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检测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6期   作者:于洋 郭旭
[导读] 随着现在高层建筑物的越来越多,地基是必要处理的
        于洋1郭旭2
        1.于洋的身份证号21102119890205****
        2.2. 郭旭的身份证号21102119880127****
        
        摘要:随着现在高层建筑物的越来越多,地基是必要处理的,桩基础工程现也成了基础形式的之一,桩基质量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但桩基工程质量控制的难度较大,且具有专业性、隐蔽性的特点,因而桩基的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且被高度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检测;质量   
        1桩基工程检测现状   
        桩基是各种建筑物基础形式之一,属于隐蔽工程,起着将结构上部荷载传递到较深和较好地层中的作用,是构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结构质量和安全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建筑物的基础,要是一旦基础失稳,势必造成整体建筑物破坏。所以桩基的设计、施工和检测是桩基安全与稳定的先决条件,同时也能确保桩基础安全与可靠必不可少的三个主要环节。如今我国的桩基施工队伍庞杂,施工的工艺各异,施工中的机具也良莠不齐,桩基的施工质量也就存在着普遍的问题,甚至还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查出和采取补救的措施,就会对整个工程所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这已被许多严重的桩基工程事故所证实,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的桩基工程中,也确实存在着那些严重的浪费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的发挥桩承载力,设计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根据试验资料提供的桩承载力进行设计,而是按自己保守的估算来设计桩数与桩长等,从而就造成了桩基工程的较大浪费,这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方向也是不符合的。   
        2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2.1成孔质量检测   
        在灌注桩的施工中,成孔质量的好坏也就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浇注后的成桩质量:桩孔的孔径偏小则使得成桩的侧摩阻力、桩尖端承载力也就减少,整桩的承载能力降低;桩孔上部扩径也将会导致成桩上部侧阻力所增大,而下部侧阻力不能完全的发挥,同时单桩的混凝土浇注量增加;桩孔偏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桩竖向承载受力特性,削弱了基桩承载力的有效发挥;桩底沉渣过厚使得桩长减少,对于端承桩就会直接影响桩尖的端承能力。   
        2.2桩的承载力的检测   
        桩的承载力与加荷速率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静荷载试验和动荷载试验的相比,所施加的荷载速率是最慢,也是最接近于实际工程的加荷速率,所以试验的结果也就最接近于实际桩的承载力,因而,我国均将静荷载试验的结果作为桩承载力的标准。   
        2.3桩的完整性检测   
        基桩低应变动的测法就是通过对桩顶施加较低的激振能量,来引起桩身及周围土体的微幅振动,同时用仪表量测和记录桩顶的振动速度以及加速度,利用波动理论或机械的阻抗理论对记录结果加以分析,从而来达到检验桩基施工的质量、判断桩身完整性、预估基桩承载力等目的。因此,低应变一般只适合在桩的完整性检测。   
        3桩基检测工作中的问题   
        3.1检测单位之间的硬件设施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东西、沿海和内陆的不均衡性,由此引起的由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部分专业建筑检测单位装备配置、技术先进程度以及设备维护方面的差异性。

最终导致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检测结果上的长期误差。例如若没有大小应变检测设备,就只能对桩基进行最基本的静载检测,这样的检测所需的时间较长,但是检测比例较少。   
        3.2检测单位内部管理的混乱   
        由于建筑工程质检单位的不完善,使部分不具备相应专业技术水平的检测人员升晋要职,从而导致里所出具的检测报告缺失真实性、规范性、严谨性。   
        3.3工程检测报告结果的巨大误差、出具的报告不够规范   
        检测报告的的规范程度和内容的详尽度与国家规定的相关检测表桩不符合。如引用的相关资料过于片面,结论简单、含糊不清;检测报告不具备被建筑工程质检权威部门的认证资格。例如地下室钢筋钢套的检测报告中,未给出钢筋检测结果的结论。已检测出的数据不合规范要求,无法体现工程的真实情况。如在质检过程中,主观选取质量上乘的桩进行检测,从而导致了被检测数据的片面性。检测内容与执行规范不相符合。例如对原始数据的涂改,观测时间过短,手工绘制相关图示等。同一工程中的检测报告执行标准不一致。   
        4提高建筑工程桩基质量对策   
        4.1做到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一般建筑工程的施工顺序主要为基础工程-(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基础垫层-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主体施工-屋面防水工程序。在一项工程中,按顺序酌情合理安排对工程的影响是巨大的,安排好了会减少工程启用的时间降低施工的难度,预见并减少很多不必要问题的可能。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开始前,对工地进行良好准确的勘察和设计,认真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顺序。   
        4.2在桩基施工对其技术细节的分析   
        (1)在进行桩基施工时,要注意对混凝土强度的监测,看桩身内部实际的混凝土强度是不是与之前设定好的相符,将桩静置,对其进行蒸汽养护,然后就可以开始施工了,施工需要用经纬仪进行严格的测量工作,保证误差控制在百分之零点五之内,如果出现的误差比较大,则要弃用,否则会造成桩身断裂情况。   
        (2)在操作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接桩运行时,一般要在离桩身不到一米左右的时候进行焊接衔接,在对其进行清理后,要进行定位板固定,接着再将上段的桩吊放在下段桩的端板上,利用定位板将上下段的桩接直。   
        (3)在桩帽和送桩器的选择上,要保持外形上的相互匹配,而且在强度和刚度等的选取上也一定要合格,桩帽相送桩器的下端应该采用开孔的方式来加强桩内部同外界的互通性能,尽量使得每次沉桩的操作都一次到底,避免中间出现的短暂性停歇。   
        5结束语   本着质量第一,基础第一的原则,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的桩基质量,而桩基质量的保证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建立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保证建筑工程相关工作的规范性、合法性。所以,不论是桩基的检测单位,还是检测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并建立執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使建筑工程桩基检测工作日益繁荣。
        参考文献   
        [1] 叶锋华.基桩检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广东建材,2019(02):41-42.   
        [2] JGJ 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 赵剑.基桩超声波透射法检测过程中易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J].甘肃科技,2012,28(22):135-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