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赏识教育在微机教学中的深度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 宋志华
[导读]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

        宋志华
        牡丹江市西牡丹小学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在小学微机教学中,通过把赏识教育中的“赏”进行拆解,根据对“赏”字的解释进行系统的实践与研究,最终形成了一种教育方法,从而促使微机教学的良性发展。
        关键字:欣赏  赏赐  赞赏
        赏识教育,赏,字典中有3种解释:赏赐、欣赏、赞赏;识,有4种解释知道、认得、认识、见识,综合字义来讲,赏识含有通过欣赏、赞赏、赏赐这3个过程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知道做人的道理、赏识一种漫长的过程也是一种潜意识的激发。为此,我从3个阶段来对进行研究。
        一、欣赏是拉近与学生交流的一种手段
        欣赏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的一种手段,欣赏是激励和引导,是信任和理解、是沟通和支持,它能使平凡变成伟大。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在四年级学生中大量的去应用。
        1.通过眼神欣赏学生,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
        每一个学生内心都有一种希望得到大人、老师的认可的一种需求,真切的发自内心的欣赏眼神会让学生捕捉到那一瞬间的闪光点。如:四年三班的王力同学在对WPS文字中字体的设置知识点的理解、操作中,第一个学会了,我表露出了惊呀的眼神,随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在课堂上他都流露出了对学习的渴望。所以,对学生我就经常使用惊讶、惊喜的眼神来鼓励孩子们,同时他们也表现出了求知欲和得到认可的喜悦之情。
        2.通过动作欣赏学生,解除与学生的陌生感
        动作包括:手势和触摸。一个欣赏的大拇指手势,一个鼓掌的动作是提升学生自信心的一种有效手段,轻轻的碰触学生的后背一种妈妈抚摸的感觉,会让学生有一种安全感,会极大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如:三年五班有一位智商不是很高的男生,一次我提出画图软件绘画时出错怎么办的问题时,他想回答,又胆小不敢举手回答,我走到他的身边轻轻拍拍他的背,在我的鼓励下,他把手高高举起,大声的回答用橡皮工具擦除,我及时给他一个欣赏的大拇指,并带头跟全班同学一起给他鼓掌。通过这次的学习经历,以后每节课都能积极回答问题,自信心增强了,学习也有了很在的进步。
        3.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上进心
        激励性的语言包括:词语和句子,如:厉害、太棒了、你会更好、等等。只要是教师发自内心的流露。如: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学生特别喜欢这个教学环节。因为每个人都能得到我的表扬“你的作品真棒!”“你的绘画很有创意”“你是最聪明的” ……,不管学生作品怎样,都能得到我的鼓励和赞扬。这样每个学生都充满了学习的自信,也增强了学生的上进心。
        二、赞赏是对学生认知事物给予肯定的一种手段
        赞赏是在教育过程中,去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及时的给予鼓励、赞美、表扬,促使学生爱学习、乐学习。

赞赏一定要发自内心的去赞美;一定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一定要抓住闪光点;一定不要过度;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1.发自内心的赞美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激发内心的荣誉感
        美国作家马可波罗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的活上两个月”。
        荣誉感是每个学生做出了大家共性的事情,在集体中老师给予的认可,使学生获得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心里。如:四年一班的一名男生,内向、自卑不爱说话,学习兴趣不高。有一天上课,在学习WPS文字中“字体与艺术字”这部分知识时,我问它俩的区别时,他突然第一个举手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了他。接下来的操作练习时,他也高质量的完成了操作练习。我又让他给全班同学进行演示和讲解操作的方法,获得了全班同学掌声,接下来我让他去当“小老师”帮助其他的同学。从这节课以后,他就成为了我的小助手。我的赞赏使他变成了一个自信、乐观、爱动脑筋、爱学习的好学生了。
        2.赞赏一定要张弛有度,避免不合时宜的过度赞美
        一味的无休止的赞赏学生和过度的赞美都会使学生感到这种赞赏是一种侮辱,继而就会产生内心的抵触情绪,致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一定要在学生内心急需老师的赞赏时,我们适时地给予肯定;一定要在学生情绪产生波动时给予赞赏。其次赞赏、认可一定不能过度,连续的赞赏会使学生产生麻痹心理,使赞赏变成了廉价的。
        三、赏赐是对学生辛勤努力就会得到回报的一种教育手段
        付出就会得到回报是人性内心的一种需求,这种回报可以是一种语言上的,如赞美;也可以是一种物质上的奖励,如奖品。小小的一只铅笔、一块橡皮、精美的书签等等,都会让学生的内心感到愉悦,在学生的灿烂的脸颊上都会得到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极大的改善,为学生将来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赏赐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赏赐的意义在于欣赏的前提下进行赠与。只有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正确的给予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学生遇到学习的困难时经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时我们给予奖励,这时候的奖励才是正确的适时的。如:在教“查找与替换”这部分知识时,我提出它们的区别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反复操作文本,找到了答案时,我及时给他奖品进行奖励,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奖品,培养了学生遇难而上,不退缩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2.赏赐一定要重形式轻价值
        赏赐是学生通过自己辛勤的努力所得到的奖励,赏赐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内心炫耀感、仪式感,让他的内心得到一种无上的满足。赏赐,要看淡奖品本身的价值,看重奖品内在的无形的价值。一味的看重价值就会在学生心理产生重物质轻意义的不良心态。如:在教学中,我会打印一些彩色的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作为课堂上教学中的奖励,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奖品而完成作品,我及时更改奖励方式,四个好的作品奖励一个卡通图片,其它作品多用赏识眼神和赞美的语言、鼓励的手势去肯定的他的作品。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9年上学期通过对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共计624名学生、288堂课的跟踪与实践,利用半年的摸索与试验,从欣赏的定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通过深挖欣赏、赞赏、赏赐的内涵,在学生身上的具体运用,得到了一些经验与教训,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难忘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完善赏识教育的方法,培养学生成为自信、乐观、向上的人格,为学生的今后成才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师塑造孩子要注重赏识教育
2.教育名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