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第5期   作者:郭冠超
[导读]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通过将学科领域的传统知识与技术、地理知识、制图相结合

        郭冠超
        辽宁省地矿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地矿测绘院)  110121


        摘要: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通过将学科领域的传统知识与技术、地理知识、制图相结合,同时还整合了计算机技术,将地理信息系统集成现代数字化技术,集成的操作系统实现数据智能收集、分析、存储和应用,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并且达到了土地管理的动态化,便于多级治理。本文主要是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给以相应介绍,希望测绘地理信息在测绘领域运用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管理
引言
        近年来,中国在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发生的发展与进步促使测绘技术得到发展,各类先进测绘技术广泛应用在项目建设进程当中。地理信息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其使用非常重要,并且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具有许多技术优势,不仅节省了操作员的工作量,而且明显减少错误,从而提高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1地理信息系统的优点
        1.1有效提升测绘质量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收取设施的时候可以按照地面信号开展,从而将观察工作做的更加细致。这种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与传统的人力测绘相比,所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有效性都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测量工作困难重重,遇到棘手问题不在少数,当面临难度较高的测量工作时,便可以结合所在区域实际情况,借助不同测量设施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测量设施的测量设施的优势,从而保证地图制作的更加细致、精准。合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节约大量时间。
        1.2测量数据更精准
        测量通常会应用人为测量的方式,在测量的时候会应用各种测量工具,但是无论哪种人工测量方式都不能做到完全准确,在得不到相对准确的数据结果后,最终测量的数据结果势必也会有所偏差,这是人为测量的显著弊端。但是地理信息系统却不会有这种问题,因其依靠地是先进的技术手段,测量的准确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能够保证测量过程的精准无误,从这一方面看,地理信息系统测量的精准度与人工手段相比较更高。
2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数据采集
        传统测绘技术需要开展大量的野外测绘作业,工作效率不高,数据采集速度慢。同时,野外测绘作业质量与效率会受到气候条件、地形结构的影响。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时,工作人员使用相应仪器设备,对测区现场环境开展扫描作业,向系统下达特定控制指令,系统即可采取遥感技术等手段,快速对测点三维空间位置进行锁定,获取测区地势走向、地形地貌结构、植被覆盖等地理数据,并对监测对象开展离散处理、抽象处理操作。随后将获取的卫星信号、地理信息转换为文字图形信息。
        2.2数据转换处理
        在GIS 系统运行过程中,采取实物空间链接方式,需要根据不同属性和数字空间的条件关系开展识别、数据参数分析操作。在系统连接环节,同步收集拓扑建模数据,重建数据处理,切实满足系统功能兼容要求,有效发挥各项使用功能的作用。为此,要对系统所采集的信息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将其转换为可以被系统、用户识别认证的数据格式。同时,在数据转换过程中,受到客观因素影响,还需要提高数据转换的精度和完整性。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数据转换要求和对象类型,选择合理的处理坐标及数据格式,进行选择性数据处理操作,以此提高数据转换处理质量。


        2.3数据显示管理及数据库构建
        现阶段,在测绘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获取的各类地理数据普遍具有空间、属性与时间三种特征,这也是区别不同测量对象属性信息的主要依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根据地理数据特征来直观显示测区的地理环境情况。例如,在所构建空间信息模型中,用线条来表示测区内市政道路的分布情况,用点来表示居民的居住状况,用面来表示各类建筑物,如医院、学校、商业综合体建筑、住宅建筑等。同时,不同字段符号的颜色、密度分级也可表达相应地理信息的属性数量。此外,地理信息系统还会构建配套的数据库,对地理数据分类存储,形成数据要素集,如管线要素集、测绘点要素集、建筑面要素集等。同时,系统还具有编码机制,可以对数据库中储存的各项地理信息进行编码管理,生成具有唯一性、不可变更性的信息编码。用户在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时,仅需要在检索系统中输入相应的数据编码,数据库即可为用户提供编码所对应的地理信息。
        2.4资源调查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调查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该系统可以通过卫星绕地、卫星平面扫描等方式,快速掌握测区的地理环境情况,大致评估测区内矿产资源、地下与地表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并根据已知的测点空间位置与地理坐标,明确资源分布范围边界线。例如,明确矿床分布位置和范围。与传统测绘模式相比,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无需开展重复性的野外测量、矿产资源勘察作业,即可在短时间内掌握测区内各类资源的分布情况,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到资源管理自动化。
        2.5构建区域性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信息流动处理性,可以开展信息流数据交换等操作。根据这一系统特性,管理部门可构建区域性地理信息系统,向系统中导入不同测绘工程的资料文件。地理信息系统将根据测绘管理工作需求,对系统进行条块分割处理,在各个独立条块模块中储存适当类型的地理信息,避免不同测绘工程地理信息之间产生影响。同时,在开展测绘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从地理信息系统中查阅、调取不同测区的地理信息,便于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及规划方案的编制。
3提高地理信息测绘质量的对策
        3.1做好前期准备
        在实际开展测绘工作之前,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做好准备工作:首先,选择拥有高信誉、高口碑及高资质的测绘企业承担工程测绘的重要任务;其次,切实结合工程建设及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经由施工单位及测绘单位的全面协商,共同制定合理的测绘方案;再次,基于测绘场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场地类型、测绘难度、测绘设施及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深入分析,对每一个测绘环节加以明确,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可基于场地的实际情况,对测绘场地进行区块划分,划分为若干作业区,采取内外作业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以便于测绘工作的逐步推进;最后,应当配合工程施工建设周期,在场地测绘的过程中,合理制定相应的检验机制,为测绘任务的完成提供保障,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及工程交付的及时性。
        3.2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如今刚入行的年轻技术人员虽然他们拥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本领、优秀的编程技术,但是缺乏最重要的绘制图的经验,缺乏绘制等高线的经验和处理手段,因此提升测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虽然计算机软件能够开展自动化绘制工作,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干扰,需要进行人为干预,要对这些年青一代的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演练,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工作技能,也可以通过资历深的技术人员进行讲授提高他们的技能。
结束语
        现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在测绘管理领域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数据分析、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成效显著。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我国测绘行业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将掀起一场行业变革,实现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企业必须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力度,明确系统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以此提高测绘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红利.无人机摄影测绘在数字化地形测绘的应用[J].居舍,2019(33):192,197.
[2] 周万艮.浅析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15.
[3] 徐鹏.关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相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7):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