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月第21期   作者:胡佳佳
[导读] 新课改后我国教育事业更加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重要教育目标之一
        胡佳佳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华舍小学 312033
        摘要:新课改后我国教育事业更加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重要教育目标之一。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小学阶段则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间。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课外阅读,由于其并未掌握很好的阅读方式,往往会导致其课外阅读的效果不理想。此时教师可以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来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本文聚焦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策略,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指导;小学低年级
引言
        新课改下语文的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有必要利用有效手段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行培养。目前市场上存在较多种类的课外阅读书籍,但并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适合学生阅读。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知识的积累量并不足,并且其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选择课外阅读的素材时往往会出现问题,达不到培养课外阅读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包括课外读物的选择及阅读的方式、方法,为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一、目前我国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并不容易集中,因此,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而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游戏与电视动画上。由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词汇量的积累较少,家长及教师往往认为没有必要为其安排课外阅读的活动,使学生错过了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一些家长及教师虽然有意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行培养,然而,由于错误的选择阅读的素材,导致学生对阅读并不感兴趣,使课外阅读流于形式,并未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起到任何有效作用。再者教师并未利用有效的指导策略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使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达到预期效果,教师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高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自然就会随之提高。
二、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将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进行提升
        在小学的学习阶段中写作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为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而且可以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得到提升。因此,采用读与写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同时进行提高。例如在进行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作业,阅读内容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展开。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本内容,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之后可以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经过阅读的积累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也就会得心应手。

阅读习惯养成初期学生一般会将所积累的素材直接在写作过程当中利用,此时教师应给予肯定性的评价,随着素材积累的增多,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可以充分发挥 “拿来主义”的作用,将他人写作的优点进行学习加以利用最终达到提升自身写作水平的效果[1]。
三、利用教学手段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引导
        目前我国小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的素材时比较迷茫,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缺少方向感,这些都是我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所存在的问题。因此,若要提高我国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效果,教师有必要进行合理的指导工作,针对每位学生的资质为其找到合适的阅读方向及阅读素材,如此才能够有效地进行阅读指导工作。教师可以利用课本当中的文章,培养学生阅读方面的能力。在课文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在课文当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安排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文章的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就会思考这些问题,无形当中就为学生的阅读指明了方向。例如在进行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前为学生安排预习作业,并且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故事的主人公要进行拔苗呢?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这则寓言使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看似简单的几个问题对学生的阅读产生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揠苗助长》这则寓言的阅读兴趣,并且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进行思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的理解能力[2]。
四、教师与家长协同合作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引导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时期期学生处于思维认知形成的初级阶段,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家长与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重视课外阅读的环境。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时,不能以布置大量阅读工作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此会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抵触心理,达不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家长与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去影响学生[3]。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其对知识的积累有限因此在阅读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问题。教师与家长可以陪同学生一同阅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为其答疑解惑,克服阅读困难。如此才能促使学生提高对阅读的重视性,使其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语文课外文章的阅读。
结束语
        在小学低年级学段,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小学二年级学段,由于其刚刚接触阅读,并且对词汇的积累量不足,往往会导致其在阅读过程当中产生诸多问题,从而对其阅读习惯的培养产生影响。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克服阅读困难,提高阅读方面的能力。教师,不仅仅要为学生指导阅读方法,更应以身作则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的使其语文综合能力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的研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 2019(6):21-21.
        [2] 杨聪丽.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的研究[J]. 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作文), 2019, 000(006):21.
        [3] 刘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 000(01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