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平台的构成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6期   作者:孙杰
[导读]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
        孙杰
        济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质量检验数据是反映工程建设质量最直观的资料,信息化是质检数据高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技术基础。本文从行业监管的角度,指出了信息技术在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验管理中的重要性;从信息平台、业务平台和移动平台分析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系统的建设内容和框架;详细阐述了该平台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总结了其实际应用效果和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平台;构成;应用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其质量问题决定了水利工程的效用能否有效发挥。因此,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作用,就要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提高质量检测的效率,以此提高工程的质量。
        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在最早我们对水利工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时,主要是依靠人工的方式。然而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就会导致在对水利工程中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误差。然而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系统的出现,就推动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因为通过网络系统,可以对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而且可以将各个管理系统联合起来,确保对于其中的信息可以进行共享,从而来保证了管理的效果,推动了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平台的构成
        主要包括基础层、数据层、支撑层、业务层、应用层五个层级。其中,基础层主要以江苏省的财务云、水利工程项目基础网络和物理感知系统等为基础;数据层主要负责系统数据的管理和存储,系统以一定的规则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管理,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支撑层包括身份的统一认证、GIS应用服务、业务流程管理等;业务层是水利建设工程的具体业务,包括项目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应用层是系统的具体应用单位,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
        3水利工程信息化存在问题
        3.1信息监测覆盖有限
        相较于庞大的工程数量,水利工程监测严重不足,监测站点在关键部位空间覆盖度不足,难以支撑流域区域科学决策需要。大多数中小型水库缺乏安全监测,小型水库监测几乎空白;中小型灌区缺乏用水监测,多数堤防基本没有监测。水库工程点位普遍缺乏自身位移、形变、视频监测,出库流量大多没有监测,下游河段更缺乏重要水域、生态敏感区的长期生态监测。
        3.2信息化设备的普及和利用效率不高
        目前,很多质量监管人员并没有对信息化设备的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根据工程质量监管需要配置充足的信息化设备,在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也普遍采用了传统的监管方式,而这种质量监管工作模式已逐渐满足不了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需要,不仅会对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效率带来影响,也容易在数据检测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误差,从而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留下安全隐患。
        3.3功能设计有待提升
        目前,国家水利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应用接近于信息查询,主要围绕水利工程最基本信息的上报汇总、基础查询、统计分析、图表展示。对工程运行管理而言,缺乏核心的重大工程运行和调度管理模块,实时展示、动态模拟、预报预警、综合决策等功能有待补充,社会服务功能基本没有,智能应用少之又少,与智慧化管理要求相差甚远。
        4信息化平台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运用
        4.1信息平台的运用
        作为水利工程企业和质检机构对外交流信息的平台,信息平台主要发布检测标准、新闻事件、工程案例、工程动态、联系方式、收费标准等信息。利用这个平台水利工程受托单位可以进行信息查询,达到信息的透明化,让广大客户产生充实的信赖感,积极主动参与到质检行为中来,不仅接受信息,也传播信息。当前,互联网网页、微信公众号等是信息平台的方式,促进了质检部门和客户的信息沟通。


        4.2业务平台
        质量检测信息化系统中的业务平台主要六个方面的功能,即检测合同信息、管理质量检测、管理检测收费、质量管理体系、系统维护、业务自动化。检测合同信息就是对水利工程企业所签订的合同进行录入和管理,包括委托单位的信息资料、工程项目信息、质量检测项目、合同结算信息、质量监测数据、质量检测收费等内容。管理质量检测是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检查,包括样品管理、检验管理、核查管理等,对质量检测结果进行打印、发放、归档等处理,实现信息数据的自动化收集和保存。管理检测收费主要是对委托单位的收费情况进行记录、统计、处理和查询等,业务平台可实现自动化生成账单,自动生成收款、汇款报表等,将账单信息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委托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是主要是对质量检测机构的审查、材料设备仪器的检查、施工技术管理等。系统维护主要是对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更新平台中的信息。业务自动化是实现自动化办公的重要手段,能够为质量检测机构提供工程的主要信息,以共享文件、手机短信、微信发布等形式,实现工程质量信息的共享。
        4.3移动平台应用
        4.3.1执法仪采集
        系统平台自动采集已经绑定的执法仪的视频,音频,照片和日志等数据。执法记录仪数据采集完成后可自动清空执法仪内已采集的数据信息。执法采集设备能自动删除超出存储期限的数据,在管理界面中设置下图为电子证据采集平台界面。
        4.3.2执法管理平台功能
        (1)实时视频,由现场安装的摄像头和4G移动传输组成。
        (2)指挥调度。利用无线视频传输/GPS北斗定位功能,做到可视化巡逻,可视化出警,使管理者实时了解执法现场情况,并可根据警情进行指挥调度。
        (3)轨迹回放。打开轨迹回放,进入轨迹回放界面,在左侧搜索栏里输入需要查看的设备轨迹相应信息,在获取某个设备的轨迹后,并不能清晰地体现其运动方向,可以使用动画播放的方式把设备的所有轨迹,从起点至终点,逐步演示出来。
        (4)电子围栏。电子围栏用于规划设备巡逻范围,当设备定位信息越过规划的区域时,系统会弹出围栏告警的警告,当设备某一地方长时间没有发生定位信息变更时,则会发生久坐报警。
        (5)文件管理。执法仪前端执法音视频文件可通过FTP上传至服务器中,服务器读取指定文件夹,将执法音视频文件呈现在文件管理界面,用户可以快速查询检索音频、视频、图像等的查询条件,并可以对这些资源进行网络播放,要可以将这些视频、音频、图像文件下载到电脑中。
        (6)报警报表。新建电子围栏时,需要设置久坐时长以及报警范围,当设备达到设定条件时,会产生报警信息,这类的报警信息可以在报警报表中查看。如需导出,也可以点击导出按钮将相关报表导出到电脑。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可以达到国家标准,需提高质量检测工作的效果与效率。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是质监部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方式,应提高质检队伍的专业技能,引进先进的质检设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田树斌.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8):100-101.
        [2]喻鑫,夏玉.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智能网络监控系统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23):112-113.
        [3]赵礼,张晔,谢慧,傅国强,倪立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平台实践——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水利,2020(08):53-55.
        [4]丰景春,张可,虞旭升,等.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智能化初探[J].江苏水利,2017(12):24-27,30.
        [5]水利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J].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