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李淑梅
[导读] 摘要:通过对安全生产情况、事故隐患与劳动条件等进行仔细检查,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湟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摘要:通过对安全生产情况、事故隐患与劳动条件等进行仔细检查,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宣传落实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纠正违章作业与违章指挥的行为,提高工程项目各级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感,不断寻找改进措施与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加强安全监督检查有利于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同时还能促进标准化作业,进行监督检查时必须坚持“有标必达、有规必依、违章必纠”这一原则,充分发挥工会、群众、安全与各专业部门的巨大作用,并开展定期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节日前后安全检查与季节性安全检查等。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可以通过以查制度、查安全设施、查机械设备、查操作行为、查安全教育、查事故处理、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为内容的安全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施工生产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行为,从而采取有效对策,消除这些不安全因素,确保施工现场能够安全生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一、加强对施工关键部位安全防护的管理
        对于升降机上下出口、楼梯口、通道口、施工预留口、阳台口、边缘口等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关键部位,应当设有安全防护措施,如安装防护栏杆、防护立网、加盖防护等。
        二、加强对安全网架设的规范化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平网、立网的架设安装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规范化的安装,使安全网层次段落的架设科学、合理,达到对施工楼层进行严密安全防护的目的。
        三、加强对“临边”危险地带安全防护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的“临边”地带都属于安全事故多发区域,如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和楼梯边缘、没有架设外防护的屋面、未砌墙的楼层周边、装卸平台的外沿等,这些都必须采取相应的 安全 防护措施,以防止物料、人员等从高空坠落。
        四、加强对交叉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碰到交叉作业的现象,比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隔离、防护措施,例如,上部作业时应当在脚手架上铺满木板,并在脚手架的外侧边上架设挡板、拦 网等,以防止物料及人员的坠落。
        五、加强对高空金属构筑物的安全管理
        对于工程中的各种高空金属构筑物,如果其高度超过周边原有的避雷设施时,会很容易受到雷电的袭击,应当另外加设防雷设施,使其具备防雷击能力。
        六、加强对大型混凝土模板和高层脚手架的安全管理
        对于大型的混凝土模板工程和超过30米的高层脚手架工程,由于其自身重量大,必须进行承重能力与荷载的计算验证,以保证能够安全地进行施工。
        七、加强对垂直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
        对于塔吊、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等垂直运输设备,必须要确保其安装、固定方法牢固可靠,并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八、加强对施工安全用电的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用电属于临时用电,使用不当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一般情况下,应当使架空线路与工程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否则必须采取设置绝缘屏障和安全保护网、悬 挂警示标志等安全防护措施。另外,如果施工临时用电量≥50KW或者临时用电设备超过4台时,应当对临时用电进行编制、组织、设计。


        九、加强对季节性施工的安全管理
        夏季施工时,要采取各种降温措施来防止中暑,如调整室内外施工的作业时间和作息时间,增强施工现场的通风,降低施工现场的热辐射等;世纪星介绍冬季施工时,由于风高物燥,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 风、防火;在雨季施工,对于土建工程主要是防止坍塌事故,对于室外的施工则要防滑跌、防雷击。
        十、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
        对于易燃易爆物品的堆放场所,照明必须采用防爆灯,并且远离火源、严禁烟火,并配置必要的灭火器,对于烧焊、气割等带明火的作业,必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十一、安全生产制度是建筑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安全的完成施工任务,对管理工作与各项生产操作作出的规定,同时还是约束生产行为、组织生产活动的规范与准则。所以,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必须和实际生产施工相结合,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奖惩、安全检查与事故处理报告等。尤其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中,它是一项最基本的制度,也是确保安全生产得以实现的重要组织手段。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明确企业各级领导、各类人员与各职能部门应承担的安全责任,强化企业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使安全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高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十二、危险源是引发事故的根源,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应在施工准备阶段根据工程项目的类型、规模与特征,充分考虑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与工作环境遭到破坏等风险,并按工序识别和各类管理业务、施工作业相关的设施、场所、人员、设备等方面存在的若干危险源,然后列出清单再逐一评价,把其中引发事故可能性较大,且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严重影响的危险源归为重大危险源,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其中包含检测方法、监控措施、应急人员组织、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材料、设备与器具等内容的救援预案,同时在后续施工过程中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施工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十三、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工地是比较杂乱的地方,场地不仅要供施工,还要供居住,劳动环境比较差,而且危险系数较高。因此,工人很有必要接受关于安全施工的培训,建筑单位作为管理方有义务为施工人员提供这种培训。为达到培训目的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诸如现场演练、生动演说、播放视频等。通过教授正确的施工方法引导施工人员,以反面案例的惨痛教训警示施工人员。培训的另外一个内容就是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对基础专业知识的巩固,对新技术的学习,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这对施工新手很有好处,并且很有必要。培训结束后要进行考核,检验施工人员的学习情况。对不合格者还要继续培训,对合格者准予上岗,对优秀者在工作中可以予以重任,考核结果可以成为施工单位安排分工的一个标准。另外,建设单位必须为施工人员购买意外保险,确保发生事故后施工人员可以得到赔偿。
        十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应对策略
        一是建立全新的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并搭建一个多方联合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进而要求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按照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选择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出众并具备一定安全生产实践经验与资质的人员。参与工程建设的各级人员必须明确自身安全生产责任,并落实管理责任。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包含进去,对每项工程建设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从而尽量控制和防范事故的发生。二是建筑企业应规范制度,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建立施工现场安全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建立事故档案。加强总包、分包的资质认证和管理,加大工人的培训教育活动,确保做到持证上岗,且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做好班前交底工作,杜绝违规行为。对于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发生过重大安安全事故的建筑企业,不应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优先考虑。通过利用信息管理技术建立诚信体系并进行不良记录,将企业的市场行为、安全业绩和存在问题等纳入其中,进而与市场准入、资质认证、评优评先、行政处罚直接挂钩。
        十五、结语
        总之,对建筑工程施工这些安全监督管理进行分析与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企业应在具体施工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从而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更好的有效管理策略,这样不仅能提高建筑生产安全程度,确保工程质量,还能为企业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