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芝
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中心小学 423305
摘要:素质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预习习惯的良好培养在提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也是现阶段教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做出的重要战略改革。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小学数学课程,就教学中有效性预习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以便于在有效拓展学生逻辑思维、空间认知的基础上为高质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预习教学策略
引言:预习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可帮助学生在明确课程重点、难点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保障了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就目前来看,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初期,除教师理念和手段传统化外,学生本身知识理解和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在影响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养成的同时也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故此基于学生实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预习教学方案,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合理化布置课前教学任务,保证学生预习的计划性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初期,预习工作的无序化在影响学习质量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因此依据学生实况合理化布置预习任务,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从某方面来讲,由于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存在,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取统一化的预习要求和目的,部分学生学习需求难以被满足的同时还导致部分学生抵触情绪的产生,学习质量和效率将大打折扣,反之若教师未能提出明确要求,部分缺乏预习自觉性的学生对于预习工作而言往往会采取应付态度,久而久之在影响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强化。目前来讲为确保预习目标的达成,教师需基于学生实况设置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预习目标,并通过为学生指明清晰的预习点,在避免学生预习工作条理化的同时能初步形成完善的课程知识体系,由此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
比如在《分数基本性质》教学中,在课前预习时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预期工作的有效性,教育工作者需首先依据学生实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对于不同层级的学生设置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预习目标和要求,如对于学优生而言,教师可设置在理解和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前提下借助分数性质划分指定分子或分母大小不变的数,对于学困生而言,则只要求他们能掌握和理解分数基本性质即可。除此之外为保证预习的计划性和有效性,在预习中学生需严格按照教师提出的“通读教学内容——标注重点知识概念——细读内容来明确课程的知识点——精读难点——整理疑问——尝试练习”预习流程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合理化借助科学技术,优化课前预习成效
在“互联网+教育2.0”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从某方面来讲对于提高课前预习质量和效率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在课前预习中,为提高学生预习效率,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通过采取“翻转课堂”现代化教学模式,将文本教学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实现抽象化内容的直观化呈现,从而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经调查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前预习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听课质量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是教师为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作出的重要战略改革,但由于在以往课前预习中,预习工作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即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无法明确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知识理解程度,反观若是在课前预习中借助“微课”进行引导,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借由互联网平台教师也可实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保证了预习课堂的双向性,由此显著地提升了预习效率。
比如在《小数乘法》教学中,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课程活动参与度,教师可依据以往教学经验,在综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制成教学课件(课件时长控制在三分钟以内),由此将原本抽象化的内容制成具有价值的动态化参考资料,在便捷化、轻松化预习环节的同时来显著地提高课前预习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借由互联网平台,教育工作者也可实时掌握学生预习状况,并通过整合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对课堂教学方案进行不断调整、优化,从而在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
三、结语
综合而言,伴随素质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者的课前预习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预习工作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整体课程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最主要的是它能在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强化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由于目前预习教学中受多方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整体预习教学现状并不乐观。目前来讲为实现数学的高质量教学,合理化布置课前教学任务以及合理化借助科学技术是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汤镇荣,徐海华,张建东.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策略的应用探析[J].文理导航(下旬),2019,12(8):144-147.
[2]杨才玲,张春华,李雯雯.小学学困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华少年,2019,05(11):122-123.
[3]武俊峰,曾云辉,徐涛涛.预习激活思维,思维决定效率——课前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12(21):222-223.
[4]高永敏,张云,赵芝萍.五分钟的功效——刍议预习作业之检查反馈[J].新课程导学,2015,12(16):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