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千涵
江苏省扬州市明月幼儿园万科分园 225000
【摘要】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幼儿的成长是离不开环境的,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对幼儿的能力与情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参与环境创设有非常多的益处。
【关键词】环境创设、以幼儿为本、积极参与、益处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到底什么是幼儿园的环境呢?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就像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更是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就如老人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也主要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还有我们小时候都会学到的《孟母三迁》这个故事也一样,讲到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说明了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实在我参加工作以前,包括在不同的幼儿园实习的时候,看到老师们会有很多环境布置的东西要做。我产生过这样的疑问,老师为什么要费尽心思的制作各种环境。包括区域环境、自然角、幼儿园外走廊的一些环境等等。难道孩子们会认真去看,去仔细观察,能从中学到一些什么吗?但是在进入工作以后,我发现幼儿真的会仔细观察,我们幼儿园有一层的走廊外有五个板块,五块板子上的内容都是围绕“我的祖国”来做的,有中国地图、天安门、少数民族、高铁等等一些我国的特色及传统文化,我们每天中午带着幼儿散步的时候都会看到。有的幼儿就指着天安门的照片问:“老师,这是哪里啊?”也有的会指着穿着少数民族衣服的玩偶问:“老师,他们为什么穿这样的衣服啊?”等等很多问题。原来,他们每次路过的时候都有在看在观察。当老师解答了他们的问题以后,他们就了解了一个新的知识。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当然,环境的创设是为了幼儿的,应当以幼儿为本,要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并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以及是幼儿感兴趣的。现在很多老师在进行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时有这样的误区,如:认为幼儿年龄比较小,不会做事,做出来的东西不好看,与其让他们参与环境的创设,还不如老师直接创设来得省事并且能保证质量和美观。其实这是一种很片面的理解,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对幼儿的能力与情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的让孩子参与环境创设有哪些益处。
一、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
之前在班里也尝试过让幼儿参与到区域环境创设中来,我们班的主题是“社区”。首先让幼儿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去了解了社区里面有什么,来园后大家一起讨论,最后决定下来是医院、超市、照相馆、银行,小区。在确定好内容以后,大家着手开始去制作,在制作前,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呢?需要在区域中玩什么与主题有关的游戏呢?需要怎样布置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及解决都充分地调动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
二、培养幼儿的美感及动手能力
幼儿在自己动手制作时,需要用什么样的颜色呢?怎么样摆放才好看呢?这些问题幼儿在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中,幼儿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同时因为是幼儿自己的想法,那么在制作时,幼儿愿意大胆地尝试,动手去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以及提高了幼儿动手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
当幼儿在共同完成区域游戏的制作工作时,幼儿会各抒己见,然后再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选择,接着进行任务分配,大家共同完成。在制作医院这部分时,孩子们自觉进行自己的任务,有的画画、有的剪纸粘贴、有的准备医院用品等等。在这种合作完成同一件事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四、调动幼儿观察的积极性及责任心
就拿前段时间来说,我们幼儿园开始制作自然角,大班幼儿每个人都需要一本观察记录本来记录自己的植物的生长过程,在这里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班当时是请家长帮助幼儿种大蒜、洋葱等植物带来幼儿园的,后来在询问了一些幼儿后发现,很多家长都是自己弄完,然后直接让幼儿带来幼儿园的没有让幼儿自己动手去种,当然,也有一些幼儿是真的自己动手去种的。这也导致在后来需要幼儿观察记录的时候,那些没有自己动手种的幼儿,根本没有主动观察和记录的意识,每次都要老师的提醒下,才会去观察记录。而有些幼儿每天早上来了幼儿园,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一看自己种的植物长大了多少,给它浇浇水,然后记录下来。因为是自己动手种的,幼儿会产生一种责任心,这个植物是他自己种的,要照顾好它,所以孩子们每天会主动想到要浇水并记录。并且也使幼儿有了观察的动力和积极性,在观察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还能提高幼儿观察记录的水平。
那么作为教师,又该如何让幼儿主动积极参与环境创设呢?首先,教师要学会放手,给幼儿充足的机会参与其中。通常在区域游戏创设中,都是教师全部制作好以后,给幼儿玩,幼儿在其中一直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而不是游戏的主人,我们应当遵循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凡是儿童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其次,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引导,以及教师对幼儿的鼓励,教师的引导与鼓励支持才能使幼儿持久地参与。多多鼓励才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能大胆的现象及创作。当然,幼儿在积极参与的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要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