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玲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西中心小学 514300
摘要: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班主任应该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小学生明确他们的义务,敢于承担他们的责任。德育工作中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小学班主任要发挥“爱”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用爱贴近小学生的情感,塑造小学生的美好心灵。
关键词:爱;小学生;德育工作。
德育教育是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班主任的责任和目标就是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班主任经常跟小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要求小学生依照传统的思想模式,去判断事情的对错。这样教学模式,使小学班主任忽略了小学生的主体性,每一个小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我思维、具有自我个性。小学班主任要贯彻新时代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情感变化,不仅要摆事实、讲道理,还要用爱触动小学生的心灵,让小学生通过爱的关怀,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感化、熏陶并塑造小学生的心灵。
一、 爱是一种责任
爱是一种责任,小学生在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上存在着差异,针对性地对每个小学生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对其进行品德培养是小学班主任的责任;努力发现小学生的内在潜力并相信小学生是小学班主任的责任;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和力量来源,是温暖的阳光,要把爱融入德育教育。爱会使小学班主任理解、爱护学生,会使小学班主任全心全意地为小学生们无私奉献,会使小学班主任理解小学生的迷茫与困惑,会使班主任信任学生、支持学生,帮助小学生塑造起强大的自信心与行动力。近代教育家夏丐敦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小学班主任要为人师表,让小学生把自己作为行为的模范;要把爱融进与小学生的交流中,与其创立协调友爱、同等互助的友好师生关系。例如:小学班主任要想学生养成一个优良的性格,小学班主任就要身先士卒,多在小学生面前表现出优良的性格,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因此,小学生会受到班主任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首要前提,积极向上的影响必定是一位以身作则的班主任给小学生带来的,小学生在班主任发挥带头领导作用的培养下,也会愈来愈好。
二、 要用爱贴近小学生的心灵
许多老师都认为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小学生交流沟通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我认为小学生异常丰富的想象力是因为他们单纯的心灵,他们缺少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小学班主任要用爱贴近小学生的心灵,肯定小学生对世界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抓住时机进行正确的引导;小学班主任要为小学生营造爱的氛围,要把用爱交流作为与小学生沟通的宗旨;小学班主任要从小学生的视角出发,用爱去接近小学生的内心。只有用爱和小学生相处,才能使小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与爱护,才能使小学生对班主任敞开心扉,从而对其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给学生营造一种班主任就是他们的大哥哥或者大姐姐的感觉,使他们心甘情愿和班主任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他们不仅在课上积极认真,而且在课后也能够与班主任积极交流。小学班主任要通过这种交流构建起与小学生的心灵桥梁,使小学生感受到爱并学会爱,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扎根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真正走进小学生的心灵。
三、 要用爱塑造小学生美好的心灵
小学班主任的爱是用情感进行教育的,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用爱来塑造,爱是帮助小学班主任和小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班主任要使小学生经常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爱,小学生只有感受到爱,才能积极主动的接近自己的班主任,从而接受班主任向他们传授的科学知识和道德观念。在新时代的教育下,小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全面能力培养受到高度重视,而决定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的则是老师、家长的奖励等外在因素。因此,要让小学生感触到班主任的激励,使其有学习的动力。例如,小学班主任要奖惩有度地进行班级管理,既严厉对待小学生的错误,还要适时地给予小学生的关爱,时刻注意小学生的情感变化,让小学生充分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与爱护,使小学生真正地放下他们的包袱,真正地去相信班主任。只有在他们全心全意地相信班主任的基础上,德育教育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让小学生充分感受班主任的爱,是有效推动小学生健康发展、不断进步的前提条件。小学班主任对小学生的爱在德育教育中具有极端重要性,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爱的学习氛围,小学班主任的爱是其中最重要的条件。
四、要用爱国主义精神丰富小学生的心灵
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培育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既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又是丰富小学生心灵的关键环节。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拥有自我思维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就需要班主任在小学生面前多加宣扬爱国主义,尤其是在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宣传,这样会使学生处在爱国的良好氛围之中,从而逐渐培养起小学生的爱国精神。例如:小学班主任可以开设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召开之前,先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和班级板报,让小学生对爱国主义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在班会召开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激励小学生进行讲话发言,使小学生自己说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办法和其对爱国主义的相关看法。在班会召开之后,班主任要让学生们写一份与爱国主义有关的会后感想,以此来加深小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思考。通过主题班会的召开,即使小学生对爱国主义有了深度的了解,也能培养起爱国主义精神,达到丰富小学生心灵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而“爱”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爱”是小学班主任对小学生的一种责任,小学班主任不仅要用“爱”贴近小学生的心灵,还要用“爱”塑造小学生的心灵。小学班主任要了解小学生的真实心理思想状态,用“爱”获得小学生的认可与信任,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从而使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卢红芳.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08):165-166.
[2]魏文兰.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0(08):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