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预应力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王成芹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王成芹 靳其家 路慧 季昌伟
[导读] 摘要:随着公路桥梁建设工程的日益发展,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公路桥梁施工要求,为了避免施工后桥梁经常出现开裂、桥梁结构不稳定、桥梁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引进新的桥梁施工技术。
        济南通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随着公路桥梁建设工程的日益发展,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公路桥梁施工要求,为了避免施工后桥梁经常出现开裂、桥梁结构不稳定、桥梁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必须引进新的桥梁施工技术。近年来,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施工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此次对预应力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公路桥梁建设提供科学的施工依据。
        关键词: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问题;应对措施
        1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难点和解决措施
        1.1波纹管堵塞
        波纹管很容易在混凝土浇筑完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堵塞,使得预应力钢绞线无法顺利地通过。尤其是在张拉的过程中,钢绞线的设计计算值和实际的伸长值出现了严重的不匹配现象。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工期的延误,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波纹管的安装,以合理的施工流程做好波纹管的定位工作。为了减少波纹管折断或扭曲的现象,应当关注混凝土浇筑的各个环节内容。从源头上做好防堵塞工作,杜绝出现波纹管破裂的状况。
        1.2一端张拉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对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浇筑的过程中,“一端张拉”的施工工艺始终贯穿始终。然而,为了保证整体的浇筑性能,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需要通过两端对称张拉的形式进行施工处理。特别是对一些荷载力不够的情况,很有必要采取多项措施减少地面裂缝。
        1.3不严谨的张拉力控制
        从我国实际的公路施工情况来看,由于张拉力的谨慎度不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油压计量出现很大的偏差,给整体的千斤顶计量带来了很多问题。加上专业人员的缺乏,无法合理控制张拉力的大小。情节严重的,会给整体的稳定性带来消极影响。在多束张拉的状况下,为了维护张拉力的稳定性,应当从预应力结构着手。所以,结合施工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规范,打造一支具有专业化的队伍,以更多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专业的工作人员。除此之外,为了能够从源头上解决相关的问题,应当采购一批先进的机械设备,服务于公路桥梁的施工工作。
        1.4张拉前出现裂缝
        由于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温差或干缩现象,直接给公路桥梁工程带来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裂缝的产生会让预应力技术失去其自身的功效,不利于从源头上控制裂缝。为了减少裂缝的现象,需要做好温度的把控工作。特别是在高温作业的情况下,应当选择低水化热水泥作为主要的原料。至于低温情况下的作业,保温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般会通过模板加固的形式形成一个保温层,提升整体的温度稳定性。
        1.5预应力钢筋孔道堵塞
        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预应力的构件进行张法施工。如果出现了孔道的堵塞或坍塌现象,无法保证预应力的整体刚劲。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的整体质量,提升张拉效果。合理控制抽芯时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在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后才能够开展抽芯工作。同时,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对预应力钢筋孔道堵塞的机理分析,制定出有效的方案。
        2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工艺流程
        2.1锚固与锚具处理
        预应力施工中应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是锚固,同时其与质量控制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具体施工中,其主要由端部横梁以及墩顶导向槽以及跨中转向横肋等部分组成。各个部分的质量控制都应重点关注,以确保其在整个质量保障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施工过程中的锚垫板预埋工作应精确进行,方向和部位等的设置应确保科学,以切实地保障施工质量。在对后两部分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就具体的施工环境完善先前的方案设计,以确保质量控制更为精细明确。而后才可对其展开加工,部位和质量等都应确保精细准确。

弯折处的曲率半径应确保精确,端部则应对其打磨处理,以确保处理的适宜。通过这样的处理,施工质量不仅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而且还能更为便捷地进行后续的张拉施工,相对来说益处多多。
        2.2预应力筋下料与处理
        完成张拉的施工以后,就应尽快对锚垫板和钢管实施灌浆,以使其形成粘结段,这样结构的稳定性就得到了切实的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加固预应力筋,以确保其的稳固。预应力筋的下料和处理应高度重视,粘结段和钢绞线等应清洗干净,以为后续的质量控制提供基础条件。粘结段的长度应确保适宜,且应达到精确的位置设计。因穿束施工中钢绞线下垂的情况不易于进行长度的控制,且张拉施工时钢绞线还会伸长。因此此阶段的施工应对这些因素综合分析,以确保粘结段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2.3预应力筋穿索
        就当前的公路桥梁施工来看,大于150m的预应力筋极为常见。而穿束施工中的预应力筋通常也要在多个墩顶导向槽与跨中转向装置中穿过,因此这方面的质量控制应重点关注。不仅如此,箱梁内部施工所进行的钢绞线的整束穿索也应高度重视,因其施工困难且难以把控,因此预应力筋的穿束常常采用单根的形式。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应严防钢绞线缠绕的情况,以免对工程的外形美观度以及工程的施工质量等造成不良影响。另外,正式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也应落实到位,例如钢绞线和锚板孔等的编号以及钢绞线的穿束应预先完成。
        2.4预应力筋张拉
        预应力施工中对质量影响最大的部分是张拉。具体来看,其主要由预紧张拉和高应力张拉两种,实施中两类的质量应重点关注,以确保施工质量的达标。施工之前应对预应力筋编号,以防出现缠绕和混杂的不良情况,同时还应确保整个过程控制的规范合理。对于防范预应力筋缠绕,预紧张拉的作用比较显著,且能够很好地保障钢绞线的顺直以及提升施工质量。另外还应注意的是,张拉施工中务必要保证两端处于对称状态,且应保证力度的适宜。同时,在预应力筋张拉环节,还需要考虑到主力筋的承受压,避免过度张拉出现断筋的情况。
        2.5压浆处理工艺
        公路桥梁施工中在使用体外索锚固横梁时,一般应采用局部粘结的方式,粘结的力度应达到具体的技术规格,以切实提高施工质量。压浆的施工应与施工规范保持一致,同时还应与以往的施工经验结合起来,以切实地保障密度和工艺精度,从而达到既定分质量控制效果。压浆处理之前还应对其进行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测试,以确保各项指标设定的科学,而后才可高效有序地予以实施。在压浆操作环节,需要按照实际的要求,做好压浆工艺的控制,一般来说压浆首先调节好压浆设备的压力,然后对压浆的质量进行控制,例如:压浆时间应控制到位,一般在张拉完成的24h内就应立即进行,通常是采用手动的方式进行。具体实施中压力的控制应确保适当,压浆则应稳定均匀地进行,以切实地保障施工效果。
        结束语:
        预应力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桥梁结构的稳定系数,增强桥梁的承载力,对防止桥梁出现裂缝、桥梁结构变形具有很大作用。目前预应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施工中,除了加固之外,还可以应用于桥梁混凝土空心板和混凝土简支T梁施工中,对桥梁能够安全使用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向前,宋健民,史丽敏.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计算应用探讨[J].公路工程,2017(4):194-197.
        [2]于意朝,朱冬冬,李青杰.浅析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4):251-252.
        [3]董梦欣.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8(25):53-55.
        [4]闫晓华.试述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3):145-146.
        [5]王宏伟,刘建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2):214-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