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佳
身份证号:2301221992****1921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现阶段,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市政道路备受关注,并已获得极大发展。尽管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愈加成熟,尤其是在沥青路面施工方面,但受诸多因素影响,沥青路面质量问题难以避免,甚至影响到市容市貌及居民生活。为此,需给予沥青路面施工更多关注,逐步完善相应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市政工程事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沥青路面作为一种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广泛采用的高级路面,其具有经久耐用、方透水以及路面平整少尘等应用优势特征。当施工单位在采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时,要注重加强对施工人员规范操作的监督管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设计出最佳的施工技术方案,确保能够充分保障市场工程的沥青路面施工建设质量。
1 市政工程沥青施工中的难点
沥青路面的各项性能指标特别复杂,沥青在不同施工条件下必须选用不同沥青材料才能保证施工质量。而且沥青在应用过程中还有可能受到很多外界因素干扰。沥青施工时的主要难点如下。第一,干扰性。能够影响到沥青材料性能的外界因素有很多,例如施工人员、沥青材料质量、施工设备等因素都可以导致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下降,在多种影响因素同时影响下,还会令沥青路面的质量问题突出得更加明显。在沥青施工阶段,各种干扰因素会使得管理难度上升,因此想要在施工期间对沥青质量进行控制,就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适当调整沥青施工管理方法,并对可能出现的沥青施工问题提前做好准备,确保问题发生后能够及时进行补救。第二,模糊性。在多种影响因素下,沥青路面施工很难判断导致问题发生的主、次要因素,这就导致难以针对性地开展补救措施。在分析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时,只有对质量问题的判断足够准确,才能使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满足施工要求。第三,实时性,在沥青路面施工时,为了提升沥青施工效率,需要采用机械化施工。在施工期间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则要在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如果无法及时处理完成,就会导致沥青路面质量问题扩大。所以沥青施工阶段必须着重考虑实时性,通过提升对材料、施工的排查力度能够保证在质量问题出现时及时发现并解决。
2 重要意义
沥青路面实质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建筑的各种类型路面,该种路面用料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中。与其他路面施工材料相比较,沥青路面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与低温抗裂性,能够保障来往行驶车辆的轮胎不会对沥青路面产生过大的磨损度,最大程度延长市政道路路面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具有路面平整、抗压性强、韧性高等特点,施工人员无需对其进行设置伸缩缝,能够有效提升对来往车辆轮胎的抓地力,避免车辆频繁出现轮胎打滑现象,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相较于其他路面,沥青路面通常不会产生过大的风噪声,能够适应那种稳定性偏差的施工路基环境。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通过运用沥青路面还有利于降低后期路面的维护管理成本费用,沥青路面的整体施工养护周期较短,无需投入大量人力与时间进行路面养护。因此,沥青路面的投资建设往往能够帮助施工企业与政府单位创造出更多社会经济效益,其可以进行循环再生使用,避免消耗掉大量的材料物资,能够促进我国生态环保型社会建设和谐稳定的发展。
3 施工技术主要内容
3.1 施工前期工作
市政工程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体系,所以其路面施工本身便是特殊性与复杂性并存。
在正式施工前,工作人员应该提前从多角度着手,以此来对施工期间可能面对的问题开展研究,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施工准备工作的核心目的就是为沥青路面的后续施工创造条件。所以工作人员能够结合施工环境与实际需求来准备沥青混合料以及各种施工设备。在对混合料进行调配时,需要在配制完成之后对混合料的性能参数进行检验与分析,然后结合路面实际情况来确定沥青混合料是否满足沥青路面的实际要求。在试验阶段,如果发现混合料性能不足,则要对其配比进行优化,直到混合料经过检测能够满足施工所需,方能正式投入使用。除此之外,在沥青路面施工前,还应该对路面进行处理,只有将下层完全处理干净,才能够保证沥青材料铺设完毕后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3.2 沥青混合料拌制
沥青混合料是在拌和楼中完成的,拌和楼具有计量系统和温控系统,能精准控制配合比和控制温度。在拌和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以及要求进行,严禁按照个人意愿操作,以避免出现事故或者混合料不达标。首先,要做好混合料的配比控制,按照施工比例混合,不得随意更改。其次,控制搅拌过程温度,拌和时沥青控制在160~170摄氏度之间,矿粉、矿料的温度保持在175~190摄氏度之间,出料温度控制在155~170摄氏度之间。在搅拌的过程中还要对拌料进行抽样检查,不能出现结块或者粗细不一的现象,搅拌完成后要将拌料放置在干燥的位置。若在拌合环节中产生施工流程偏差,便会导致施工材料的无谓耗费,导致施工投入增高。为此,在施工期间要尽量降低失误的频次,同时为了保障施工质量,要严格控制搅拌的时间和温度,确保配合比达到施工要求,从而为保障施工质量提供基础。
3.3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做好试验工作,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选取一段典型路段作为试验进行试铺筑。在进行全面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面层铺筑前,需要对现场进行勘察,做好公路基层路面厚度和密实度的审查工作,确保路面基层没有其他的杂物,如果基层出现坑槽或者较为松散,一定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理。为了更好地保持路面面层和基层之间的粘结,需要在面层铺筑前的4~8 h在路面基层表面铺上一层透层沥青,通常每米的使用量为1~1.2 kg。如果是处理旧的沥青路面,需要注意在铺筑沥青路面之前,在表层铺一层沥青粘层。在摊铺时需要注意摊铺均匀并且做好捣实工作。在混凝土摊铺过程中,主要选择雪橇式摊铺控制技术来控制厚度、保证平整度符合要求。另外在摊铺施工时为了控制路面离析、波浪等不良情况,还需要合理地使用防粘结剂、薄层隔离剂等,保证沥青摊铺的质量,注意施工的连续性,严禁施工时产生突然停工的问题。
3.4 路面压实
当施工队伍在结束完市政工程沥青路面的摊铺施工操作后,就必须安排施工人员展开科学压实作业。在沥青路面压实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要科学运用专业的密度仪设备有效检测出沥青路面的实际压实情况,确保其压实度和平滑度能够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当施工人员发现某个区域存在着异常数据信息情况后,就必须及时展开调查分析,并共同商议解决方案进行处理,充分保障沥青路面压实工作质量。在沥青路面压实施工期间需要较高的温度,该温度要与沥青温度计路面摊铺厚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施工人员在进行反复试压后才能够科学有效明确。在路面终压环节中,施工人员通常要操控专业双轮钢筒式的压路机展开压实作业,进一步巩固沥青路面的压实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控制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为了充分保障市政工程沥青路面的施工整体效果,有关单位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技术控制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吕卫勃,张杰,雷蓬辉.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18(01):138-139.
[2] 黄文达 . 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施工技术探析 [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