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故障的检测效率,以及产品的制造效率。当整个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和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自我信息反馈,并提交故障信息,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以最短的时间解决设备所产生的问题,恢复运行的稳定性。而在效率方面,可以通过不断总结相关经验,研发出效率更高的工作设备,提高产品的制造效率,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制造出更多的产品进行售卖,提高企业的收益。而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电气工程系统朝着综合化、智能化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3变换器电路
        在电力电子器件不断更新的基础上变换器电路也要实现全面更新,传统变换器电路应用的是普通的晶闸管,建立的是相控整流的方式,而在电力电子器件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利用PWM变换器就能在提升功率因子运行效果的基础上,更好地降低高次谐波对整个电网运行安全和稳定产生的不良影响。另外,谐夺式直流环逆变器的研发和应用,能最大化的保证电子器件处于零电压或是零电流环境中依旧能实现合理性转换,呈现出软开关的状态,减少操作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并且还能为高功率环境中逆变器集成化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发挥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3.4总线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发展,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当中总线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总线技术,电力企业能够对接电力系统的控制网络与相关的电气设备,比如将电力系统当中一些电器控制的设备和智能化仪表等连接到具体的电力控制系统当中,同时使用网络连接对该类设备以及仪表接线远程监控,提高工作的效率,帮助电力企业能够借助网络技术对各个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的连接以及控制,帮助电力企业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控制以及监测。随着对总线控制技术的不断研究,当前电力企业能够使用总线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散的调节,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水平。
        3.5通用变频器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内,将规范化的中小功率系列变频器称为通用变频器。初代通用变频器依据的是16位CPU完成运行控制指令的获取,二代通用变频器就升级为32位DSP,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需借助磁通补偿器、转差补偿器等完成应用处理工作,运行中不存在跳闸问题,这部分设备在市场中无论是应用占比还是推广效果最好。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三代通用变频器逐渐受到关注,利用全数字化控制的高动态性能矢量应用模式,借助软件就能完成相应参数的处理,无论是变形结构控制还是自适应控制都更加理想,真正意义上完善了闭环控制自优化的运行效果。
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加强控制、提高效率,为运维工作提供便利。通过本文的分析,电力工作者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仿真技术、PLC技术、智能技术及监控技术,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势,强化电力系统运行效果,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电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孙铭泽.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机,2020,51(22):189-190.
        [2]高扬.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J].产业科技创新,2020,2(33):65-66.
        [3]地里夏提.乌斯曼.浅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路径[J].河北农机,2020(11):47-48.
        [4]刘宇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10):64-65.
        [5]姬晨曦.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J].冶金管理,2019(15):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