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5期(中)   作者:潘锐
[导读] 目前,我国的现浇混凝土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
        潘锐
        南昌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江西省南昌市     330096
        摘要:目前,我国的现浇混凝土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成熟,社会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逐年提升。在此情形下,房屋建筑相关人员对房屋建筑施工全过程以 及相关技术进行全面的分析,目的是进一步提升相关技术的应用。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组成 部分正逐渐被重视,其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以及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创新。我国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离不开建筑业强有力支持,建筑业已成为重大国民经济产业支柱之一,随着国家持续深入打造质量型经济,房屋建筑工程大规模进行密集建设,混凝土产生裂缝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焦点,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问题直接影响到结构主体的耐久性、安全性。因此,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控制混凝土裂缝是施工单位必须面对的主要任务之一。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混凝土在施工难度、性能、 体积方面与一般混凝土有着较大区别,归结起来主要有以 下三点:(1)体积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顾名思义,与普通形式的混 凝土结构进行比较,在厚度与体积方面会大得多。(2)连续性要求高 要保证混凝土结构避免出现不齐全或者分裂现象,在 浇灌时不能间隔,必须保证其连续性。而大体积混凝土对 此方面的要求则更高,比如在浇灌时间、浇灌速度等方面 都有着一定的规定。(3)防渗性要求高 大体积混凝土有着使用量大、结构表面易出现裂缝、断面多等特点。而大体积混凝土一般用于地面以下或者工 程基础结构部分,但是地下环境通常比较潮湿,混凝土在 此环境下会发生水化,并释放水化热,产生较大温度应力 与收缩应力,致使混凝土表面开裂,随着裂缝的逐渐变大, 混凝土的耐久性、整体性以及防渗性都会不断降低,房屋 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工程施工时必 须在防渗性方面做好对应措施。
        2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1原料导致的混凝土质量问题
        就当前社会发展形式来讲,一些建筑公司为混凝土运输便利及运用便捷,均利用商品混凝土,并用在实际建筑施工中。鉴于运输时间长、运输距离远,致使出现商品混凝土变稀及混凝土水灰比变高等状况,这时混凝土质量便会得不到保证。由于混凝土比例有所变化,所以很难保证混凝土正常质量。倘若混凝土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实施搅拌时,可能会存在粗、细集料自身的含泥量过大问题,进而造成清洗程度不够等问题,影响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建筑需求。此外,倘若粗集料级配系数不符合相应标准,混凝土中原料配比欠缺精确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水泥浆不足而产生现场混凝土构件呈现马蜂窝状态,此等混凝土构造的强度将会大大降低,严重的还会导致其他质量问题。
        2.2施工工艺造成的混凝土问题
        其一,模板工程存在的问题。就混凝土施工来讲,在混凝土浇筑前,模板组合安装工作特别严格且精密。但在具体施工期间,建筑模板的拆卸与安装的防护方案设计严重匮乏。因此,在房屋建筑实际施工中,模板的合模、制作、拼装等精准度均不足,进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会发生开裂、变形等问题,此类问题均有可能致使混凝土浇筑出来的构件发生质量问题。比如存有蜂窝麻面、漏浆、变形等问题,如此便会令混凝土失去了其特性。其二,养护技术造成的问题。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该对混凝土实施一定规范的养护工作。

此环节主要是为实现对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以此降低混凝土自身内外温度差,进而达到对混凝土抗力的需求。浇筑后还应该把混凝土用塑料布覆盖,若冬天来临时还应该再加个防寒覆盖毡,对混凝土做好保湿及保温工作,以防混凝土表层因失水等发生裂痕,另外还应该设置隔热层,确保对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实施成效的温控。
        3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控制措施
        3.1强化施工材料的控制
        (1)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对所使用到的材料加以管理和控制,无论是材料的技术选择,还是性能等方面均需技术探讨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来进行实施和使用;同时,还需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对所使用的材料加以调整和优化,尽可能避免由于材料问题而引发裂缝。(2)当材料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施工单位还需进一步强化材料的控制,尤其是对骨料、水泥等的配置应当具备科学合理性。(3)强化外加剂的使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的使用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来添加一定量的外加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材料质量,确保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尽可能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3.2强化混凝土施工设计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讲,施工作业人员在对混凝土施工进行设计时,应当结合当地气候、地质等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对混凝配合比加以选择,不断提升整体工程抗应力的平衡性。与此同时,在具体的施工时,还需对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加以选择,确保其完全满足工程设计施工的实际要求和规范,有效地避免由于其厚度过大而发生裂缝问题。此外,在具体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还需科学合理地设置一定的后浇带及伸缩缝,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增强整体混凝土结构,使其水化热的散热范围得以进一步扩大,从而有效地避免由于混凝土内部结构温差过大而发生裂缝问题。
        3.3强化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1)在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需与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而对其塌落度与入模温度进行全面有效地测量。与此同时,相关施工作业人员还应当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强化振捣作业,需确保其振捣均匀密实,且厚度与相应标准要求相符。(2)对于混凝土的运输来讲,需使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对其拌合料进行运送,尽可能降低在这一过程中水分的流失率。(3)在具体浇筑时,有关人员需运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以确保混凝土在凝结前完成所有的浇筑作业。(4)当完成部分振捣作业时,需将振动棒抽出,以免振动棒与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以及预埋件等发生碰撞。(5)使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对裂缝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理。当混凝土发生裂缝时,会对整体工程的刚度、整体性等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采取先进的技术加以控制。如可以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进而选用与之相适当的技术对施工裂缝加以处理。
        3.4强化冷却管的降温处理
        在进行冷却管降温施工过程中,需先将冷却管铺设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以便更好地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加以控制,当其内部完成循环冷却以后方可展开进一步的施工作业。而当冷却管降温作业时,还需严格按照好冷却管路内的水量;且当混凝土发生初步凝结以后,施工作业人员还需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有关要求和规范落实好相关养护工作。
        结语
        在建筑工程当中,混凝土出现裂缝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有着3个原因:温度因素、原材料质量与配比因素以及施工环节不当的因素。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施工的组织应当格外注意这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混凝土裂缝现象出现的频率,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欣,陈琦.港口码头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河南建材,2018(3):187-188.
        [2]张瑾.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控措施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10):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