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畅
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 400000
摘要:新时代条件下,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层出不穷,而BIM技术在其中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增强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的发展情况。本文对BIM技术在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中的高效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分析,旨在为更多的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
前言:近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建筑工程行业蒸蒸日上,实现较好的效果,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充分满足社会大众对于建筑工程行业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加强环境保护政策要求的明确落实,更好的应对现代化背景下的挑战,应加强装配式绿色建筑工程的积极发展。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工程作为先进的建筑工程模式,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有助于推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提高重视,至关重要。为了增强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的施工建设水平,应增强BIM技术作用的充分发挥,改善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为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推动建筑企业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
1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
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模式不同,其可以直接将不同的施工项目,按照不同的部分特点分为相应的单位,然后将其分解成规定的标准尺寸,进行构件预制生产,完成构件预制后再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组合,以完成施工。其在发包方法上有着较大的差异,而且参与主体数量比较多。
2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中BIM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2.1有助于增强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资源的利用率
在新型装配式建筑初期的模型设计中,需要对建筑进行构件的分类,因而更好地进行预埋措施。所以,需要加强专业设计人员的合作,加强模型设计中不同类别构件与材料的分析和选择。BIM三维模型能帮助设计人员对装配式建筑设计相关的要素进行对比和模拟,利用信息化平台与技术进行模型构建,这能帮助人们对施工设计进行快速检查和修改,能为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同时,BIM技术还能对施工项目进行细致分析,借助模型构建与计划对建筑施工所需的资源进行细致的预判,这也能极大提升施工资源利用效率。
2.2有助于增强运营与维护阶段质量与能耗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监督和能耗管理,是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任务。同时,装配式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人们需要对建筑预制构件的分类、生产、储存等给予大量人力、物力,工作繁杂,容易出现差错。[2]在新型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加强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及时嵌入能细致分析构件信息的芯片,工作人员可以快速获取相关信息,并与正常的施工计划与要求进行对照,帮助人们分析建筑施工各种构件质量、位置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偏差,从而为质量维护与管理提供重要支持。同时,借助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分析,也能及时总结某一阶段内的能耗情况,及时发现资源消耗中存在的问题,为时间、成本的节约提供重要依据。
2.3降低区域内的环境污染
一般来说,装配式建筑各项施工工艺相对复杂,施工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较高,涉及的工作范围相对较广,在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中对BIM技术进行推广,能够帮助人们对施工过程和施工对象进行模拟仿真,在对周边环境和施工要求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地模拟预制构件吊装等施工过程,这能很好地推进装配式建筑和周边环境的融合,大幅减少建筑施工和使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低污染、低排放以及低消耗,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化水平,为区域内环境质量的保证提供重要支持。
3.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
3.1设计阶段中BIM技术的应用
为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本工程从设计开始,就运用了BIM技术对工程的形体详细分析,分别进行土建、机电、钢结构等形体建模。
先后经过参数化设计、可视化设计、造型与性能优化、多专业协调、碰撞检查、设计优化等阶段,从最初的概念模型到施工图的每一个预制构件,对每项参数都分别进行了细化与调整,将工程形体逐渐协调优化,使设计图纸完全体现了设计方案思路,更加符合业主要求,更趋合理、便于施工。建筑信息可视化:通过建立各相关建筑信息的三维模型,在项目施工前,完成对项目整体的虚拟演示,直观地反映出建筑效果,使土建专业与水电、消防等安装专业、参建方的沟通、协调、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更加直观、清晰、准确。专业协调:基于BIM的信息共享,一方面在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时,各专业在同一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可视化设计;另一方面同时协调建筑、结构、装饰、安装、钢结构等相关专业,运用BIM技术的碰撞检查功能,进行物理碰撞(硬碰撞)和规则碰撞(软碰撞)检查,并生成协调文件,大大改善设计,减少审核工作,更早发现错、漏、碰。
3.2生产制造阶段中BIM技术的应用
在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充分应用BIM技术,并结合RFID技术,将其植入于建筑工程中的预制构件中。RFID芯片中记录了预制构件的各项基本信息,如构件的尺寸大小、构件的材料种类、构件的安装位置等等,其作为预制构件的编码存在,能够提高各环节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BIM技术能够为预制构件的生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做好预制构件储存工作,保障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实现新型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零库存,避免预制构件出现损伤。
3.3建造阶段中BIM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在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建造阶段,有着较好的引用效果,其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有利于促进预制构件地库的优化,加强现场管理工作,规避找不到构件、或是构件使用不对的情况,可充分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预制构件进行动态化管理;二是可充分发挥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利用5D施工模拟来优化装配式绿色建筑施工方案,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保障其施工质量。基于BIM技术的3D模型,增加了资源维度和时间维度,有利于充分了解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资源消耗状况,把控整个施工过程,从而实施动态化管理。可及时发现装配饰建筑施工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3.4运营维护阶段中BIM技术的应用
在新型装配式建筑运营维护阶段,应当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作用,充分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情况,了解所有预制构件的真实状况,把控施工财务信息。可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可在物业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并将BIM软件与相关设备相连接,全面了解建筑物的各项参数,作出准确判断,从而制定正确的决策。BIM技术与RFTD技术的结合,有利于优化门禁系统,提高涉事管理水平;二是在装配式绿色建筑工程施工中,可利用BIM技术来完成拆除或扩建工程,以检测其结构的指标参数,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结构造成损伤,提高施工资源利用率。
结束语:
概而言之,绿色建筑的重要特征就是确保稳定性,将BIM技术广泛运用到绿色建筑的设计中,有利于节能环保观念的贯彻落实,将BIM技术应用到绿色建筑中,加强设计方案的优化性,为工程整体质量提供保障,提高作业的实施效率,对于装配式绿色建筑具有积极作用,将BIM技术运用到装配式绿色建筑中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姜腾腾.绿色建筑背景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机制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8,7(02):56-60+100.
[2]王世建.绿色建筑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4):66-67.
[3]方鸿强.装配式钢结构绿色集成建筑产业化与市场化[J].江苏建材,2019(03):53-55.
[4]余括.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应用研究[J].铁路技术创新,2019(04):116-119.
[5]廖尚佳.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5):94-95.
[6]陈会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IPD管理模式探析[J].山西建筑,2020,46(09):158-160.
[7]杨丹萍,杨净潭.BIM技术与RFID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探究[J].建筑与预算,202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