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蓓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将会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等高尚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谐社会也要大家共同维护,那么学生就会真正成为奉公守法、爱岗敬业、勤劳勇敢的有志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教育;语文教学;文化渗透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过节也更多地在过洋节,对许多中国传统节日反而不够重视。这个问题的形成,一方面,是受文化入侵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不够的结果。高职院校教师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也不够到位,因此学生对传统文化也没有最基本的了解。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所在,生命可以流逝,唯有文化可以历经岁月的洗礼,在漫长的未来继续滋润着人们的心灵,为人们指引着方向。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在经历一定年限的学习之后,他们便要投入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将终止。在此之前,教师应当竭尽所能将传统文化更多地输入进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养成积极学习了解传统文化的习惯,以便在今后的人生中让传统文化继续滋润学生的心灵,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下去。
1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1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影响
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今天,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强势入侵,使得部分思想价值观尚未健全的大学生产生了错误认知,耽于享乐,不思进取,抛弃了传统文化美德,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走向没落。通过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数代人努力的成果,作为中华儿女应该以传统文化为荣,主动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那么大学生思想就会被导向正途,他们对不良思想价值观的抵御能力将有所增强,真正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1.2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掌握
传统文化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进行传承,更体现在对于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进行有效提升上。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古人智慧的影响,以及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悠久文化的影响。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能够开阔视野,更能增长见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是以某一专业领域学习为学习方向,试图通过高职学校的专业学习,在社会上寻求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相应的职位。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一个人的修养。而个人谈吐举止等等,都能充分反映出个人修养,在就业的竞争中,在同等条件下,更有修养的人,也会获得更多的青睐和机会。而学校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让学生能够在将来的竞争中更有优势。
2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2.1教学设计环节需要创新
现阶段,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在高职语文课程中需要融入古典文学,就要重新地调整教学计划,同时也给语文教学指明一个明确地方向。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古典文学,然后按照学生的现状开展有效地评估,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了基础知识,此时按照教学计划可以调整古典文学的内容,对于高职语文的教学内容得以优化,也符合了新时期下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了高职院校的学习,培养了古典文学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也锻炼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教学中,作为教师要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才能优化高职语文古典文学的教学内容。
2.2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高职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彻底消除知识无用论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还能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创造有利条件。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觉得语文学习与他们的就业关系不大,对于语文学习表现的没有多少兴趣,却不知道这种错误思想会影响到他们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严重制约学生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教师应该加强语文教学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向学生提出有关于职业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激烈讨论,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目标。当学生与作者建立共鸣之后,就会站在作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还会由此联想到自己,乐于为理想坚持不懈,勤学多思,他们终将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2.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精神、价值理念的综合体现,具有内在的教育导向,对育人具有润物无声的作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传递文化知识、陶冶高尚情操、丰富课余生活、消除不良情绪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高职语文的学习内容包括很多传统经典作品,优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情操、坚强的意志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情感,无不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塑造健康的人格有风助火势、借力打力的作用。教师要巧妙机智地从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人手,在思想感情上迎合学生的口味,更容易走进学生的情感深处,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在感悟反思中提升自己。教师要明确铸魂育人的目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特征、个人家庭情况,整合教育资源,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以清晰的理论讲解弓I导学生,以透彻的分析说服学生,以动人的案例感染学生,以精通的专业理论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技巧,关注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传统文化阅读中充分汲取营养,开阔视野,提升修养,让学生在用更新的方法和视角去发现和解决疑难问题的喜悦中获得新的认知和成功体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素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的竞争力。
2.4渗透文化背景
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文化背景,使学生知道作者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感情,既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国历史,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还能够让高职语文教学内容得以拓展,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学生的语文学习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将渗透文章背景当作讲解文章的一部分,可以将话语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介绍文章的文化背景,说一说他们阅读文章过后的感受,与学生共同回顾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学生就会领略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
结束语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效举措,将会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教师应该重视树立典型,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营造丰富的情境,介绍文章的文化背景,致力于让高职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跃,对学生的思想加以正确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勇于承担时代和社会赋予的重任,积极投身于建设祖国和家乡的浪潮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高万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才智,2019,34
[2]李晓元,夏龙.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12
[3]沈丛.魏书生教育思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