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红英
浙江省浦江县实验小学 浙江 金华 322200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评价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触动学生的心弦,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取长补短,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那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评价学生呢?浅谈以下几点:
一、制定数学学科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人们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思想的一种强大动力。在教学中,使学生在快乐地学习中产对数学的喜爱之情,教学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每学期的开学初,作为数学教师的我定会为学生制定一套本学期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方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比较全面的反馈意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再在家长的反馈督促中制定学习计划。
二、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1、延迟评价
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是存在差异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做出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或作业不满意,可以提出申请,重新学习后再解答。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2、作业中不轻易打“×”
“×”是学生、教师非常熟悉的一个符号,它准确无误地告诉大家题目做错了。我们教师用红笔认真地打着“√”与“×”其希望是对学生作出公正的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是谁定的呢?是我们老师自己定的。我们教师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学生学习的结果,这对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所以在作业批改中,我对学生错误题目采取画圈、打问号或画线的方法,在学生订正的基础上,打上“√”,让整本作业本都让“√”占满了。这会使学生为自己感到自豪。其二,不打“×”是因为学生的眼中的答案有时也是可行的。
3、用“数学日记”评价学生
学生可以把我们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知识,学生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数学课上最有趣的事、想对老师说的话等都可用数学日记记录下来。数学日记不仅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思维方式,还可以针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这种带鼓励性的话会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
如:我在教学中,孩子出现了这样的一篇日记:
秋游日记
浦江县实验小学 三(4)班 黄天哲
我们学校组织了秋游活动,同学们显得特别高兴。班主任傅老师却说:“春游是很开心,可是同学们千万别忘了秋游活动的数学知识。切记用你们的数学本领来解决你们小组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我们组中的几个成员可伤了脑筋。张力说:“怎么秋游也有数学啊?”张思聪说:“我们的费用不就是数学吗?”陈斌马上说:“看来,我们组的智多星发挥作用了。”大家嘻笑了一阵,准备算自己组的费用情况。
“我认为我们组5个人需要主食面包一人一份,合计5元。”
“我认为还需要5瓶水,合计10元。”
“我最喜欢薯片,我认为喜欢薯片的同学可以买,不喜欢的可以不买,这样估计买4包需8元。”
“还要增加营养,买牛肉5袋,估计需20元左右。”
……
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之下,我们小组弄明白了:我们组大概需要80元左右的钱。如果平均计算的每人花15元左右,为防止不够的情况,我们应该多预算一点。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原来爸爸妈妈也不容易啊,平时购物要考虑很多因素。
我对本篇日记的评语:祝贺你,不仅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懂得了精打细算,相信不久的将来,你的数学将是最棒的!
是的,在日记中我了解了学生对日记的态度和有关数学的思维过程,更了解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情况,为我与学生、家长搭好了交往的桥梁。我的评语更多的是对学生的鼓励、期望,让学生感到了快乐,也给了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采取二次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的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何况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因此,任何时候的评价都不要急于给孩子不好的成绩,允许他们失败,允许他们失败了站起来,鼓励他们再来一次,帮助他们树立一定能获得成功的自信心。
为此,在评价数学作业时,我采取这样的二次评价方式:设置“认真度和正确率”两个栏目。两个栏目的设置为学生明确了数学作业的要求,同时也为作业中学生出现的失误一次补救的机会,也可以说,学生完成作业后,我都会给予学生订正的机会,然后在订正正确的作业上,给“正确率”一栏打上“100”。
总之,恰当的评价学生将在我们教学中发挥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评价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评价需要教师有一颗爱心,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评价需要教师有一颗独具的匠心,探寻到合适的评价方法,触动他们的心弦,激励他们不断进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