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路径探寻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6期(下)   作者:吴丽萍
[导读]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丽萍
        浙江省开化中学 324300
        摘要: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简单分析了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并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分析
        一、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组织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活动引发学生的思考,有目的性地锻炼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阅读教学活动主要强调对知识的灌输,教师过分重视自身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思辨性阅读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主动承担企业教学活动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活动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从而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二)有利于丰富阅读教学素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活动,教师一方面需要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教学素材进行创新和拓展,这样一来,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高中阶段本身是学生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但是许多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存在较强的功利心,一味的强调对课文及课本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忽略了对素材的有效拓展,这就导致学生能够接触到的阅读知识相对有限,久而久之影响到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思辨性阅读教学活动能够打破教材的限制,阅读教学不再仅仅停留在教材分析和讲解的层面,而是在大量文本的帮助下,引导学生系统性的学习阅读知识,丰富的教学素材,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且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二、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突出核心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在组织和实施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布置明确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围绕阅读内容的中心思想进行深入的思考,一方面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在设置核心问题时,教师需要考虑到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从文章主旨、写作风格以及主要叙述手法等角度出发,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借助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以高中语文《荷塘月色》一课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并要求学生围绕文章的写作手法以及中心情感进行深入思考。课文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已写出了作者在创作时的状态,在文章中作者描写荷塘月色的美好景象,却抒发了沉郁的心情,这样的写作方式值得学生学习,学生应当代入作者的角色,理解朱自清在面对“四·一二”事件时的苦闷与彷徨。
        (二)拓展阅读文本,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思辨性阅读不仅强调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讲解,同时也应有针对性地拓展教学资源,借助其他类型的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素材。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强的知识储备,能够根据高中生语文学习特点推荐适合的拓展性阅读材料,并结合全文阅读的教学思想,将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建立起不同阅读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思辨性阅读主题。以高中语文《鸿门宴》一课为例,在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刘邦和项羽两个人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为学生推荐刘邦斩白蛇起义、背水一战、四面楚歌、项羽乌江自刎等故事,通过对楚汉时期历史事件的分析,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开展合作探究,展示学生思辨成果
        合作探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常用手段,在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讨论,相互展示思辨性阅读取得的成果,并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迸发出新的灵感,进一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当在尊重学生个人分组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的划分语文学习小组,鼓励学生以3~5人为单位,相互分享和交流思辨性阅读的成果。在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勇敢的表达自身的思想观点,同时也要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将组内成员的思想观点融合在一起,对思辨性阅读的成果进行不断优化。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小组共同探究的成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思辨性阅读活动进行总结,进一步巩固阅读教学的重点知识。
        总结
        综上所述,开展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然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自身教育观念,深入学习思辨性阅读的教育方式,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对思辨性阅读活动的实施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思辨性阅读的教育价值,通过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岑俊芳.关于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47-48.
        [2]王丽.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研究[J].天津教育,2021(07):123-125.
        [3]薛桂香.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智慧,2021(07):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