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6期   作者:谭国祥
[导读] 古诗词创作的作者一般都是成年人,他们依据自己的经历和情绪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但是学习古诗词的小学生都是少年,他们在理解上难免会有一些难度,很难真正走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因而古诗词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谭国祥
        云南省文山州 砚山县平远镇蒲草小学  663101
        摘要:古诗词创作的作者一般都是成年人,他们依据自己的经历和情绪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但是学习古诗词的小学生都是少年,他们在理解上难免会有一些难度,很难真正走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因而古诗词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立足古诗词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的诗词理解为目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古诗词在我国宝贵的文化财产,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工作存在些许不足,导致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并没有展现突出的效果。第一点,学习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与学习效果有着较大的关联,有些老师在讲解古诗词知识时会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利用这种方式的弊端比较明显,学生只能从老师讲解的只言片语中了解相关的古诗词含义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目标并未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最后致使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一知半解,达不到通透的效果,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半点帮助,反而会形成阻碍。我任小学语文教师多年,一直非常注重古诗词的教学,在此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下仅将自己的所得归纳如下。
        一、介绍背景,引入情境
        就小学生来说,当他们在朗读一首古诗词时,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其中的文字、意境与韵律的美的,但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含义对于他们来说则是模糊不清的。在学生还没有接受小学教育之前,已经从幼儿园、父母,或者其他渠道接触过,并背诵过一些诗词了,但都只是基于背诵而非理解。在小学阶段,除了背诵之外,对古诗内容和意境的深入理解变得重要。因而,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就背景进行简要的介绍。
        比如,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来说,在带领学生认识了生字并朗读几遍之后,应该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和特点,我在课前给他们布置了预习任务,了解本诗的作者,并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讲述其生平。对于五年级小学生来说,了解这些就已经足够了,过多的内容他们也难以形成记忆。此外,对景物的透析也是解读一首诗的关键,作者写的景物有“三万里河”和“五千仞岳”。这里的“河”指黄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发源于我国青海省,由西往东,最后在山东注入渤海。“三万里”是真实的数字吗的?是呀,“三万里”不是实指,是为了突出黄河的长。在背诵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作者的生平与诗中描绘的景象,使他们记忆的更加深刻。


        二、以疑促思,探究情境
        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学生要带着疑问,自主的去探索未知,只有这样才能进步。新课改后倡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也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能够发挥自身的主题地位。在古诗词教学时,要注意问题的设计,要根据诗句的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从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出示注释与相关图片,这是怎样的地方?(遥远、荒凉……)②出示书上插图,看到了什么?(层层浓云笼罩在山头)。戍边将士在这样的环境下战斗、生活,你认为这样的生活怎样?(艰苦、孤寂……)学生齐读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什么意思?通过这个问题抓重点词语引导学生领悟诗意,感受战士们的决心。这几个问题看起来难度很高,让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模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诗词的感悟和理解。
        三、音乐生情,渲染情境
        音乐是打动学生轻松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用音乐表达清晰的形象,进一步渲染意境,将音乐与古代诗歌的具体内容相结合。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嘴巴和其他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进行互动。小学阶段选择的古典诗歌语言普遍是简洁的、押韵的、富有韵律的、读起来抑扬顿挫。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与诗歌意境相关的音乐作品,利用音乐的吸引力来提升课堂气氛,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感知诗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村晚》这首诗特别美,绿草长满了池塘,水溢出了岸边,青山衔着落日,阳光洒满池塘,这些都是环境的美。这样的环境中突然来了一个小牧童,他那么悠闲,就让这个画面有了一种美好的感觉。景色+人物,这样的描写让景变得更美了。不仅如此,除了有景色和人物之外,这里还有动静结合的描写,景色是静态的,人物是动态的,动静结合的美景更能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美的景象应该配之以轻缓的音乐,我在教学配之以“日落”的配乐,大大渲染了本诗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感触,使学生深入了诗的情境之中。
        总而言之,古诗词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老师可以多种方式优化古诗词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水平、鉴赏能力以及思维水平为重要目标,从而达到优化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思想情感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影响。
        参考文献
        [1]郁忠华.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32):73.
        [2]杨朋.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华夏教师,2018(24):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