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超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九中学16371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对于初中的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初中体育教学能够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进行,希望能够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初中阶段的教育离不开德育教育,比起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理论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更加重要。初中的体育教学更应当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理念,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体育;德育教育;实践探究
引言:
在新课标理念的支持之下,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和智力发展都非常迅速的阶段,并且由于初中学习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学业压力,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对体育学习产生懈怠。需要及时地调整教学的方式和教学内容来帮助学生建立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切合实际的体育训练方式。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相对比较敏感脆弱。而新的时期,学生在每天的生活和学习之中会受到大量社会信息和思潮的冲击,由于初中学生本身的年纪小,对于事物的分辨还处于相对主观的状态,如果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很容易导致学生在思想上误入歧途,最终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得学生在强硬的管教和约束之下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厌学心理[1],阻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新时期的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能够采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德育教学本身已经渗透到初中教学的方方面面,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利用德育教学和体育教学相互融合渗透的方式,还能够使得初中体育教学本身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能够跟随兴趣的引导来进行体育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
在新课标的引导之下,初中体育的教学需要围绕体育教学的核心素养来进行,在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充足体育身体素质锻炼的同时,在学生的思想上也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培养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相关课程知识培养和技能训练是需要和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培养相互结合起来的,两者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2]。而现代教育本身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利用体育教学和德育理念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到全面发展。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教学的培养,能够使得学生对体育学习本身的兴致更加高涨,还有助于消除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的疲惫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理念的策略
(一)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很多的体育锻炼本身不只是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考验,更重要的是需要能够使得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发挥内在的精神力。因此,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时,不仅需要设计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锻炼方式,更要注重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精神层面的力量[3]。而体育项目本身有着一定的竞争性质,初中学生又处于争强好胜的时期,对竞争类型的体育项目在心理上相对敏感,会迫切地想要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展现自身的能力,如果不对学生的心理加以正确的引导,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体育锻炼本身,再结合每个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现状来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坚忍不拔、敢于挑战的精神品质。对于身体素质为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需要学生能够建立自信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一点一点地进行突破,逐渐的进步。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则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谦虚的品质,积极地寻找自己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不断的拔高。
(二)培养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精神品质,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体育锻炼,才能够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端正对于体育教学的态度。同时,体育锻炼本身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还需要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体育精神的感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体育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保证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最基础学科。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来制定更加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并且,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要求之下,需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体会到体育锻炼本身的魅力,才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增添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4],还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氛围的带动下来进行学习。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无论是体育教学本身还是在体育教学中所渗透的德育教学理念,都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在习惯的影响之下改变自身的身体综合素质和精神思想。由于21世纪本身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使得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重视体育锻炼,大多数的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明显。首先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现状来进行相应的体能恢复训练,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劳逸结合。还有学生由于长期的文化课程学习已经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走路驼背、站姿邋遢等等,严重危害着学生的日常形象和身体健康。需要首先提高学生对于不良习惯的重视程度,使得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自制能力,在坚持的前提下不断的改进自身的不良习惯,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水平和体育技术都有着相应的提高。
(四)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理念知识传授更加偏向于文化课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体育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能够将抽象知识以形象的方式更好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德育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多媒体技术又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化的发展。
四、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理念不仅是教学的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需要提升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周联合. 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研究[J]. 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2018, 000(017):1-1.
[2] 刘子豪.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C]// 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19.
[3] 丁俊.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德育教育[J]. 青少年体育, 2018, 000(006):78-79.
[4] 段向红. 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策略刍论[J]. 成才之路, 2020, 000(00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