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霞
衡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学区管理委员会 河北 衡水 05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深入,其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也成为了教育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其深深的影响着教学目标,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在很多的教学方式中,合作学习十分明显,本文就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
面对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带来的挑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呈现新的面貌,如何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和理解知识,并应用到实处,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主要考量的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朗读的方式局限性较大,学生阅读兴趣不高,不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记忆。而合作学习法的应用,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分为多个小组,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和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法应用研究,可以为后续实际教学提供指导。
一、合作学习的概述
合作学习指的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班级人数和个体差异等方面,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使得学生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进步和提高。这种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多小学语文老师的认可,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被广泛的运用。取这种教学方式,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分享意识和团队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由很大的价值和意义。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即教学层面和学生层面。从教学层面来看,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够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空间。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辅导的教学方式,是符合国家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得教学不是填鸭式的教学,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从学生层面来看,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的课程中,有利于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情况布置一些小组作业,能够使得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提高,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避免学生行成路径依赖,即当出现问题时,由于习惯性的原因,首先就去寻求老师的帮助。路径依赖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也可能会磨灭学生探求未知的欲望。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会自己思考,并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在小组成员中探讨,提高了学生们的小组合作能力。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一)考虑差异,进行合理的分组
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是合作学习模式良好运行的基础。在小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实际阅读水平等多方面出发,在对所有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组,使各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相互促进和相互帮助,实现组内的互补。同时,为了进一步帮助分组的公平、合理,教师亦可在分组时引导学生们自行分配组内工作和制订组内规定,促使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有效发挥,让班级的整体语文阅读能力得到良好提升。例如,在学期始或学期中等节点,教师可以在充分考虑了全班学生阅读能力或水平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分组。首先,教师可以将阅读能力较为优秀的学生与阅读能力欠缺的学生分为一组,或者,将性格活泼的学生与性格内向的学生分为一组,以此来实现组内学习的互相帮助和互相促进。然后,针对组内编制,教师可每组分配5人,让各组自行商议并制订组内规定,同时,组内学生选举出一名组长,来对平时的小组阅读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汇报,保证合作学习模式良好地运行。
(二)营造合作的氛围,促进学生合作
有一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能够适用,在教育教学方面也同样适用,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会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所以教师就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阅读教学的更好展开。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就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就要努力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另外,教师能否与学生进行广泛的沟通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为学生制造一些趣味性的阅读元素,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阅读氛围,学生在这一氛围下学习,其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会增加。例如,在课文《夸父逐日》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在全文阅读之后,对这个传说故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夸父很喜欢光明,就要想去追赶太阳,最后死在了路上。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夸父这种徒劳无功的行为是可取的吗?你是如何看待的?快在小组讨论中都说说吧!”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有赞成也有反对的,此时就可以开展小组辩论,这样的课堂阅读氛围就会立刻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展。
(三)全班交流,引导合作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生长发育期,对外界的事物认识不完全,因此在阅读时可能会出现流水阅读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们会缺失阅读语文文章的兴趣,最终与理想的教学效果背道而驰。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能够推动学生的交流合作,让学生阅读思维顺利打开。教师可以在全班交流汇报中对于学生的阅读感想及时进行点评,提出意见,为学生们合作阅读形式提出一定的要求,教师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阅读主题的图片,突出交流主题,以此来更好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在学生们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快速阅读,理清文章的结构。之后,教师为学生们举行交流汇报的环节,将学生们先分为男生组女生组,让男生组朗读热血沸腾的文章片段,女生组朗读描写敌人的片段,学生们在朗读课文的时候会关注不同的感情色彩。当学生们热情高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狼牙山风景图,告诉学生阅读的主题分别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五部分,学生们在班级内开展汇报交流,大家学习的很认真,讨论也很激烈。小组合作理清文章脉络,在汇报交流中说出五壮士包括哪些?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的?五壮士的英雄品质有哪些?这样的阅读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文章,启发了学生合理想象,开发了学生们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推动合作学习的开展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需要与合作学习有机地统一起来。只有在评价中,渗透现代化的思想,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确保合作学习的全面落实。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组织不同的课堂评价,实现与合作学习的融合,对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公正的评价,适当地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留下深刻的印象,多角度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取更大的进步。比如在进行《太阳是大家的》这篇课文的阅读中,可以采用小组成员间的互评活动,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文章的阅读、朗读,并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客观的评价,挑选出最优秀的成员,综合性地评价他的阅读方法,并给予表扬,可以专门设立“进步奖”,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正确评价,鼓足学生参与阅读的信心,使其更愿意参与到阅读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合作质量。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率,积极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姚虹.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探究[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教育理论研究(第八辑).重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姚晓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北京:《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5.
作者简介:丁文霞(1980.11.18),女,汉族,河北衡水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
【本文系衡水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立项一般课题《农村寄宿制小学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