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生产法律风险防范用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6期   作者:贾风华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贾风华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0306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电力事业的发展从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生产中一些安全问题也被暴露了出来。这些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会出现人员伤亡。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时刻提醒我们的生产企业要防患于未然,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安全监察,事故排查等预防工作。既要满足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又要做好安全监察工作,两方面协调统一。
        关键词:安全生产;法律风险;防范
        引言
        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因责任主体落实不到位、尊法意识淡薄、安全检查不到位、供用电合同不规范等,导致一些法律风险和安全隐患。因此,应加强电力企业尊法守法意识,防范法律风险,提高安全生产能力。
        1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主要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1.1安全生产条件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电力建设工程参建企业应依据《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电力法》及《消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关注有关法律法规的更新,持续完善并保持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满足要求,使企业的各个系统、各生产经营环境、所有的设备设施以及与生产相适应的管理组织、制度和技术措施等,能够满足保障安全的需要。特别是《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准入资格、从业范围、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安全管理人员配备、违规及造成事故的处罚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持续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是防范企业安全生产法律风险的首要工作。
        1.2安全生产责任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电力建设工程建设、监理、设计、施工、调试等单位应通过建立、健全以主要负责人为核心的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形成上下贯通、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落实,“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突出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重点监督检查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亲自检查、带头落实责任制的情况,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防范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法律风险。
        1.3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规范,是国家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在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延伸和细化。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依法守法、有章可循,防范法律风险。操作规程,是为保证生产、工作能够安全、稳定、有效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操作设备或办理业务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电力建设工程应按照DL5009《电力建设安全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只有制定严谨、规范的企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约束企业、从业人员规范化作业,才能有效的实施反违章活动,降低安全生产事故概率,防范安全生产法律风险。
        2安全生产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2.1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严格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全面细化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形成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全面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创新“人工+大数据”安全履职方式,将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分解到每位员工,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落实安全责任,关键看行动,根本在担当,只有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才能化解安全生产法律风险,实现安全生产综合治理水平的提升。
        2.2开展企业内部普法宣传,形成懂法尊法氛围
        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即将出台,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越来越严厉,所以,县级电力企业要从工作实际出发,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认真开展生产体系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学习普及,开展《安全生产法》《合同法》《民法典》《刑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普法宣传。尤其要学习宣贯好《安全生产法》,将普法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让员工学法、懂法、尊法,增强法律意识,能够灵活用法律知识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矛盾与纠纷,化解法律风险。
        2.3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化解意外风险
        要通过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拓展安全宣传手段,开展电力安全知识和电力法规政策宣传,增强电力安全知识和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和能力,有效防止因在电力线路防护区种植高杆树木、违章建筑、盲目作业引发的意外事故发生,规避法律风险。
        2.4加大线路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消除安全隐患
        县级电力企业要全面开展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积极履行风险控制与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努力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要加强客户侧用电安全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消除事故隐患,化解安全风险。要以“安全生产啄木鸟”“企业风险扫描仪”“隐患排查显微镜”等活动为抓手,及时发现电力线路对地面、路面、对建筑物、强弱电交跨距离不符合安全规定等安全隐患,按照“全方位覆盖、全过程闭环”的原则,落实职责分工,进行全面消除,杜绝因隐患治理不到位造成各类事故的发生。
2.5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规范生产秩序
        要想规避企业安全生产法律风险,就必须从线路设备运维管理的基础环节抓起,将责任铭记心中,将标准贯穿安全生产工作的始终。进一步理顺安全生产工作流程,每一位员工要牢记责任,各项工作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不论是电网建设“三同时”,还是调度运行管理的规范化、生产作业的标准化,都要形成严格的规范秩序,按照精细化要求去管理,不产生因巡视不到位、记录不全面、合同填写不到位等低级错误造成的法律风险,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2.6事故报告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安全生产事故是电力建设工程参建单位的法定义务。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应依照《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只有及时、准确、完整地向有关部门报告,才能更有效地积极组织抢救,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证据。事故发生单位现场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自离开现场,应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并配合事故调查,避免因瞒报、迟报、漏报引起的法律风险。
        结语
        生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破坏和威胁,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标志。
        参考文献
        [1]赵锋.浅析电力科研院所法律风险及防范[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增刊).
        [2]赵锋.浅析新安全生产法下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法律风险及防范[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10).
        [3]蔡永锋.电力安全生产中电力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性探析[J].科技与创新,2020(24):48-49.
        [4]李铭谦.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有效应用[J].电力讯息,2020,(1):159-160.
        [5]苏千鑫.关于电力安全监察工作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分析[J].电子制作,2019(09):257-2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