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月第6期   作者:孙慧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孙慧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大兴镇中心学校     232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要求老师不仅要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与此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降低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对语文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质量,让学生的语文成绩可以更上一层楼,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增效减负;学习效率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是基础的学科科目,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式受到了传统观念的限制,内容相对来说单一、无趣,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存在很大的压力,语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老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利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以此来达到语文教学增效减负的目的,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更加具有活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可以认真学习,茁壮成长。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虽说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学生的兴趣不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学习成绩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对学生的培养仅仅是通过成绩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为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学习压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第二,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小学语文是基础课程之一,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老师的教学方式目前来讲相对来说比较统一,不但没有考虑到小学生之间存在的区别,还对一些基础差的学生造成了更大的学习难度,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第三,教学方式单一,语文涉及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多,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并没有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的了解,导致很多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无法 提高学生的兴趣,便降低了学校教学的效果。


2.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
2.1营造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该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优势和潜力,让学生可以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与此同时,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得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老师可以更加理解学生。
        例如老师在讲解观潮这一门课程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将语文知识直观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课外内容。
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也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语文成绩不理想,不是因为自身学习能力的问题,而是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兴趣导入课程,让学生对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
        例如老师在讲解巨人的花园这一门课程的时候,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内在动力,老师可以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通过游戏环节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教学效率,以此来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2.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以往老师在讲解语文知识的时候,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知识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老师在讲解去年的树这一门课程的时候,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之余,帮助老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的成绩成为学习的反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需要建立在老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上,因此,老师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增效减负是素质教育中具体的要求,需要老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创新思维,改善教学环境,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发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实现增效减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淑琼.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J].考试周刊,2021(01):37-38.?
[2]包丽娟.小学语文课堂增效减负策略的实践应用探索[J].学周刊,2020(35):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