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易筑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515000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人们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在植物配置原则的指导下,运用植物景观设计方法,营造个性鲜明的植物景观将成为未来植物景观的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对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发展及现存问题以及乡村振兴中园林景观设计研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景观设计;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1 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发展及现存问题
园林景观的营造历史悠久,在我国古代就有通过植物来营造景观,展现主人的胸怀抱负,从而赋予植物意境美,但大部分景观中,植物只有绿化的作用。真正重视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始于1980年代,我国开始重视园林建设,培养专业人才,从而诞生了园林设计与植物相关的理论,如种植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等基本理论。直到21世纪开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新型概念,又与生态学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从而产生了生态园林、植物景观等新概念。目前,我国对于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有较为成熟的指导理论与研究方法,各地的植物景观优秀案例层出不穷;但大部分景观还是跳不出原有的限制,缺乏创新,加上对园林景观的需求日益增多,导致植物景观单一化,缺乏特色,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甚至有的设计者太过理想化,只追求美观而忽略了植物自身的特性,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植物生长不良,影响植物景观整体的效果。
2 乡村振兴中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2.1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当中不仅要考虑有关基础设施以及植物的基本要求,还需要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全过程当中充分应用生态规划理念的设计。首先,相关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分析生态环境在当地的长远发展,然后找出当地生态环境资源的应用价值并充分利用,将生态资源的利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节约资源与绿色环保的理念并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有效降低园林景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比如,在开发场地有效利用原有的植物,降低运输的成本;有效开发场地本身具有的建筑设施以及新功能,从而有效降低资源浪费的现象;优化当地水资源的配置,有效实现水体循环净化的效果,充分利用自然水的循环利用,有效减少水体资源的浪费现象。
2.2 生态种植
在生态理念规划当中,生态种植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植物对于地区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也与当地生态环境的标准要求相符合,实现了植物与地理环境的有效结合,为植物的良好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在园林景观建设当中,生态栽培技术充分展现了生态理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在园林种植中,应当尽可能选取可以再生的植物资源,以满足后期就地取材,从而提高植物对地区的适应能力,循环利用本土植物,还能够进一步实现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尽可能选择本土植物与可再生的植物类型。如果是外来植物,应选择适应能力较强且生存率较高的植物。在实际种植当中,应当将外来的植物与本地植物进行科学合理搭配,进而保证植株能够顺利生长,充分体现出植物的生态效益,从而有效降低植物栽培的成本投入。(2)在进行生态种植过程中,应当将植被的多样化充分展示出来,可以进行混合搭配,从而提高不同植株的适应性,将园林景观植物栽培整体协调性发挥出来,有效满足园林景观设计多样化的需求。
(3)科学选择植物的种类是生态栽培的一项重点内容,对园林景观的协调性有一定提高作用,同时也提升了植物对地区的适应性,从而有效实现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目标。
生态栽培应当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原则。
和谐平衡主要表现在对园林景观植物选取过程中,应当仔细衡量生物类和植物相互间的联系与关系,并选取适合本地区地理环境因素的植株。协调性主要表现在选取以及栽培园林景观植物时,应当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因素,还应当保证不同植物品种之间能够协调生长,从而保证栽培完成后的园林景观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2.3 坚持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整体相适应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所展现的不是景观,而是城市。针对园林景观与城市整体相适应的问题,设计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多方的尝试。例如,在着色方向上,设计工作人员应当打破原始的景观绿色固有思维,要充分意识到城市是多元化的,城市景观的构成元素也是多元的。所以,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景观配色上也不应该仅局限于一种。利用花卉、植被、亭台、楼阁等不同景观的色彩元素,借鉴设计行业的着色设计模板,设计工作人员可以进行科学的成色搭配和组合,满足人们视觉心理需要。同时,结合城市整体性进行考虑,例如,廊亭、池柱等景观设计是否符合城市特点,是否与城市着色相协调,是否能在不同的天气环境中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提高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整体相适应的可行性。
2.4 坚持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工作创新相适应
时代的发展带动着城市化的进步,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意识,思维意识的更新促进了人们认识事物能力的提升。从而人们的审美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相对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而言,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审美水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设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景观设计模式,实地考察不同城市中优秀的城市园林景观作品,分析其景观设计的设计原理、选材用料、元素搭配、整体组合等,丰富园林景观设计认知,尝试新的景观设计建设,推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工作创新相适应。
2.5 组合植物景观
不同的植物都有不同的特点,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植物,营造植物景观。在一定的景观空间范围内,植物配置要协调,与环境相符。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充分考虑到植物的时序变化,同时植物景观的远景多为高大树木,近景则多为小灌木或低矮乔木,较远景而言,近景植物更侧重观赏性,但整体色彩和种类不宜过多,有主次之分,富有变化才不会太过单一。还可以结合地形的起伏多变配以不同的植物,使整个植物景观更富有空间感。
2.6 孤赏植物景观
植物作孤赏景观也是较为常见的,作为孤赏的植物其观赏特点往往较为突出。常用的孤赏植物或是冠大荫浓、冠形优美,如臭椿、垂柳等;或是枝干优美独特,如山桃、白皮松等;或是花朵艳丽、花香四溢,如山茶、玉兰等;还可以观赏叶的独特,如银杏、槭树科植物等。孤赏树往往需要较为开阔的观赏空间,常以草皮为底,分支点较低的低矮乔灌木为背景植物来衬托,且不宜种植在中心位置,往往种植于偏移中心的位置。也有孤赏树用于强调出入口种植于出入口旁的,较为醒目。
3 结束语
综合而言,就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仍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但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必须承认,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在设计中存在诸多不足,但发展速度迅猛,并不断地有新生力量涌进,为园林景观设计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同时,我国设计工作人员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促进了我国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尤健安,闫晓云,于爱波,许昊,杨洋.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农机,2021(01):49-50.
[2]于爱波,张鸿翎,尤健安,杨洋,许昊.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研究[J].现代农机,2021(01):52-53.
[3]杨洋,白恒勤,许昊,于爱波,尤健安,王彦龙.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J].现代农机,2021(0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