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黄晓鹏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黄晓鹏 孔融 王开龙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深基坑施工是现代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施工过程受环境影响程度较高,存在的风险性较大。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深基坑施工是现代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内容,施工过程受环境影响程度较高,存在的风险性较大。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保障深基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安全性与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关键技术。在建筑工程挖掘深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项目施工技术难度高、工作强度高、安全风险大,施工现场地质情况复杂,周围环境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较多,施工过程需要妥善管理,避免施工安全事故造成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保护施工现场环境,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需要强化深基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科学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安全可靠。
        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介绍
        深基坑支护是指基坑四周设置垂直的挡土围护结构,围护结构一般是在拟建建筑物四周,开挖面以下有一定插入深度的桩、墙形成的结构。桩、墙有悬臂式、单撑式、多撑式。支撑结构可以减小、控制基坑外土体挤压围护结构产生的变形。围护结构主要由围护桩或墙、支撑两部分组成。支撑分为内支撑和外锚两种。内支撑一般有钢筋混凝土梁或板或钢结构(型钢或钢管)。外锚就是锚杆,一般采用预应力锚杆施工。深基坑围护结构中,支撑、围护桩或墙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是不断变化的。从支撑、围护桩或墙受力结果来说,主要是围护桩或墙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地基土体的隆起变形和围护结构外的土体沉降变形。当前,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用地供应不足,相对紧张。为了节省建筑用地,大多使用高层建筑,这增加了对高层基础施工的施工压力与技术质量要求。为了满足需求,需要大力发展施工技术,在建筑技术中使用深基坑。配套的施工技术是保证施工技术基础稳定和提高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另外,经过多年的应用、实践,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在不同情况下,根据地形、地势和经济条件的要求与限制,已经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深基坑支护体系。在建造深基坑的过程中,必须仔细进行施工的前期设计、现场的检查等。这不仅保证了深基坑的安全施工,而且还可以有效避免对环境和建筑物的不利影响,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倒塌、土体崩塌等问题,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使我国建筑业迈向新的发展征程。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2.1测量放线
        根据规划部门、建设单位提供的标准点和建筑定位图,组织测量小组进行施工控制坐标网点的测量放样,坐标测量点高于室外永久地坪300mm。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确定基坑开挖线和控制点坐标,用全站仪确定控制桩,控制桩采用钢筋桩,沿轴线桩设置,并撒白灰线进行准确标识。然后进行基坑开挖工作,开挖时确保基坑平面位置准确。对于改移管线,精确定位现有管线,避免施工时损坏。完成测量放线后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经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为后序施工的定位依据,再开展下一工序。
        2.2选择合适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多种多样,因此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要选取合适的技术,在对勘察数据进行分析后,对建筑基础施工的区域环境进行调查,结合地质条件等多个因素进行研究,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选择。通过对各种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分析可以得出,施工条件的不同也会造成选择不同的支护技术。因此,为了保障深基坑的支护质量,提升深基坑的安全稳定,就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来选择适合的支护技术。
        2.3深基坑水体防护
        随着我国建筑深基坑的挖掘深度不断加深,深基坑支护施工越来越多的面对复杂的地下水系,导致深基坑支护施工难度极大增加,并且对竣工后项目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因此,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当注重深入推进深基坑水体防护,通过在深基坑周边进行防水幕、防水墙建设,在岩石层打入基坑底部,避免地下水的渗透。

同时,利用深基坑支护结构中的连续性排桩、支护挡墙、特质钢筋板等,借助材料自身以及特殊制作工艺,有效提高基坑支护的防水防渗效果,同时增强深基坑支护系统的强度与刚性,保障基坑施工质量。在深基坑底层如果存在涌砂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做出反应,通过井管内部降水等途径,有效阻止底部涌砂。在施工现场附近设置回灌点,来降低人为降水对周边建筑施工及工程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有效防止项目周边土体发生下沉的情况。
        2.4加强工程施工条件的勘察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提前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只有施工人员做好有关的勘察工作,才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深基坑支护的成效。首先,施工人员要及时对施工现场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以及水文环境进行充分的熟悉和了解,进而以此为基础来规划施工图纸和建设方案,这对于确保施工流程的合理性和全面性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次,施工人员还要做好施工作业开展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而最大程度的确保深基坑支护流程的合理性。最后,假如建设人员在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中发现了问题,那么就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利用正确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全方位的维持自然环境以及地质环境的稳定性,这对于建筑项目后续流程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5止水帷幕施工
        在施工进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超乎想象的环境,可能是土壤质量非常合适的地方或条件相对恶劣的地方。因为建筑环境的确不受人控制,较为复杂。在极端环境下,必须采取某些特殊的处理措施。在一些城市相对较低的地方,存在地下水,此时,可以使用止水帘技术来止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结构的影响。但是,使用这种止水方法时,浇筑必须沿基坑的边线进行,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6基坑内支撑梁拆除技术要点
        支撑拆除作业必须坚持先换撑后拆撑,以及支撑系统永久闭合的原则。支撑拆除应逐根对称进行;先拆连系梁,再拆主撑;主撑先拆角支撑,再拆对撑;角撑先拆短角支撑,再拆长角撑。施工单位应根据切割分块图,分段切割拆除内支撑梁。支撑梁切割前应正确放样,使切割后的重量尽量接近理论计算值。切割后的钢筋混凝土块应小于吊装机械的最大承载力,以确保混凝土石块吊离的安全性。拆撑过程中,应加强基坑位移监测,如果监测数值超出警报值,支护结构变形较大,应立即停止拆撑,并分析原因,采取应急施工方案,确保基坑安全和拆撑工作的顺利完成。
        2.7加强施工管理
        最后,由于在深基坑支护施工环节中涉及到众多内容,包括工艺流程、设备技术和人员的管理等,因此,为了顺利完成建筑施工工作,还需要对施工做到规范管理,有关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加强施工管理工作中,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要求,要求其对操作流程必须做到专业,并严格按照方案来执行,另外还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加强彼此之间的协同合作,除此之外,还要对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保证设备在施工时能够正常运转。
        结语
        现代建筑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既要求能够确保基坑内稳定性,同时也要最大限度降低对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项目安全性,从而为高层以上建筑建造奠定坚实基础。深入研究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立足当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现实问题,有效解决问题,对于提高现代建筑质量,缓解人地矛盾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维锋.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46-47.
        [2]陈红标.探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0(12):115-116.
        [3]龙伟.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2):142-143.
        [4]王琦芳.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34):151-152.
        [5]张兴英.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特征及管理措施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