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珍
兴义市雄武乡松毛坪小学 5624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理念与教育的结合日益深入,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型人才培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制能力较弱,导致翻转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实施陷入困境。知识共享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任务,并且能够帮助教师在实施翻转教学时进行过程性的测评。
关键词:
随着经济、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和不断发展,使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化程度逐渐提升。信息化对教育的促进作用也日益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并且为了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化和教育方式的现代化,我国对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强[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社会各界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环节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影响[2]。“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以更为个性化、人性化的方式参与学生的日常,在自定步调的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互联网等平台完成对个人知识的建构的同时与外界进行开放交流,通过知识的传递、内化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3]。
1、基于知识共享的翻转教学模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进行重整,有效地将课内外学习时间进行整合和设计,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完成更加高效的学习。
1.1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以重点字词的学习、课文主要大意的理解为主。课前环节中,学生在课前自学生字词后,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初步阅读和整体感知。在简单了解的基础上借助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重难点问题的探索,并在完成一定的习题练习加深对识记性知识的记忆后,通过课前自我检验测试课前自学效果,并结合教师提供及学生自主收集的课外拓展阅读材料丰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性的感受和体会。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需要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在完成自学任务后进行在线交互,主要交流讨论的内容依据知识共享的前两个环节展开,即:学生将自己“个性化积累”的知识、信息和素材通过在线讨论和相互回复的方式完成(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收集和了解的素材的质量和正确性等方面的辨识能力较弱,因此对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共享”环节的展开进行一定的限制,不对学生完全开放知识传播的所有功能,以避免给教师增加更多素材筛选的负担),在促进学生信息共享、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自学环节学习内容的一致性;教师在教学平台设置“主题式交流”的讨论问题,使学生在完成对分散知识的积累环节后,在同一主题下将分散的知识进行再思考和梳理,使凌乱、分散、无逻辑的知识碎片以主题为线索梳理后呈现出内在逻辑和内在结构。课上环节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启发学生进行更多地思考和探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充分,建立起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发散学生的思维,以线下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知识共享环节中的“多元化感悟”,使学生借助多种交流方式通过多种角度解读同一个文本内容。
并且在课堂结束之前,完成“一课一得”的学习小作品(小习作、思维导图的创作等),即知识共享环节中的“综合性输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基于知识共享的翻转教学实施建议
2.1关注知识共享的发生过程翻转教学中,将学习内容分为课前和课上两部分,完整的连贯两部分的学习状态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知识共享环节,能够将学生自我学习状态共享在学习群体中,一方面知识共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连续自己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也能够缩小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自学时的学习差异。因此,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知识共享各个环节学生的共享状态,线上的交流是否围绕学习内容,课堂中的讨论、发言是否具有多元性和启发性,从而更好的达到知识共享的实施效果,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提升。
2.2结合有效的认知工具支架的帮助
无论是课前的自学环节还是课堂内的拓展练习环节,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大多是零散的,大部分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内化的方式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认知工具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有目的性地选择不同的认知工具,为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内化与建构提供学习支架。
2.3充分利用知识共享的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
知识共享的四个环节并非为线性关系,而是循环的发生的四个环节,各个环节都彼此互为支撑,每一个环节为前一个环节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同时为学生进行下一个环节做铺垫和指导。例如学生在完成本节课的“多元化感悟”的内容的内化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后,完成“综合性输出”环节将已学到的知识进行外化输出,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学习的困难点,从而在下一个“个性化积累”阶段重点关注需要完成的内容,为学生完成下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引。
结语
基于知识共享的翻转教学能够有效的与小学语文的常规阅读教学进行结合,使教师在实施基于该模式的教学时更加自如和易于操作、设计。因此,该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互联网+教育”时代下语文课程的高效实施,为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张生华.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改革[J].学周刊,2020,(11):37-38.
[2]赵瑞芳.信息技术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A5):23-24.
[3]颜显康.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改革[J].文渊(高中版),2020,(8):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