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2月第6期   作者:黄升
[导读] 随着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变化
      黄升
      靖西市安宁乡中心小学  广西 靖西  533807
      摘要:随着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在变化,不再像以前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重结果的同时更重过程,并且讲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能力上来。因此,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的课堂才是我们需要的。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也是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其中学生计算能力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着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前言: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初中、高中乃至大学数学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而数学计算又是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重中之重,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提升。同时,小学生年纪较小,面对枯燥单调的计算题目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必须保证课堂的趣味性。新课标也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小学计算教学应当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因此,在日常数学课堂上,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原因分析;有效策略
一、小学数学计算出错的原因
      (一)学生计算不认真,粗心大意
      许多学生不太重视计算题,认为计算题比较简单,不需要费脑子去思考。但是往往掉以轻心就容易出现错误,因此就会使得计算过程效率不高,正确率也不高。同时,小学生正处于爱玩,自控力较差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重,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的情况。然而,计算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活动,非常考验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所以,小学生就可能因为耐不住性子,做题时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出现较多的计算错误。另外,由于计算题的千篇一律和枯燥无味,学生就更难集中注意力,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也就不能认真地进行计算练习。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教学中尤为重要。
      (二)学生对计算规律和概念掌握不牢固
      计算主要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讲教学重点放在笔算练习上,却忽视了口算的重要性。学生笔算出现错误的原因之一就是口算能力的薄弱,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和关键。同时,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某些重要的计算规律,如乘法口诀表和加减法法则等,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加减乘除的计算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有的学生对于重要数学专有名词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不充分。比如说,学生在学习算术的简便算法时,由于简便算法是普通计算的升级和延伸,所以存在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对简便算法每一步的拆分不能理解透彻,自然就无法利用简便算法进行解题。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丰富教学方式,拓宽知识面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发育还不够成熟,因此思考方式比较单一。他们所获取的知识都是老师和家长的教导,无法依靠自己去主动学习知识。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传统计算教学走题海战术,只重视计算结果的正确率,学习的知识比较乏味。因此,我们必须要丰富教学方式,如游戏教学、数学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所以,我们必须从源头上,即从自我上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长远眼光看待教学,将重点和目标都放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

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补充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创设情境教学,为课堂增添趣味
    小学生年龄还小,很难对枯燥无味的计算题提起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创设情境教学,为数学课堂增添趣味。趣味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效率的保障。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完成了多位数除一位数除法的学习后,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出多位数除两位数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出:“同学们,思考一下多位数除两位数应该怎么计算,与我们学过的多位数除一位数有什么联系吗?”
      其次,创设生活情境也是很好的选择。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共鸣,认识到数学的魅力。在学习乘法时,教师可以将生活情境套入乘法口诀。如,2×5=10,可以解释为一块软糖两元,买五块软糖需要十元。这样,学生就能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更有代入感地进行学习。
   (三)鼓励学生协作学习,提高效率
      合作是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同学之间相互协作,互相学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促进更好地理解,并且还能树立学生互帮互助的合作理念,为以后得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数学的学习也不例外,解题的思路多种多样。同时,数学考察的就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所以学生们进行讨论和学习就会收获更好的效果。比如说,在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时候,由于其存在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小组,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日常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我们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不断创新和学习,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学科综合能力的核心部分,也是新课标下我们的教学重点,我们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严于律己,延续过去计算教学的优点,开拓新课程改革下的计算教学方式,及时反思和总结。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避免一刀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小学数学学与教的策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路阳、郇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3):122~124.
3.余文森,刘冬岩.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