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6期   作者:冯杰
[导读] 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果,
        冯杰
        新疆恒泰建筑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果,影响工程质量安全。文章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是整个工程基础稳定、质量完好的保证,由于涉及的工序较多且复杂,在进行施工管理时务必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实现全过程的动态性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做好质量控制,确保整个工程施工有序、稳定进行。
        1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水资源丰富,特别是南方诸多地区,这些水资源是发展经济保障居民生活的基础,因此必须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水资源,使其为人类造福。水利水电工程就能够合理调配水资源,通过配备的发电机组实施并网发电,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水利水电工程涉及诸多项目,其中混凝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也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同时混凝土的制作、浇筑、后期维护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操作,涉及的技术指标及生产工艺都比较复杂,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实施,可见只有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管理,才能全面把控施工质量,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实施混凝土浇筑技术,可以增强建筑与构筑物的结构强度,起到防渗、抗洪的作用;在施工中,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防止对相邻基础结构造成破坏,可选用深基浇筑技术。在浇筑过程中必须按照施工程序施工,避免不同工序之间相互影响。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混凝土材料强度不达标。在施工过程中,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要求了解不足,影响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第二,混凝土施工管理不到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发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第三,管理机制不健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制定全面有效的施工管理机制,没有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选择,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3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施工质量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是否合格。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是重点,关乎整个工程的安全,必须要做好原材料质量把控工作,依据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掺料配比方案。在选用水泥时,要根据水利工程的特性要求,选择品种和标号都合适的水泥,同时还要检验稳定性和强度,具体的检验标准要满足相关文件的要求,最后将其存储在专用的仓罐或水泥库内;在选用骨料时,骨料的最大粒径要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并根据不同的品种和规格进行分类堆放,切不可混乱无序随意摆放;在掺合料选择上,也要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并通过试验确定具体的掺入量,不能过多也不可太少;外加剂选用要符合《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关规定,对不同外加剂进行分开储存,并做好标记。
        3.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是混凝土最主要的配置材料,水泥遇水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因此水泥水化热会影响到混凝土性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提高混凝土性能,施工单位尽量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来配置混凝土,例如:硅酸盐水泥,它遇水后产生的水化热较低,可有效避免因水化热对混凝土性能造成影响。此外,还需注意控制混凝土混合配比问题,确保混凝土的应用性能,以免出现变形问题。严格按照混凝土的配置流程操作,重视性能指标试验,确保混凝土各项性能满足施工要求,才能投入使用。运输对混凝土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运输中必须选择专业的运输车辆,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避免产生水泥浆流失、分层离析问题。

隔热保温措施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夏季应避免高温暴晒,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冻。
        3.3灌注和振捣控制
        混凝土施工中,灌注和振捣是两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这两个环节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进行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检查钢筋和模板的实际状况,从而保证其质量符合灌注施工的要求。如果采用逐层,逐块灌注还要对灌注高度进行控制。同时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时要尽可能的保证施工的延续性,减少间隔的时间,保证在前一个施工阶段的混凝土发生初凝前恢复灌注施工。对于工程中出现的大型梁体可以对其进行独立灌注,对于一些无法进行连续灌注的特殊位置,要科学的选择施工缝的位置。在进行灌注施工作业后,就要及时进入振捣作业阶段,通过振捣可以使混凝土均匀的分布在模板的各个空间位置。通常情况下都会采用机械振捣的方式进行施工。
        3.4接缝灌浆施工要点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为了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需要严格控制接缝灌浆施工。需要对接缝进行科学设置,提高缝隙的整体性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在对缝隙位置进行选择时,可以按照分段、分块施工的界限位置进行设置,可保证施工效率,防止出现重复性施工的情况。与此同时,在接缝灌浆施工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材料的整体性能进行控制,提高混凝土填充及防水质量。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接缝结构,必须进行有效的止水防渗施工作业。
        4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1水闸施工中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的施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水闸施工中出现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甚至会酿成巨大的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水闸施工的质量。在进行地基的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工程需求制定施工方案,施工部门要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细致的管控,如施工中的排水问题等等。水闸的底板施工非常重要,但是在进行这项施工之前,需要对进行混凝土垫层的施工,完成施工后,还要进行合理的养护,这样可以更好地起到保护地基的作用。在进行浇筑时,要对钢筋,模板进行检查,并将其进行固定,防止在施工过程中,钢筋和模板发生位移。
        4.2大坝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坝体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分缝分块技术、接缝灌浆管路系统布置,其中分缝分块技术在坝体施工中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坝体结构的稳定性,必须采取适宜的施工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即:通仓分块、纵缝分块、错缝分块。纵缝分块要求低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是一种最为简单的施工方式;错缝分块则适应于浇筑面积小的区域,但需要错开竖缝,并使错开高度和方向保持一致,该技术对温度的要求不高;通仓分块技术适用大面积浇筑区域,在浇筑中使用机械予以辅助,浇筑效率高,但该技术对必须要控制好温度。接缝灌浆必须合理掌握施工工艺及工序,全面提高施工水平,先要在接缝灌浆时树立好模块再灌浆,依据不同的管路系统选择不同的施工方式,重复式灌浆不会出现管路堵塞问题,还可以反复灌浆,提高灌浆的效果及建筑质量,但是这种方式对管材的消耗较大,不利于成本的控制。在实际施工中最主要的是管理施工工艺,避免发生坝体变形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多,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水利水电的建设效果,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莉莉.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珠江水运,2020,(07):45-46.
        [2]董治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169-170+188.
        [3]林虎.探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20,(23):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