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海云
陕西省千阳县启文小学 721100
【摘要】“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扩大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怎样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读书呢?在阅读多元化的环境下,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小学生进行整本阅读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实践。本文以名著《鲁滨逊漂流记》为例,探讨了如何以思维导图为载体,指导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尝试寻找整本书阅读更实效、更有趣的途径。
【关键词】思维导图 整本书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 有效载体
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是的,对于学生而言,阅读是十分有益的,它可以使小学生的眼界变得开阔、思想变得丰富、心胸变得宽广。因此,引导学生爱读、乐书、敢书、善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让学生的阅读更深入、教师的指导更有效呢?笔者认为,爱涂涂画画是孩子的天性,把阅读与画画连接一起,让阅读就变得有趣、好玩,学生就非常乐于阅读了。思维导图正是引领学生整本阅读,并将阅读走向深入的好方法。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快乐读书吧》中推荐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历险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遭遇沉船,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他克服重重困难生活,二十八年后回到了英国的故事。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不畏艰险、聪明能干、机智坚强!小说在1719年发表后,在英国文坛引起了轰动,曾经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为了让学生走进这本世界经典名著,与书中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笔者尝试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一、思维导图引入整本阅读
在导读课上,介绍《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时,笔者与学生共读封面、序言目录、作者、故事简介。用简单的思维导图做阅读记录。学生目睹老师用中心词、线条、关键词,就可以把大量的信息显示出来,而且非常清晰明了。学生们对这样的阅读充满新鲜感,觉得很有趣,很神奇,都想跃跃欲试。
二、思维导图引领整本阅读
在推进课上,大胆运用思维导图引领学生自主阅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笔者要求学生可以关注故事的情节、人物、表达方法……或者都关注。通过默读,认真思考找到中心词、关键词,再用层级和分类来组织思维导图。然后,给足时间让学生认真默读,用心思考,学做思维导图。好玩的阅读拉开了序幕,一支笔、一张纸就做出简单的阅读思维导图。可以是单色的,也可以是彩色的,很吸引人。有的学生关注了书中人物:“鲁滨逊、星期五……”,有的学生关注了书中主人公“鲁滨逊”的心情:“初到岛上——恐惧”,有的学生关注了表达方法:“动作、神态、四字词”……都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三、思维导图分享整本阅读
1.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氛围宽松自然,孩子们主要从画(美观)、写(清晰)、说(清楚)三方面进行评价,并说明原因。学生通过交流、思考和探索,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2.全班交流
学生在展台上大胆展现自己的思维导图,一边点着图,一边讲解,表达自己的阅读想法与收获。当时课堂上就出现这样的场景:台下的学生看到故事情节思维导图上有“救星期五”时,都纷纷举手发表见解:“鲁滨逊开枪打死追星期五的野人”“驯化星期五”“星期五成为好帮手” ……交流之间就引起了情感的共鸣,诱发了思考,有了思想上的碰撞,真是令人喜出望外。当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想上台来交流的,又把小手放下,问其原因,原来他发现自己做的思维导图没有展台上的同学做的那么好,他认为自己的思维导图不够美观,还漏掉部分内容,他想修改后再展示,这就是交流后擦出的思维火花,分享阅读收获(单元要素)、对比阅读后的思考,思想上又得到了提升。
四、思维导图提升整本阅读
笔者认为,阅读有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学生阅读起来更有趣、更自信,可借助班级微信群和班级互助的力量,让阅读变得更深更广。
引领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法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章《冒险出海》后,课后作业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读第二章《奴隶生涯》,并把做好的思维导图在班里的微信群展示。让家长也参与读书活动,他们对学生用思维导图阅读很感兴趣,而且情不自禁地做出评点,获得肯定、认可和表扬,学生的阅读兴致更浓了。这样,让阅读活动走进家庭,让阅读变成了悦读,读书成为了一项家庭活动,亲子共读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为了让学生持续阅读整本书,获得阅读的快乐体验,笔者让学生每天读两章(一章大概需要八分钟),在画册上画出简单的思维导图,在微信群展示后,第二天语文课前三分钟用思维导图进行交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化体验。这样怕阅读的同学克服了阅读障碍,更锻炼了胆量,展示了口才。十六天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学生们拿着画满思维导图的画册,看着导图就能够清楚地回顾每一个小故事的主要内容,每一幅导图都体现学生阅读文章时的独特见解。孩子们半个月的整本阅读,情感体验丰富了,阅读兴趣浓厚了,阅读习惯养成了。
以思维导图为载体,指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实践,点燃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边读边想边画,养成踏实、一丝不苟的阅读习惯。思维导图辅助整本书阅读,阅读指导更有实效、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思维导图引领孩子的阅读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参考文献】
1.《整本书共读:为童年播下美妙的种子》 朱永新主编 2018
2.《思维导图阅读法》(小学卷) 尹丽芳 2020.6
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思维导图在小学六年级整本书阅读中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SGH20Y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