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合作学习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梁小欢
[导读] 在新形势下,教育部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实现学生主导的课堂,

        梁小欢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叫安镇中心小学。广西防城港    538000
        摘 要:在新形势下,教育部强调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实现学生主导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教师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广泛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团结起来,进行头脑风暴,开展热烈的讨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合作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实现合作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合作已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小到个人,大到团体或国家离不开合作,合作一直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也离不开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让学生以小组讨论、思考、探究的形式,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实现了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一、合作学习法的内涵
        合作学习法是指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性别、个性、座位距离等一系列因素有机地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由教师分配任务对相关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小组一般适合2 ~ 6人。研究表明,如果合作学习小组成员超过6人,就会造成一定的“人员浪费” ,使一些学生无法在合作学习中插入词语,无法发挥预期的合作学习效果[1]。
二、利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高效地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许多学校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虽然方法不同,但教学目的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效课堂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的课堂模式。如果运用得当,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将使教师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2]。其中,高效课堂中所采用的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合作学习法,那么什么是合作学习法呢?具体的就是,教师将本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利用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合作,实现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为例,在第一课时,教师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并准备了相关教具: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认识1厘米。首先,老师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拿出一把尺子看一看,学生观察,然后分组报告。通过学生们的合作探索,学生们学会了零比例、比例线和厘米的概念,能够找到我们周围1厘米左右的物体。可以说,这位班主任已经完全实现了他们的教学目标[3]。
三、利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也是一种复杂的教学方法。

其复杂性在于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教师素质、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课前认真备课,以及教师对课堂上突发情况的巧妙应对,使教学过程有效、有序、有目的。随着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许多教师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自身在课堂中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热烈的讨论,导致教学目标未能如期完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也在于老师。教师一方面未能清楚掌握课前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恰当地评估或总结学生的讨论。小学生是一个脆弱的群体,他们的心智不健全,在课堂讨论中容易偏离主题,也是很正常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学习[4]。
四、利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盲目地谈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想而忽视学生的思想,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必须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能充分展示自己,更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感受数学课堂的快乐。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自由、快乐的环境[5]。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可以在教学中植入图片和视频。一方面,它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研究,学生有很强的接受图片、音乐和视频的能力。与教师的教学相比,学生更喜欢直观和具体的内容。另一方面,采用这种教学法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这也正体现了合作学习法的另一个特点即较强的趣味性。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的换算及计算》为例,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最后由教师小结并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我相信,采用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一定会喜欢上数学[6]。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肯定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许多问题来解决。尽管如此,教师仍然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的基本实际情况。并将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合作学习方法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潘建孝. 小组合作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9):0385-0385.
[2] 杨柏林. 小组合作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J]. 南北桥, 2020, 000(006):11.
[3] 陈锋. 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中外交流, 2019, 026(038):270-271.
[4] 冯云峰.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的构建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7):109.
[5] 张学雨. 小组合作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 000(002):129.
[6] 关却吉.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2):0108-0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