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玛来丁
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第三民族寄宿制中学 815299
摘要:“提问式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以及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性作用,将其进行合理化应用,从某方面来讲不仅有助于保障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初中数学课程,就“提问时教学”的有效性实施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以此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为教育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问式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下,教育部门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作为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强化学生空间认知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性作用,但在落实“提问式教学”现代化教学模式时,由于教育工作者过于注重问题数量和问题答题准确性,再加之未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教学模式应用效率大打折扣的同时对学生全面化发展也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就目前来看,为保证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落实“提问时教学”时教师需以问题为核心,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改善当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
一、营造趣味性的课堂提问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氛围从某方面来讲,是影响“提问式教学”模式实施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换言之为确保促进数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需在秉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工具创建一个趣味性的课堂教学问题,在综合学生实况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置合理的提问内容。与传统说教式教学模式相比,“提问式教学”的合理化应用从某方面来讲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注意力,此外在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实况、帮助学生及时掌握自身学习状态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性作用,在具体化实施过程中,为保证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教师需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创造性思维为目的,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借助当前先进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工具创设问题情境,在有效性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消除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的抵触情绪,并为学生质疑意识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在《二次根式》授课时,为确保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需立足学生实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将“算数平方根”比喻成“伞”,让学生理解“带算术平方根的数字”和“不带算数平方根的数字”本质上数值存在一定变化,“打伞后的数平方后才能等于原来的数值”。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等辅助性教学工具,通过具象化演示“平方根数相乘”的过程,在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认知和理解的同时构建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之后教师通过询问学生“两个打伞的数相乘,且伞的数值相等,结果会是多少?”等问题,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还能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保障了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对课堂提问内容进行合理化设置,避免问题的宽泛性
在“提问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过于关注问题数量以及所设问题缺乏针对性,在影响现代化模式实施效益和质量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化发展,故此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对课堂提问内容进行合理化设置,在避免问题宽泛性的同时保证问题的需要性、针对性以及创造性,对于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来讲在问题设置过程中,为保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教育工作者需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在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实况的前提下通过设计针对性、启发性问题,通过因材施“问”在不断调动学生课程活动参与度和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经调查在“提问式教学”模式实施中,由于教师提问过多没必要的问题,如在“一次函数”教学中提问学生“这是不是一次函数”以及“混合算式先算什么?”等,在削减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不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此要想改善当前教学现状,教育工作者需在针对于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课堂提问。
在《圆》教学问题设置过程中,为调动不同层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教师还要针对学生不同层级设置合理化的教学问题,如对于学困生则询问他们“关于圆的性质和计算公式”,至于优等生,为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教师可设置开拓性练习题,在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前提下帮助他们进行以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由此保障了数学课堂的高效化。
三、结语
综合而言,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性培养,从某方面来讲对于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可在“提问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多方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教学形式化问题较为严重,为此在秉承现代化教学理念前提下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调整,对于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顺艳.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略[J].新课程导学,2017,23(27):52-53.
[2]黎茂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略[J].考试周刊,2017,41(33):39-40.
[3]周韶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44(2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